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刚,王振刚,徐广振,朱伟杰,袁绍纪,王伯栋,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第960医院神经外科
小
常规手术方案是后正中入路开颅血肿清除+后颅凹减压术,术后减压去除后颅凹区域一般不做处理,后颅凹修补的病例少有报道,我院通过后颅凹成形术成功救治小脑出血术后小脑骨窗疝1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因“脑出血术后1月余,反复恶心、呕吐10天”转入我科,既往当地“小脑出血并急诊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史,术后恢复良好,于术后20天开始下床活动,后逐渐出现头晕不适,频繁呕吐,休息后不能缓解,于当地医院综合对症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并请相关科室排除胃肠道疾病,患者仍反复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水,遂转诊至我院继续诊治。
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进食、水后均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患者入院后给予补液对症治疗,给予
行腰穿检查示颅内压40mmH2O,考虑小脑术后骨窗疝形成导致顽固性低颅压,进而导致恶心、呕吐,完善术前检查后行后颅凹成形术。术后第1天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好转,第2天拔出皮下
2.讨论
研究报道84%的小脑出血发生在齿状核,可在无任何先兆下突发意识改变,与幕上出血病情逐渐加重的过程不同,由于后颅窝容积小,且毗邻脑干、四脑室等重要结构,一旦病情恶化,引起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致颅内压骤升,形成枕骨大孔疝而致呼吸骤停,丧失救治时机。因此准确判断病情变化,及时手术尤为重要。
目前小脑出血的治疗方案有血肿钻孔穿刺引流、后正中入路血肿清除、内镜下微创血肿清除等术式。大部分手术采用枕下后正中开颅,钻孔扩大骨窗至直径4~6cm,术中打开枕骨大孔,该手术入
2010年ASA关于脑出血管理指南指出,小脑出血直径>3cm或伴脑干受压或脑积水表现的患者应行手术治疗。2015年《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中明确指出小脑出血的手术指征:①小脑出血总量超过10ml;②四脑室明显受压或闭塞,有明显占位效应及颅内高压,濒临
Kudo等报道2例患者在术前准备过程中突发呼吸骤停,先紧急侧脑室穿刺后再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均存活。故对术前合并脑室积血、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应先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既能降低颅内压,预防枕骨大孔疝发生,又可以引流血性脑脊液,预防后期交通性脑积水形成。神经内镜手术是新兴的治疗小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术后可行骨瓣复位,效果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清除血肿后,颅后窝严重肿胀,脑干再次受压,必要时需再次行颅后窝骨窗减压治疗。
小脑出血的常规治疗是血肿清除+去骨瓣后颅凹减压术,一般采用侧俯卧位,头架固定头位;采用常规枕下后正中开颅手术,切口长8~10cm,枕骨骨窗大小约4cm×6cm,下方打开枕骨大孔,宽度1.5~2.0cm,术中注意避免损伤两侧椎动脉。对于血肿较大、硬脑膜
术后用人工硬脑膜行扩大修补,硬膜外留置引流,要严密缝合枕下、肌肉、皮下及头皮各层。对于去除的后颅凹一般不做处理,也不会影响患者预后,所以小脑术后骨窗缺损少见修补成形治疗,该患者第一次手术后恢复顺利,病情好转;后期起床活动后由于原去骨瓣减压骨窗偏大,因重力作用小脑下垂,或者
该患者术前病情较重、合并脑室内积血,第一次手术时减压骨窗扩大也是正常操作,但骨窗过大导致后期骨窗疝形成,因此后颅凹减压需适当的扩大骨窗,能达到减压效果即可。
总之,小脑出血患者由于后颅窝容量小,容易出现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导致颅内压骤升,易形成枕骨大孔疝,危及生命。因此,术前应根据小脑血肿量的多少、血肿直径的大小及患者的
来源:王小刚,王振刚,徐广振,朱伟杰,袁绍纪,王伯栋.后颅凹成形术治疗小脑出血术后小脑骨窗疝1例[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2,24(0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