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坤章,福建省晋江市医院超声医学科;吕国荣,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母婴健康服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孕妇,29岁,孕1产0。孕35周超声提示:宫内单活胎,胎龄与孕周相符;于胎儿左上腹可探及一大小约4.65 cm×4.05 cm×3.89 cm以实性为主的混合性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则,肿物其内及周边可见数个条状血流信号(图1,2),胃泡受挤移位变形(图3),其他脏器未见明显异常。
超声提示:胎儿左上腹部混合性病变,考虑中肠旋转不良伴扭转?10 d后超声复查:左上腹混合回声病变较前增大,大小约5.88 cm×4.98 cm×4.22 cm。超声提示:胎儿左上腹混合性病变(较前增大),考虑腹腔肿瘤可能。
因患者要求继续妊娠,1周后顺产一男婴,转诊上级医院手术,术中见左上腹有一肿物与贲门后壁相连,肿物大小为8.0 cm×6.0 cm×4.5 cm,表面尚完整。切开时切面灰黄,囊实性,囊内似见黏液样物。病理诊断:贲门后壁未成熟畸胎瘤(Ⅱ级),见图4。
讨论
畸胎瘤好发于骶尾部,其他好发部位依次为纵隔、性腺、腹膜后、颅内及颈部,胃畸胎瘤极为少见。胃畸胎瘤多发生于男性。本例亦为男胎。胎儿胃畸胎瘤超声表现与传统畸胎瘤类似,可分实性、囊实性及囊性3种类型,其内部回声可呈面团征、星花状、杂乱结构或囊内脂液分层征等,偶可见强回声结构。
本例超声表现为囊实性类型,呈杂乱结构,血流信号丰富,表现为条带状结构,无典型成熟畸胎瘤的超声征象,故误诊为中肠旋转不良伴扭转。误诊原因主要是对本病的认识不足,且未能行肿瘤标志物检查。10 d后超声复查考虑腹腔肿瘤。临床应与神经母细胞瘤及肾母细胞瘤、中肠旋转不良等鉴别。胃畸胎瘤可以是良性或恶性,但手术切除后,预后均良好。
综上所述,超声能及时发现胎儿腹部肿瘤,并在肿瘤定位、鉴别及后续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
来源:曾坤章,吕国荣.超声误诊胎儿胃畸胎瘤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1,23(0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