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窝植骨诱导上颌窦底自行成骨1例

发布时间:2023-08-07 16:56 阅读:加载中...

作者:刘宗艺,于长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口腔科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0岁,因左上颌后牙缺失3个月,要求种植修复。否认系统性疾病,无家族病史。临床检查:左上第一前磨牙缺失,左上第二前磨牙近中邻颌面树脂充填物完整,无叩痛及咬合痛。CBCT检查发现左上第一前磨牙拔牙窝密度较低,牙槽骨高度约为6.2mm,诊断为牙列缺损。本病例报道已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厦门弘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编号:HAXM-MEC-20201012-017-01)审查并批准。

 

治疗:局麻下切开牙龈,翻瓣,见拔牙窝颊侧骨开裂,裂缝处探及大量肉芽组织,彻底搔刮肉芽后骨缺损严重,行引导性骨组织再生术,术区植入Bio-oss骨填充材料0.25g,放置Bio-gide骨胶原膜13mm×25mm 一张,牙龈黏膜瓣减张后严密拉拢缝合。术后6个月,患者复诊拍摄CBCT显示上颌窦底黏膜下方出现新生的骨组织,自行成骨高度约3.7mm,种植区垂直骨量高度增高至10mm 左右。手术植入一颗straumann BLT 3.3mm×8mm种植体,术后CBCT显示种植体底部位于新生骨组织内(图1、图2、图3)。

 1.png

1667952192525954.png

1667952208911726.png

2.讨论

 

这是一例意料外的骨量高度提升病例,通过对上颌后牙愈合不良的拔牙窝进行搔刮后植骨,未行上颌窦提升手术,但在上颌窦底形成了新生骨组织,并且植骨术后CBCT骨量提升的影像与上颌窦内提升不同(图4):(1)新生骨密度与自体骨相似,较骨粉密度低;(2)新生骨边缘形态平整光滑,在新生骨的上下方各有一条完整连续的致密皮质骨白线,新生骨底部为完整的原始上颌窦底。

 4.png

笔者认为增高的骨组织为诱导上颌窦底黏膜自发形成的新生骨,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1)上颌窦底黏膜具有成骨潜能;(2)拔牙窝底部位置与上颌窦底相近或者可能部分相通;(3)使用诱导骨再生材料;(4)严密缝合,形成有利成骨的封闭环境。

 

上颌后牙缺失后,由于上颌窦底位置过低和牙槽骨吸收等原因,常出现剩余骨量高度不足而需要行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关于上颌窦黏膜在成骨中的作用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Srouji等将人上颌窦黏膜活检组织植入裸鼠皮下,并观察到新骨形成,证实了上颌窦黏膜具有成骨潜力。

 

陈松龄等对上颌窦黏膜干细胞成骨机制进行了系列研究,发现小分子RNA可调控其成骨分化。Mahler等报道上颌窦外提升患者术后感染,治疗数月后在骨移植物上方出现新生圆顶状密质骨,提示上颌窦底黏膜可能具有成骨的潜能。Lundgren等报道1例上颌窦囊肿摘除后3个月,发现上颌窦底有自发新生骨组织。

 

虽然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上颌窦底黏膜含有间充质干细胞,并且具有成骨分化能力,但极少见相关临床报道,在临床上如何诱导上颌窦底黏膜自行成骨,激发其成骨潜能,尚无明确的方法,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来源:刘宗艺,于长英.拔牙窝植骨诱导上颌窦底自行成骨1例[J].口腔医学研究,2021,37(12):1156-1158.

最新病例讨论

  • Bosworth骨折术后14个月功能恢复一例
  • 肺炎型肺腺癌与肺炎,如何区分?
  • 气管性支气管患者行左侧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一例
  • 非气管插管联合高频喷射通气用于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一例
  • 肺多发细支气管腺瘤恶变1例
  • 胸骨上段肿瘤切除3D打印假体重建1例
  • 脾脏原发神经内分泌癌1例
  • 一男子右侧腰痛5月余 还出现了尿频、尿急、发热的症状
  • 原发性颞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
  • 超声心动图诊断Barlow综合征累及三尖瓣1例
  • 右上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一例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EGFR基因c.2572_2573delinsAG 位点突变1例
  • 1例椎管内恶性神经鞘瘤诊治报告并文献复习
  • 结核性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三例
  • 纵隔手术术中单侧支气管痉挛一例
  • 甲状腺尤文氏肉瘤并双肺多发转移一例
  • 60岁男性咯血1个月余 检查发现肺部空腔样病灶
  • V-V ECMO下巨大气管肿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1例
  • 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取得良好结局
  • CT检查疑似肺癌?峰回路转,原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