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祝丁,吕婷敏,谈杰超,李集源,张奕文,陈汉文,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麻醉科
患者,男,42岁,165cm,55kg,因“颈部外伤伴疼痛、呼吸喘憋3h”入院。患者3年前出现四肢肌无力,2年前症状加重,双下肢无法站立,吞咽、进食困难,呼吸稍费力。
查体:体温36.0℃,HR120次/分,RR30次/分,BP92/52mmHg,吸空气时SpO289%;神志清楚,精神萎靡,痛苦面容,端坐
予暖风机保暖,行左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
予面罩吸氧5min后静脉注射
麻醉维持:1.5%~2.5%七氟醚、瑞芬太尼2~6ng/ml,维持Narcotrend麻醉深度在D2—E1、PETCO235~45mmHg。手术结束前0.5h予舒芬太尼10μg。手术历时2h,共输入晶体液1250ml、胶体液1000ml、红细胞悬液600ml,出血量50ml,
讨论
MND是一种病因未明、主要累及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特征有骨骼肌进行性萎缩、无力、锥体束征以及终末期延髓、呼吸肌麻痹等表现,生存期通常3~5年。本例患者以进行性四肢肌萎缩、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疾病进展快,病史3年已累及呼吸肌,需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
MND患者常并存潜在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多方面问题,因此为麻醉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本例患者急诊入院,为饱胃状态,术前舌肌萎缩、吞咽困难、咽反射减弱,面罩正压通气反流误吸等风险高。另外,颈部外伤手术常存在气道压迫、异物堵塞、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多等,应按困难气道处理。因此,麻醉处理需综合考虑神经元疾病及颈部创伤特点,择优方案而行。
本例患者术前颈部CT左侧颈内静脉部分离断血肿形成,不能排除气管压迫、内陷,为避免麻醉诱导后气管内陷加重,减少紧急气道的发生,选择采用清醒镇静联合表面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插管过程顺利。另外,使用瑞芬太尼、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表面麻醉行麻醉诱导,具有抑制插管反应、血流动力学较平稳、呼吸抑制作用轻微的优势。该患者在清醒状态下顺利完成了气管插管,而且气道反应小,仅在通过声门时有轻微的呛咳。
由于MND患者全身肌肉比例的下降或未成熟乙酰胆碱受体上调,对非极化肌松药的敏感性增加,延长肌松药作用时间,术后易出现肌松残余。本例患者仅在手术开始前使用2倍ED95顺式阿曲库铵后未再追加肌松药,尽量减少肌松药物用量。由于病情紧急,且患者尺神经支配的小鱼际肌肉萎缩严重,肌松检测仪尝试定标失败,因此术中未使用肌松监测。
MND患者肌力恢复常延迟,拔管时不能按肌力正常患者的拔管标准,应参照术前肌力状态,恢复到术前肌力可考虑拔管。本例患者术前四肢及呼吸肌肌力显著减退,有呼吸肌麻痹、吞咽困难表现,考虑可疑拔管困难,同时伴失血性休克,病情尚未稳定,转ICU进一步监护。综上所述,累及呼吸肌的MND患者伴颈部外伤的麻醉管理难度大,需谨慎并存潜在困难气道,选用恰当的插管方式,麻醉用药选择简单安全、神经及呼吸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合理使用肌松药,以减少术后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
来源:彭祝丁,吕婷敏,谈杰超,李集源,张奕文,陈汉文.累及呼吸肌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颈部外伤麻醉处理一例[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2,38(06):670-671.
- 上一篇:牙源性始基瘤1例
- 下一篇:胼胝体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