作者:太仓市中医院骨伤科1病区 李贵勇
临床资料
患者,男,66岁,因双下肢肌肉萎缩乏力半年于2022年6月29日至我院就诊。既往史:10年前有脑梗死病史,3年前再次脑梗,长期口服拜阿司匹林。主诉: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乏力、麻木,肌肉萎缩,在当地行针灸及中药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近期双下肢乏力、麻木症状进行性加重,肌肉萎缩渐加重,行走欠利。入院查体:颈椎无压痛,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侧Hoffmann征阴性,胸腰椎无明显压痛,活动度可,双下肢股四头肌、小腿后肌群均明显萎缩,右下肢肌力Ⅴ级,左下肢肌力Ⅴ-级,双侧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趾背伸肌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诊断:胸椎管狭窄症。
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术前停服拜阿司匹林。全身麻醉下行T10~11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手术顺利。麻醉苏醒后查体:双下肢活动良好,肌力Ⅳ级。术后约4h患者突感双下肢乏力、活动障碍,负压引流通畅,引出约150ml血性液体,双下肢肌力Ⅰ级,会阴区、左下肢浅感觉减弱。考虑脊髓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予大剂量甲泼尼龙、脱水药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双下肢肌力短暂恢复至Ⅱ级,约1h后肌力再次下降为Ⅰ级。术后11h急诊行MRI检查(见图1),显示T2像椎管后方高信号影,并向前方突出压迫脊髓,考虑硬脊膜外血肿可能。急诊于胸椎管狭窄症减压内固定术后12h在全身麻醉下沿原切口进入,见椎管后方明胶海绵周围有血凝块形成,清除血凝块后,可见硬脊膜膨隆、搏动良好。术后当天患者双下肢肌力均恢复至Ⅱ级,第6天恢复至Ⅴ级。
来源:临床骨科杂志2023年8月第26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