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颌下区静脉畸形伴静脉石超声检查误诊为舌下腺结石1例

发布时间:2023-08-07 16:57 阅读:加载中...

作者:周进波,游梦,任家银,王凯利,(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VM)是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之一,身体各部位均可发生,最好发于头颈、颌面部,占全身静脉畸形的40%,以颊、眼睑、唇、舌或口底部多见。静脉畸形由衬有内皮细胞的大量血窦组成。血窦的大小、形态各异,形如海绵,血液凝固可形成血栓,钙化后形成静脉石。

 

虽然静脉畸形在头颈部较常见,但发生在颌下区且伴有多发静脉石者较少见,当静脉畸形发生在颌下区且伴有静脉石,较易误诊为唾液腺结石病。本文报道1例左侧颌下区静脉畸形伴静脉石超声检查误诊为舌下腺结石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两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

 

1.病例报告

 

患者,男,58岁。左下颌肿胀4年,有消长史。既往史:高血压2年,控制良好。专科检查:面型不对称,张口型、张口度正常,左侧口底可触及数个硬块,平均大小约3.0mm×3.0mm,左侧颌下可触及颌下腺稍增大,质韧,界清,活动度可。

 

螺旋CT平扫(横扫):左侧颌下区可见一梭形软组织密度影,最大截面约37.0mm×15.0mm,边界欠清,其内可见多发不规则高密度影(图1),诊断:左侧颌下间隙病灶,考虑良性病灶(颌下腺管结石?淋巴结钙化?)。舌下腺超声检查(图2):左侧舌下腺内可见范围约30.5mm×12.1mm×20.1mm低回声区,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内可见多个强回声伴声影,较大长径约4.8mm;右侧舌下腺实质回声均匀,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1.png

2.png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低回声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首次超声诊断:左侧舌下腺结石,左侧舌下腺内低回声区(炎性改变?)。以“左侧颌下腺导管结石伴感染”收入院。入院后CBCT影像示(图3):左颌下区软组织内见数个高密度类圆形团块影,边缘光滑,大小不等,其内密度不均匀。报告左侧颌下区征象多系静脉结石(静脉畸形)。

 3.png

再次行超声检查(图4):于左侧颌下患者所述“包块”处皮下探及大小约33.2mm×12.1mm×20.1mm混合回声,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紧邻左侧舌下腺,与左侧舌下腺分界不清,内可见低回声及少许无回声,另可见多个强回声伴声影,较大长径约4.8mm;低头试验时团块稍增大,大小约37.6mm×14.2mm×21.6mm。CDFI:其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pulsed wave doppler,PW)可测及静脉血流频谱。修正超声诊断为:左侧颌下混合回声(静脉畸形伴静脉石?)。

 4.png

于全麻下行“左侧颌下区包块切除术+筋膜组织瓣形成术+周围神经嵌压松解术”。术中将包块、部分粘连舌下腺切除。病理检查:肉眼见灰红组织一个,约7cm×4.5cm×4cm,软组织一段查见数枚结石,直径0.5~1.7cm。镜下见(图5):软组织内血管丰富,可见大量的薄壁血管,管腔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管腔间可见吻合,内充满血液;管腔内可见血栓形成;此外,部分静脉扩张明显,见静脉石。诊断“左颌下包块”脉管畸形,伴静脉石形成。临床诊断:左颌下区脉管畸形伴静脉石。

 屏幕截图 2023-02-07 073327.png

2.讨论

 

静脉畸形(VM)是由异常发育的静脉产生的血管结构畸形,其病理性质为从毛细血管到腔穴不等的扩张血管腔窦,腔内壁衬以正常的扁平内皮胞,内皮细胞下为一单层基底膜。窦腔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形成血栓,钙化后形成静脉石。VM好发于头面部,其发病缓慢,位置深浅不一。若位置较深、病变较小时,可无症状,不易被发现;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合并感染时可发生局部的肿大、疼痛。

 

VM体积可随体位或静脉回流而变化,多数肿块在平卧位、头低位或阻断静脉回流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充盈。唾液腺结石病是在唾液腺或其导管内产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病变,颌下腺多见,发生于舌下腺者较少。结石大小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一般在2cm以内,数量多为1~2个,多发者少见。

 

结石较小未造成导管阻塞时多无症状;当导管阻塞,唾液排出受阻,表现出与进食相关的肿痛症状,即进食时或进食前腺体疼痛、肿胀,进食后逐渐缓解;导管长期阻塞可造成腺体炎症,可急性或反复发作。

 

头颈部VM常用诊断方式:①影像学X线和CT中静脉石呈高密度影,VM与周围组织关系显示欠佳;磁共振(MRI)中VM在T1呈中等信号,T2呈高信号,静脉石在T1及T2均呈低信号;VM超声表现为囊实混合回声,典型者可见血管呈条状或蜂窝状无回声,体位试验使肿块低于心脏,血液流入增多,无回声区扩大、肿块体积增大,探头加压时肿块可压缩;静脉石呈强回声伴声影。CDFI和PW可测及低速静脉血流,探头加压和减压时可探及血流信号呈红蓝交替状态。②穿刺检查抽出暗红色静脉血,放置后可凝固。

