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桃,蔡欣云,河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刘锐,开封市儿童医院;张永红,张蕾蕾,董金龙,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先天性颗粒细胞牙龈瘤(congenital granular cell epulis,CGCE)又称为新生儿先天性牙龈瘤(congenital epulis of the newborn),是发生于牙龈的良性肿瘤,非常罕见,国内少有报道。本文报告1例随访7年的先天性颗粒细胞瘤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
1.病例报告
女,出生后3天,G1P1,足月,
2.结果
术后随访7年无复发,乳牙及恒牙均正常萌出,颌骨发育正常(图5)。
3.讨论
CGCE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病因不明的口腔良性
肿瘤大小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质软,表面光滑,带蒂,与周围口腔黏膜颜色相同,不引起功能障碍;但大的肿物突出口腔,可导致喂养困难、
手术采用简单切除即可,无需根治性切除,否则会破坏下方的牙胚。切除后预后良好,未见复发及恶变报道。如肿物较小不影响进食、呼吸,可先观察。CGCE的组织来源不明,可能来自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平滑肌细胞、牙源性上皮、成纤维细胞、神经相关细胞等。肿瘤被覆复层鳞状细胞,瘤细胞由胞质丰富的颗粒细胞组成,无核分裂象,散在炎症细胞,间质少,血管丰富。
总结以往文献发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Vim、NSE常为阳性,S-100、CK、desmin常为阴性,部分病例CD68阳性。CGCE应与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相鉴别,两者组织学表现非常相似。GCT好发于成人,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恶性罕见。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舌最多见,其次为皮肤,通常表现为单发、无痛结节,极少复发。GCT中S-100、CD68、NSE、Vim阳性,也有S-100阴性的罕见病例。成人牙龈瘤是指发生于牙龈乳头处的炎症反应性瘤样增生物,来源于牙周膜及牙龈的结缔组织,为非真性肿瘤,但切除后易复发。本病例随访7年,预后良好,未见复发。
来源:薛桃,刘锐,蔡欣云,张永红,张蕾蕾,董金龙.下颌先天性颗粒细胞牙龈瘤1例报告[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2,20(02):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