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燕华,沈扬,张亚杰,陈丽娇,王子涵,陶磊,包程蓉,陶国荣,罗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身高170cm,体重61kg。因“间断
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在当地医院行经皮CT引导左肺下叶肿块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
为求进一步诊治,患者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就诊,急诊拟“肺恶性肿瘤合并三系降低”收入院。患者否认既往心、脑血管疾病史,否认哮喘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外伤史。有吸烟史及饮酒史20余年。患者自述可爬5层楼。
入院时体格检查示:生命体征平稳,鼻导管吸氧(5L/min),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97%。听诊右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左肺呼吸音未闻及。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计数1.59×1012/L[正常范围(4.09~5.74)×1012/L],血红蛋白52g/L(正常范围131~172g/L),血小板计数19×109/L[正常范围(85~303)×109/L],白细胞计数3.19×109/L[正常范围(3.97~9.1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41×109/L[正常范围(2~7)×109/L];前
胸部CT 检查示:左主支气管狭窄、闭塞伴左肺下叶不张,左肺上叶炎症实变(图1),左侧
头颅
2. MDT诊疗经过
2.1 血液科意见
患者为中年男性,外院明确诊断为肺恶性肿瘤,全血细胞减少。此次入院后骨髓穿刺涂片检查提示骨髓增生低下,活检提示造血组织减少,考虑
对于此类患者,术前应至少将血红蛋白提高至70g/L以上,血小板计数提高至50×109/L以上,由于血小板的半衰期很短,为了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仔细评估,确定血小板输注的时间。此外,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高,在围手术期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及时合理地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
2.2 胸外科意见
患者肺部肿瘤分期较晚(T4N1M0,ⅢA期),肿瘤较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肿瘤位于左主支气管内,距隆突约3cm,管腔完全堵塞。患者同时罹患再障,三系细胞明显减少,无法耐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既往外院的肿块穿刺活检未检测到靶向相关突变基因,无法应用靶向药物治疗。患者目前有咯血、胸痛等临床表现,生活质量差,左主支气管闭塞导致分泌物引流不畅,患侧肺易发生感染甚至影响健侧肺。综上,可考虑对患者行左侧全肺切除术。
由于该患者有长期吸烟史,故术前应全面评估其肺功能;患者再障病情较重,血小板计数极低,有自发性出血的风险,不适合行
2.3 麻醉科意见
评估该患者ASA 分级Ⅲ级。由于再障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大,术前应充分纠正贫血和
该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呼吸功能不全,建议术前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必要时予以雾化吸入。全肺切除术的麻醉管理特殊,术中应精确控制补液量,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积极预防全肺切除后发生急性肺损伤。良好的术后镇痛有助于患者术后排痰和肺复张,减少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故考虑给予患者自控镇痛(PCA)以缓解其术后疼痛,加速康复。
3. 诊疗经过
术前积极纠正患者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症,期间共输注红细胞悬液4U、单采血小板4U,同时给予人体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加强营养及免疫支持治疗,患者红细胞计数升至2.83×1012/L、血红蛋白升至90g/L、中性粒细胞计数升至1.67×109/L、血小板计数升至56×109/L、白蛋白升至33g/L,一般情况改善明显,予行左侧全肺切除术。患者入手术室后,取平卧位,面罩供氧5L/min。
常规心电监护,建立外周静脉通路,经静脉给予
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并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手术开始前行动脉血气分析示:pH 7.47,paCO233.7mmHg,paO2182mmHg,碱剩余1mmol/L,氢离子浓度24.6mmol/L,钠离子浓度138mmol/L,钾离子浓度3.8mmol/L,钙离子浓度1.21mmol/L,血红蛋白65g/L,红细胞压积0.19。手术结束时静脉血气分析示:pH 7.38,paCO244.7mmHg,paO244mmHg,碱剩余2mmol/L,氢离子浓度26.7mmol/L,钠离子浓度138mmol/L,钾离子浓度4.5mmol/L,钙离子浓度1.32mmol/L,血红蛋白71g/L,红细胞压积0.21。
手术全程维持患者体温36.2~36.4℃,有创
4.术后转归
患者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无胸闷、气促,术后第3天拔除胸腔
来源:黄燕华,沈扬,张亚杰,陈丽娇,王子涵,陶磊,包程蓉,陶国荣,罗艳.
- 上一篇:下颌第一磨牙远中3根管冠根一体化治疗1例
- 下一篇: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系统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