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妊娠引产清宫后胚物残留致“动静脉瘘”两例探讨

发布时间:2023-08-07 16:56 阅读:加载中...

作者:杨润乔,邓姗,盘锦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病例1

 

患者女,35岁,孕3产1(G3P1),因“中 期妊娠引产后5月余,发现宫腔占位4月”于2021 年12月10日入住北京协和医院。 初潮12岁,既往月 经 不 规 律,5d/30~90d,量 中,无痛经。2009年自然受孕人工流产1次;2015年 因继发不孕行宫腹腔镜手术,见宫腔两侧壁中下段内 聚,行粘连分离术;2018年 因巨大儿剖宫产1次。 2021年7月1日自然妊娠后孕18周时发生难 免流产行引产术+清宫术,术后阴道出血3周,量不 多;术后6周余(2021年8月19日)外 院 复 查 超 声 示宫腔内异常回声4.3cm×3.4cm、子宫肌壁间血 流丰富(局部动静脉瘘?),考虑出血风险大,建议咨 询栓 塞 的 必 要 性;术 后 8 周 左 右 (2021 年 8 月 30 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查血激素水平:卵泡刺激 素(FSH)6.17U/L、黄体生成素(LH)4.80U/L、雌 二醇(E2)106.43pmol/L、孕 酮(P)<0.25nmol/L、 β-HCG1.43U/L。给予口服优思悦1个周期,同时 加用生化颗粒、益母草颗粒。优思悦撤退性出血后 (2021年10月11日)外院复查彩超:宫腔内异常回 声1.4cm×0.7cm,与子宫后壁分界欠清,宫腔 下 段索条状强回声宽0.7cm。2021年10月15日开始 口服芬吗通2/10(早红片,晚黄片)×14d。2021年 11月5日再次月经后复查经阴道超声(图1A、B):内 膜厚约0.6cm,回声不均,内见多处点条状强回声,较 大者直径约0.2cm,后伴彗星尾;宫腔内见中低回声, 大小0.8cm×0.4cm,形态规则,边界清;彩色多普勒 血流显像(CDFI)未见明确血流信号,子宫肌层回声 均。2021年11月15日 口 服 地 屈 孕 酮10mgbid× 10d,停药于2021年11月29日出现撤退性出血,持 续4d,量中等,无痛经。2021年12月7日我院复查 经阴道超声(图1C、D):内膜厚约0.6cm,回声不均, 宫腔及内膜处见多处点条状强回声,周围见少许无回 声,较大强回声0.4cm×0.2cm;宫腔下段见无回声, 1.1cm×0.5cm;子宫肌层回声尚均。考虑宫腔内疑 似“动静脉瘘”的占位组织虽明显缩小,血流信号也 消退,但宫腔内始终有异常回声,性质不明,患者仍 有生育要求,行宫腔镜检查是合理的。 2021年12月13日宫腔镜术中(图1E、F)见宫 腔深7.5cm,中下段略内聚,宫底及后壁见 片 状 疏 松淡黄色组织,采用宫腔镜下刨削器械清除宫腔内 上述淡黄色组织后,宫腔形态正常,双侧输卵管开口 可见。术后病理:增殖期子宫内膜及平滑肌组织,局 部可见退变物,免疫组化 CD138+,符合胚物残留。 术后口服优思悦,月经规律来潮,量中等。

 

病例2

 

