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建飞,张丽霞,张民,刘英彦,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嗅沟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3例中,男4例,女9例;年龄22~54岁,平均(40.23±9.89)岁。入院时主诉为嗅觉缺失、
1.2影像学检查
术前均行MRI检查,显示最大径4~10cm。根据参考文献报道的标准:病灶最大径在4~6cm定义为大型OGM,共7例;最大径>6cm定义为巨大OGM,共6例。
1.3手术方法
11例行右侧UFTA,2例肿瘤向左侧延伸较大的病人行左侧UFTA。尽可能在低位钻开蝶骨嵴,可延伸至近中线和眶上缘。硬脑膜打开后,打开颈动脉池释放脑脊液,以降低脑亚。在打开硬脑膜时,要尽最大努力保存皮质桥静脉。脑松弛后,切除覆盖肿瘤的蛛网膜。适当的内部减压可以使肿瘤向前和向下移动。双极电凝尽量选择在肿瘤内而不是在基底硬脑膜上。
2.结果
根据Simpson分级判断肿瘤切除程度:Simpson分级Ⅱ级10例,Ⅲ级2例,Ⅳ级1例(术后3个月接受伽玛刀放疗)。术后
3.讨论
脑膜瘤以40~55岁女性多见。1930年,Cushing和Eisenhardt首次描述颅前窝底脑膜瘤的主要手术步骤后,各种入路方式被报道,包括双额入路、单侧和内镜经鼻入路。由于巨大OGM位于双侧颅前窝,双额入路被认为是标准的手术入路。但该入路存在一些缺陷,许多学者倾向于采用单侧入路手术治疗大型或巨大OGM。
相较于双侧入路,单侧入路切口小,可减少对额桥静脉的损伤,减少额窦及相关的感染和脑脊液漏。然而,单侧入路也有一些缺点,如通道狭窄,距离对侧肿瘤较远导致不能充分暴露病灶,对侧出血可能难以控制,以及在解剖大脑侧裂时存在静脉或动脉损伤的风险。我们的经验:为了避免与大脑外侧裂解剖相关的特定并发症,我们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延伸情况调整解剖操作,尽量只暴露需要的大脑外侧裂。
对于直径较小的病灶,可只进行近侧大脑侧裂解剖。早期进入侧裂和颈动脉池可释放大量脑脊液,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手术开始时即充分保留视神经、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A1和A2段,因此手术相对安全。另外,单侧入路术中保持上矢状窦和桥静脉,可减少静脉结构损伤导致的静脉性
UFTA是一种相对微创的方法,可以早期识别和保存神经血管结构,例如视神经、嗅觉神经和大脑前动脉等。张所军等报道经纵裂入路手术切除OGM,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该术式仅适用于包括OGM在内的额基中线病变,而不适用于侧位病变。另外,经鼻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可以直接、及时地暴露肿瘤,而无需脑牵拉和神经血管结构的操作,但对大型、巨大颅前窝底脑膜瘤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之,UFTA入路手术是治疗大型或巨大OGM的一种相安全、有效的方法,肿瘤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少。
来源:张建飞,张丽霞,张民,刘英彦.单侧额颞入路手术治疗大型或巨大嗅沟脑膜瘤[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2,27(03):205-206.
- 上一篇:免缝合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麻醉管理一例报告
- 下一篇:肝脏恶性间皮瘤超声造影表现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