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胜远,孙飞吉,肖顺武,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李敏,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生理教研室
1.病历摘要(图1)
女性、13岁;因“双眼
入院诊断:垂体腺瘤。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腺瘤,术中见鞍底骨质变薄,肿瘤灰黄质地软,呈腐烂鱼肉样,血供丰富。全切肿瘤后,取大腿脂肪、筋膜+免缝合硬脑膜补片+鞍底硬脑膜缝合、重建颅底。术后CT示肿瘤全切,术区干净。
术后病理:垂体TSH细胞瘤,免疫组化:CK、Syn、TSH(+),ACTH、FSH、LH、PRL、GH(-);Ki-67为5%。术后甲状腺激素:TSH0.518μIU/ml,FT34.3pmol/L,FT433.5pmol/L,激素水平明显好转。术后病人无脑脊液鼻漏,无
2.讨论
2.1流行病学
TSH细胞在TSH腺瘤病人垂体前叶呈无限制增生状态,多数病人表现为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其TSH呈自主分泌,当症状及体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易被误诊,行甲状腺切除或放射性治疗无效,反而因刺激使肿瘤呈破坏性、侵袭性生长。
近年随着检验技术进步,试剂敏感性提高,高分辨CT及MRI普及,TSH腺瘤在早期即可明确诊断、及时治疗。TSH腺瘤比较罕见,占垂体腺瘤0.2%~2.8%,TSH腺瘤的特征为血清FT4、FT3水平升高,TSH水平不被抑制,并伴有不同程度甲状腺毒症表现和
2.2临床表现
TSH腺瘤会分泌比正常人更多的TSH,病人出现心律快、易怒、食欲亢进等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常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临床表现混淆,因此常发生误诊。当肿瘤诊断与处理不及时,甚至不恰当治疗,会使肿瘤继续生长侵犯视交叉、颈内动脉及海绵窦等重要组织,导致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垂体功能障碍等,增大手术难度,全切困难,术后病人恢复差。当肿瘤呈侵袭性生长,这往往预示手术效果及预后不佳。
2.3药物治疗
对TSH腺瘤病人应用
2.4手术治疗
根据肿瘤生长方式及侵袭范围不同,手术方式包括:经眶上锁孔入路、经翼点和额下入路及经鼻入路等。当肿瘤向鞍上或鞍旁侵犯,肿瘤过度纤维化时,难以彻底切除肿瘤,单纯手术治疗不能治愈。文献报道仅13%~60%病人得到治愈。
随着神经内镜发展,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是TSH腺瘤最佳手术入路选择。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可选择单鼻孔或双鼻孔,根据肿瘤大小及侵犯范围还可分为常规及扩大经鼻蝶入路。既往因器械与技术因素,肿瘤侵犯颈内动脉、海绵窦等侵袭性肿瘤被认为是手术禁忌,随着高清神经内镜出现,经鼻器械改进,固定神经内镜的机械臂、气动臂应用,内镜技术提高,大量侵犯颈内动脉、海绵窦及斜坡的高难度手术被逐一攻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
与常规开颅相比,神经内镜手术直达病变部位,创口小、对正常血管、神经、垂体柄等重要结构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神经内镜手术最主要并发症是脑脊液漏与颅内感染。但随着鞍底修补技术提高,此类病人越来越少。
总之,随着检验及影像技术进步,神经内镜技术提高,TSH腺瘤病人能得到尽早诊断及更好治疗。
来源:刘胜远,李敏,孙飞吉,等. 儿童垂体促甲状腺素腺瘤1例[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21,26(8):38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