患者女,28岁,G2P0,因中期引产后近 2月、超声提示“肌层动静脉瘘”来诊。 既往月经规 律。2021 年 9 月 因“孕 12+ 周,胎 儿 NT 增厚”行药物引产,9月17日流产,9月18日 清宫;清宫术后出血半月余,因宫腔可疑占位,口服 益母草和桂 枝 茯 苓 胶 囊。2021年10月15日 出 现 阴道流 血,前 7d 量 正 常,后 淋 漓 一 周。2021 年 10月29日复 查 超 声:宫腔上段至前壁肌层可见 3.7cm×2.6cm×1.7cm 不均质回声,前壁肌层最 薄处0.38cm,内 可 见 丰 富 血 流 信 号。予 米 非 司 酮 25mgbid×8d,期间第3天开始出血量似月经,淋 漓不净近20d。2021年11月8日复查超声:同 部 位不均质回声区3.6cm×3.3cm×2.0cm,前缘几 乎达浆膜,后缘紧贴宫腔。同期血 HCG4.1U/L。 当地考虑肌层内血流丰富的占位,可能需要子宫动 脉栓塞治疗,建议转诊来至我院。2021年11月14 日查盆腔增强 MRI(图2A、B):子 宫 前 壁 下 段 肌 层 局限变薄,最薄约0.2cm;宫腔及子宫前壁周边及 内部可见多发迂曲增粗血管样流空信号,宫腔内见 片状 T1高信号,盆腔内多发迂曲血管影;盆底血管 稍迂曲增粗,双侧附件区多发类圆形 T1低 T2高信 号,增强未见明显异常强化。鉴于患者无活跃出血, 予新生化颗粒、益母草、安坤颗粒等药物保守治疗观 察,2021年11月28日月经来潮,前7d似正常月经 量,后淋漓不尽持续20余天,随后一次月经为2022 年1月1日,量 中,无 明 显 痛 经。2022年1月4日复查经阴道超声(月经第3天)(图2C、D):子宫大小 5.5cm×5.2cm×4.1cm,内 膜 厚 约0.9cm,回 声 不均,肌 层 回 声 欠 均,CDFI见 肌 层 内 较 多 血 流 信 号;右后壁见低回声区,范围约1.8cm×1.4cm,边 界不清,内可见点状强回声,CDFI见内部及周边较 多条状血流 信 号。给 予 优 思 悦 每 天 1 片 口 服 2 周 期,月经规律,经期3天,此后间断偶有少许褐色分 泌物,较用药前明显好转。停用优思悦后的末次月 经为2022年2月27日,3月1日(月经第3天)复查 性激 素 六 项:FSH 23.11 U/L、LH 9.83 U/L、E2 109.22pmol/L、PRL12.25ng/ml、T0.325ng/ml、 HCG(-);2022年3月13日月经后经阴道超声复 查(图2E、F):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内膜0.8cm,宫 腔内未见明显肿块影像,下段后壁探及约1.4cm× 1.1cm 低回声区,边界欠清,CDFI肌壁间未见异常 血流信号。考虑局限性腺肌病可能。结合患者目前检查结果来看,考虑宫腔内无异 常占位,但子宫下段后壁低回声区性质仍不明确,无 法明确鉴别是无活性的胚物残留还是局限性腺肌 症。但目前月经规律,无异常出血,暂不考虑宫腔镜 探查,可停用优思悦监测基础体温,观察排卵情况, 并择期复查性激素六项(因前期检查提示有卵巢功 能下降)。

 

1666759264883735.jpg

 

1666759283338889.jpg

 

讨  论

 

胎盘植入、残留等造成的动静脉瘘的自然转归规律

 

子 宫 动 静 脉 畸 形 (uterine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UAVM)是子宫供血动静脉间出现 不经过毛细血管网的异常“短路”的病理现象,通常伴有血管增生及大量小瘘道形成[1],组织学检查显 示壁内动脉分支和肌层静脉丛之间有多个小的动静 脉瘘[2-3],血液从压力高的动脉血管通过动静脉瘘道 或短路血管直接流入压力低的静脉血管,使局部血 液循环阻力显著下降,导致血流速度明显加速,血流 量异常增大,并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在瘘口部位 局部静脉显著曲张,引起继发性出血及腹痛等临床 症状。该疾 病 1926 年 首 次 由 Dubreuil等[4]描 述, 当时命名为子宫蔓状动脉瘤。其后该疾病被冠以不 同的名称,如子宫动静脉瘘、子宫肌层过度血管化、 动静脉动脉 瘤、海 绵 状 血 管 瘤、静脉曲张性动脉瘤 等,其中似乎子宫动静脉瘘最常用。 UAVM 可 分 为 先 天 性 和 获 得 性[5]。 先 天 性 UAVM 起源于胎儿血管形成期原始的毛细血管变 异[6],是由于胚胎期原始的血管结构发育异常或停 止发育而使原始的丛状结构持续存在所致。获得性 UAVM 常继 发 于 子 宫 手 术 (如 诊 断 性 刮 宫、剖 宫 产)、多次妊娠、复发性流产分娩、胎盘植入、妊娠物 残留、宫内节育器置入、子宫肿瘤、滋养细胞疾病、母 体己 烯 雌 酚 暴 露、感 染 等 情 况[7],平 均 发 病 年 龄 为 33.4岁。有回顾性研究列举了 UAVM 患者的既往 疾病和手术 史,其 中62%曾 行 诊 断 性 刮 宫 术、26% 曾行剖宫产术,宫 腔 镜 或 宫 内 节 育 器 放 置 术、子 宫 肌瘤剔除术、滋 养 细 胞 肿 瘤 者 各 占4%[7]。多 数 学 者认为 UAVM 与损伤过程中的反常血管化或滋养 细胞肿瘤及恶性肿瘤的血管侵袭性等有关,另外与 高雌激素水平的作用引起血管内皮增殖和子宫内膜 的变异、多次妊娠流产病理性的胚胎着床及产后子 宫复旧不良及妊娠残留胎盘血管床复旧不全等都可 能相关[8-10]。 胎盘植入、胚物残留等造成的动静脉瘘的临床 转归受 UAVM 血管的位置和血管口径的大小的影 响。部分患者可无明显临床表现,病灶可随时间延 长在数周或数月内消退;部分患者可因子宫创伤、月 经周期或妊娠引起的激素水平 变 化 出 现 病 情 进 展[11],表现为间断性的阴道流血、突发大量出血、月 经过多等和盆腔痛;少数严重的患者在病变部位可 触及或探及搏动感或血流震颤感;极少数患者可因 严重出血导致休克[12]。