 

唾液腺结石常用诊断方式:①触诊:颌下腺导管前部结石,双合诊诊断准确率较高。②影像学检查:矿化程度高的结石X线可显影,矿化程度低的结石可不显影;唾液腺造影可用于阴性结石诊断;螺旋CT及CBCT可准确诊断唾液腺结石,表现为沿导管排列的高密度影,增强扫描无强化,并发炎症时腺体可增大,密度增高。超声表现为强回声伴声影,伴远端导管扩张时呈无回声,急性炎症期腺体稍增大,回声减低,血流信号增多,慢性炎症期腺体可增大或变小,回声不均匀。③唾液腺内窥镜:可直接观察导管的管腔、结石等。

 

VM伴静脉石发生在唾液腺区域时,易误诊为唾液腺结石病。本病例首次超声检查误诊原因:从病史来看,左下颌肿胀4年,病程长,有消长史,类似唾液腺结石的发病特点。其次,病变位置位于颌下腺与舌下腺交界处,声像图上与舌下腺分界不清,似位于腺体实质内(图2A,2B),误判为舌下腺的病变。从声像图特征来看:病变大部分为低回声,与唾液腺急性期炎性改变相似;低回声内仅见少许无回声,易被忽略或误认为腺体导管,而与VM典型的条状或蜂窝状无回声不符;静脉石与唾液腺结石均表现为强回声伴声影(图2C);由于后方的声影伪像,超声仅能观察到其近场轮廓,远场难以显示,对整体形状缺乏准确的判断。

 

发生在颌下区的VM伴静脉石与唾液腺结石有较多相似之处,但治疗方式差别较大,治疗前进行鉴别诊断尤为重要。VM伴静脉石临床表现多无自觉症状,当抵抗力低下或发生感染时才出现局部肿大、疼痛,与进食无关;唾液腺结石堵塞导管时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常在进食前或进食时明显,进食后缓解,与进食直接相关,通过消长与进食的相关性,可初步鉴别。

 

螺旋CT或CBCT中静脉石呈圆形或类圆形,而唾液腺结石常呈条状,沿导管排列。本病例CBCT见数枚高密度影分布在颌下间隙、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排列杂乱,与导管无关,与唾液腺结石的特征不相符;超声显示静脉畸形内血管呈条状或蜂窝状无回声,体位试验、加压试验阳性,CDFI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PW可测及静脉血流频谱,而唾液腺结石病无上述特征。

 

颌下区X线和CT检查中常见的高密度影像、超声声像图中常见的强回声影像还包括淋巴结钙化、金属异物及非金属异物(仅超声),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不难鉴别。VM治疗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个性化治疗,治疗方法因临床表现而异,常用的有保守治疗、硬化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硬化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

 

硬化剂可破坏内皮细胞,诱导细胞凋亡,使病损纤维化、闭锁。唾液腺结石依据“去除结石,恢复唾液腺功能”的原则,可选择保守治疗、取石术、碎石术或者腺体切除术等,需根据结石大小和位置、与管壁是否粘连等综合判断,必要时联合运用多种手段。颌下区见低回声内伴有强回声时应考虑多种可能性,结合病史及专科检查,运用声像图特征并结合体位、加压试验,必要时联合放射影像的多模态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尽量避免误诊的发生。

 

来源:周进波,游梦,任家银,王凯利.左侧颌下区静脉畸形伴静脉石超声检查误诊为舌下腺结石1例[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2,38(02):66+126-127.

最新病例讨论

  • Bosworth骨折术后14个月功能恢复一例
  • 肺炎型肺腺癌与肺炎,如何区分?
  • 气管性支气管患者行左侧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一例
  • 非气管插管联合高频喷射通气用于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一例
  • 肺多发细支气管腺瘤恶变1例
  • 胸骨上段肿瘤切除3D打印假体重建1例
  • 脾脏原发神经内分泌癌1例
  • 一男子右侧腰痛5月余 还出现了尿频、尿急、发热的症状
  • 原发性颞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
  • 超声心动图诊断Barlow综合征累及三尖瓣1例
  • 右上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一例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EGFR基因c.2572_2573delinsAG 位点突变1例
  • 1例椎管内恶性神经鞘瘤诊治报告并文献复习
  • 结核性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三例
  • 纵隔手术术中单侧支气管痉挛一例
  • 甲状腺尤文氏肉瘤并双肺多发转移一例
  • 60岁男性咯血1个月余 检查发现肺部空腔样病灶
  • V-V ECMO下巨大气管肿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1例
  • 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取得良好结局
  • CT检查疑似肺癌?峰回路转,原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