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治疗食管癌骨转移重度疼痛1例

发布时间:2023-08-07 16:57 阅读:加载中...

作者:曹焱,姜威,张超,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1.一般资料

 

病例:男性,67岁,2021年10月7日以“确诊食管癌1年余,胸背部钝痛1月余”为主诉入院。2020年6月因胃胀不适就诊我院门诊,完善胃镜提示距门齿24~28cm中段前壁见黏膜结节样隆起,病理提示(食管)送检物鳞状上皮呈重度异型增生,因取材表浅,不除外癌。

 

建议住院进一步治疗,但病人拒绝治疗,后逐渐出现吞咽困难,于2021年7月开始只能进食流质饮食再次来院就诊,完善胃镜提示自距门齿20cm至贲门见菜花状肿物由四壁突向腔内,管腔严重狭窄,伴接触性出血,镜身勉强通过贲门进入胃底。病理示:鳞状细胞癌骨显像提示胸椎转移,病人仍拒绝住院进一步治疗。

 

近1月胸背部钝痛明显,自行口服布洛芬胶囊镇痛,效果差。现胸背部持续性钝痛,NRS评分9,病人及家属要求住院解决疼痛问题。

 

2.入院查体

 

PS评级2级,疼痛NRS评分9,神志清醒,强迫体位。营养差,右锁骨上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最大一个约2.0cm×1.5cm,质地硬,活动差,未触及压痛,未见瘘管、破溃。心律齐,双肺呼吸音粗,双肺下叶可闻及湿性啰音,舟状腹,未触及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双下肢无水肿

 

3.辅助检查

 

胃镜示:自距门齿20cm至贲门见菜花状肿物由四壁突向腔内,管腔严重狭窄,伴接触性出血,镜身勉强通过贲门进入胃底,齿状线模糊。胃底:黏膜光整。胃体:黏膜橘红色,分泌物少,蠕动佳。胃角:弧形,光滑规整。胃窦: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弹性正常,蠕动佳。幽门:圆形,开闭良好。十二指肠球部:未见异常。降部:未见异常。

 

诊断结果:食管癌(进展期全段);胸部CT示:①原系确诊“食管恶性肿瘤”后改变;②慢性支气管炎样肺气肿改变并两肺炎症;③两肺上叶微小结节;④心包积液;主动脉及冠脉硬化;⑤双侧胸腔积液;⑥第6、7胸椎多发高密度结节,考虑转移。全身骨现象:多个胸椎代谢活跃伴成骨性骨质破坏,提示骨转移。

 

4.疼痛评估

 

病人诊断明确,疼痛为伤害感受性疼痛合并神经病理性疼痛,胸背部疼痛考虑为胸椎转移瘤压迫神经所导致的癌性疼痛,疼痛剧烈,NRS评分9,重度疼痛。

 

5.临床诊断

 

中段食管恶性肿瘤(鳞癌,cT4N2M1IV期);骨继发恶性肿瘤;癌性疼痛;食管梗阻(不全性);营养不良

 

6.镇痛治疗

 

该病人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伴骨转移,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镇痛效果差,未口服阿片类药物,入院疼痛NRS评分9,为重度疼痛,根据《NCCN成人癌痛指南》为指导,对于重度疼痛/疼痛危象或适用于无法控制的疼痛(未达到病人目标)病人,可给予静脉注射或病人自控镇痛(PCA),对阿片类初治的病人可给予2~5mg吗啡或同等剂量,15min后重新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根据镇痛效果调整进一步治疗。

 

故采用氢吗啡酮2mg+0.9%氯化钠溶液10ml,15min静脉注射1次,病人疼痛逐渐缓解,由强迫体位转换为自主体位,后继续对病人进行PCA快速滴定治疗,病人初始氢吗啡酮剂量约为每日0mg,PCIA参数设置如下: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注射液80ml(浓度为0.2mg/ml)持续静脉泵入,背景量每小时0ml(0mg),PCA每次2.5ml(0.5mg),锁定时间10min。

 

分别于15min、30min、1h、2h后访视病人,镇痛可。继续观察24h后,病人疼痛较前明显改善,累计按压PCA泵13次,使用氢吗啡酮6.5mg,NRS评分2~3,第1天快速滴定病人疗效可,达到快速镇痛需求,给予设置维持剂量。背景量每小时1.8ml(0.36mg),PCA每次4.3ml(0.86mg),锁定时间10min,给药途径:静脉注射。

 

维持24h后再次评估,24h疼痛NRS评分1~9,按压11次,有效按压7次,疼痛控制差,对其进行系统回顾,发现理论输入量(73.2ml)与实际输入量(51.5ml)严重不相符,寻找原因为堵管为主要原因,病人外出检查时及夜间发生堵管,多次按压,但实际液体因堵管未进入病人体内,其次泵本身只能达到小数点后一位数的精确度,PCA每次4.3ml存在较大的误差风险。

 

分析原因:①病人血管内压力大、液体持续量较小,液体延长较长;②人员方面:对新项目相关知识掌握不全,操作流程掌握不流畅,机器使用不熟练,巡视不及时,相关制度不完善;③机器方面:电池耗尽、不明原因报警、驱动器故障。因此,科室讨论制订改进措施:①2~3h给予盐水冲管;②护士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③建立交接班登记表,完善相关制度及流程;④加强培训,熟悉掌握相关操作流程及机器使用方法。

 

建议维持该参数继续治疗,观察24h。每日按压PCA泵1~3次(每次0.86mg),未更改镇痛泵参数,期间更换药袋。治疗期间NRS评分1~3,未见爆发痛。因阿片类药物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便秘,用药期间为预防病人出现便秘,建议病人多饮水,并给予口服乳果糖液30ml,每日1次,软化大便对症治疗。无恶心、呕吐,无排尿困难及其他不适。病人对镇痛疗效满意,在院继续积极放疗干预。

 

来源:曹焱,姜威,张超.PCA治疗食管癌骨转移重度疼痛1例[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28(05):399-400.

最新病例讨论

  • Bosworth骨折术后14个月功能恢复一例
  • 肺炎型肺腺癌与肺炎,如何区分?
  • 气管性支气管患者行左侧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一例
  • 非气管插管联合高频喷射通气用于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一例
  • 肺多发细支气管腺瘤恶变1例
  • 胸骨上段肿瘤切除3D打印假体重建1例
  • 脾脏原发神经内分泌癌1例
  • 一男子右侧腰痛5月余 还出现了尿频、尿急、发热的症状
  • 原发性颞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
  • 超声心动图诊断Barlow综合征累及三尖瓣1例
  • 右上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一例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EGFR基因c.2572_2573delinsAG 位点突变1例
  • 1例椎管内恶性神经鞘瘤诊治报告并文献复习
  • 结核性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三例
  • 纵隔手术术中单侧支气管痉挛一例
  • 甲状腺尤文氏肉瘤并双肺多发转移一例
  • 60岁男性咯血1个月余 检查发现肺部空腔样病灶
  • V-V ECMO下巨大气管肿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1例
  • 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取得良好结局
  • CT检查疑似肺癌?峰回路转,原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