 

胚物残留的处理时机和策略

 

胚 物 残 留 (retained productsofconception, RPOC)指自发性妊娠丢失(流产)、计划性终止妊娠 或早产/足月产后胎盘和/或胎儿组织残留于子宫腔 内。在足月产后的发生率约为1%[13],自然流产、习 惯性流产或人工流产术后的患病率可高达6%[14]。 RPOC的主要危害是异常子宫出血和继发宫腔 或宫体感染,少数情况下,残留组织仍有滋养细胞活 性,可出现 HCG 下降不满意并合并月经延迟。 对于 RPOC的 处 理 时 机 及 策 略 需 结 合 患 者 的 症状及病情是否稳定来选择: 1.子宫出血过多而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 患者:应根据需要补充液体和使用血液制品,并进行 紧急手术干预。如清宫术后仍不能减缓出血,可尝 试使用宫腔内球囊导管(如 Foley、Bakri等)填 塞; 如仍无效,则可选择子宫动脉栓塞(UAE)术。当流 产孕周及残留胚物较大,以及合并流产相关并发症 时,更有可能发生阴道大出血,此时可行 UAE 术后 宫腔镜下病 灶 切 除[15]。子 宫 切 除 术 是 个 别 情 况 的 极端抢救手段。 2.伴有脓毒 血 症(临 床 诊 断 为 感 染,同 时 满 足 以下 至 少 2 项:体 温 >38.5℃ 或 <35℃;心 率 > 90次/min;呼 吸 >20 次/min 或 动 脉 二 氧 化 碳 分 压<32mmHg;白细胞>12×109/L、<4×109/L, 或未成熟(杆状核)白细胞>10%)的患者:应给予静 脉广谱抗生素治疗,情况稳定后尽早行清宫术,延迟 清宫可能致命。 3.持续出血但生命体征平稳且不伴有感染的 患者:可视出血的量及时间等具体情况,选择期待治 疗或手术干预。对于自然流产的患者来说,期待治 疗的成功率在随访1~2周 时 为50%~85%,在 随 访6周时 高 达90%[16-17]。手术干预用于出血时间 长、量较多和/或有继发感染迹象的患者,具体方式 包括刮匙刮宫或负压吸宫术,或宫腔镜定向清除术。 宫腔镜手 术,具 有 能 同 时 诊 断 和 治 疗 的 优 势[14,18], 一项关于 宫 腔 镜 切 除 RPOC 与 刮 除 术 清 除 RPOC 的直接比较研究显示,宫腔镜操作后的子宫粘连发 生率明显更低,这很可能是因为避免了对子宫内膜 的整体造成损伤[18]。从宫腔粘连的发生角度来看, 妊娠期(或近期妊娠过)的子宫进行刮宫术是发生宫 腔粘连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在感染的情况下,并且 风险似乎随着手术操作的次数增加而升高。研究显 示,采用宫腔镜冷刀系统相较于传统清宫术对内膜 的保护性更 好、术 后 宫 腔 粘 连 的 发 生 率 更 低[14],采 用宫腔镜刨削系统清除 RPOC 相较于宫腔镜电切, 手术时间更短,选择性更高,对周围子宫内膜没有热 损伤及热效应,内膜损伤更小,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子宫粘连 的 发 生 率 更 低[13,19-20]。宫 腔 镜 抓 取 钳 治 疗 RPOC也比传统刮宫术远期并发症少,术 后 妊 娠 结 局较好[21]。因此,在适当的时机,采用定向宫腔镜, 尤其是无能量器械清除 RPOC是最佳的处理方法。 缩宫素类药物、米非司酮和/或米索前列醇常被 用于 RPOC的治疗,但具体方案(包括剂量和时间) 均无明确 的 规 范。也有不少医生愿意采用中药方 法,如 益 母 草、新 生 化 颗 粒 等 促 进 流 产 后 宫 腔 的 恢复。 本文中两例中期引产后宫腔及肌层占位,超声 提示动静脉瘘,考虑为胎盘植入或胚物残留相关的 继发性动静脉瘘,症状上均没有明显的大出血和继 发感染征象,病情稳定,给了我们短期观察和药物保 守治疗的时间。患者最初就诊时均有被告知需要子 宫动脉栓塞治疗的可能,以预防潜在的大出血意外, 但我们在处理上既未选择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也 没有选择积极地清宫处理,而是进行了3~4个周期 的药物治疗,包括复方口服避孕药(COCs)、地屈 孕 酮、人工周期等。根据前人的经验,胚物残留最好能 在流产后70d左右或经超声多普勒显示无丰富血 流信号的情况下再行宫腔镜择期手术,也就是说观 察两个月经周期相对理想。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希望 通过内膜脱落法消除病灶,病例1在每次月经后都 可观察到宫腔内占位的明显缩小,也没有异常的子 宫出血,于是选择继续观察,后来因超声还是提示宫 腔内有不明确的微小占位,而她还有生育要求,故建 议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宫腔镜采用无能量刨削系 统定向清除残留妊娠物,术程顺利,术后因患者同时 合并有排卵障碍,给予优思悦调整月经。病例2则 在经过3个周期的药物治疗后,宫内残留胚物消失, 宫后壁异常回声虽然仍不明确,但患者无异常出血, 病情稳定,暂不考虑宫腔镜检查,随访超声即可。 我们借鉴人流术后关怀项目(即人流术后即开 始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以及 COCs广泛用于异常 子宫出血治疗的经验,经激素检测排除仍有明显绒 毛 HCG 活性后,给予 COCs并无禁忌,而临床实例 获得的经验是可行的。当然,需要强调的是,需要跟 患者做好风 险 告 知,一 旦 出 血 活 跃,应 尽 早 急 诊 就 诊,仍有再次清宫的可能。而如能顺利过渡,择期行 宫腔镜检查和治疗是最理想的。

 

参考文献略。

 

来源:杨润乔,邓姗.中期妊娠引产清宫后胚物残留致“动静脉瘘”两例探讨[J].生殖医学杂志,2022,31(09):1282-1287.

最新病例讨论

  • Bosworth骨折术后14个月功能恢复一例
  • 肺炎型肺腺癌与肺炎,如何区分?
  • 气管性支气管患者行左侧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一例
  • 非气管插管联合高频喷射通气用于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一例
  • 肺多发细支气管腺瘤恶变1例
  • 胸骨上段肿瘤切除3D打印假体重建1例
  • 脾脏原发神经内分泌癌1例
  • 一男子右侧腰痛5月余 还出现了尿频、尿急、发热的症状
  • 原发性颞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
  • 超声心动图诊断Barlow综合征累及三尖瓣1例
  • 右上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一例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EGFR基因c.2572_2573delinsAG 位点突变1例
  • 1例椎管内恶性神经鞘瘤诊治报告并文献复习
  • 结核性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三例
  • 纵隔手术术中单侧支气管痉挛一例
  • 甲状腺尤文氏肉瘤并双肺多发转移一例
  • 60岁男性咯血1个月余 检查发现肺部空腔样病灶
  • V-V ECMO下巨大气管肿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1例
  • 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取得良好结局
  • CT检查疑似肺癌?峰回路转,原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