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晓伟,平度市中医医院麻醉科;姜吉明,平度市皮肤病防治站;荆天玉,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6岁,因“电气焊致不明气体燃爆,烧伤头面颈、躯干、双上肢和双下肢7h”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急诊实验室检查:HGB214g/L,WBC20.11×109,血糖13.49mmol/L,Cr92.53μmmol/L,BUN6.80mmol/L,白蛋白24.51g/L,生化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以及肝、肾功能指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多处烧伤,烧伤总面积90%TBSA,其中Ⅲ度28%TBSA,深Ⅱ度62%TBSA;吸入性损伤。患者急诊入院后立即在局部麻醉下行气管切开术,并给予抗休克、控制感染等治疗,多次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未见明显输血反应。于入院第12天在全身麻醉下行取头皮、双上肢切削痂植皮+异种皮移植。手术顺利,围术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根据患者烧伤情况以及治疗需要,完善术前检查,于入院第26天进行第二次手术,于全身麻醉下行取头皮、双上肢切削痂植皮术。
术前查体:T38°C,HR75次/min,BP131/52mmHg。心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HGB93g/L,红细胞压积28.3%,血小板正常,白蛋白23.99g/L,Na+133mmol/L,Ca2+1.82mmol/L,BNP421ng/L。ASA分级:Ⅲ级。患者入室后给予心电及脉搏氧饱和度监护,于局部麻醉下行左足背动脉穿刺置管测压,左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入室血压:161/59mmHg,HR:73次/min,SpO2:96%。
麻醉诱导过程:静脉给予舒芬太尼15μ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12mg,丙泊酚100mg,经气管造口接麻醉机辅助呼吸。麻醉维持过程:持续吸入1%~2%七氟烷,静脉泵注丙泊酚200~300mg/h,间断静脉推注舒芬太尼5~10μ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3mg,术中给予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手术过程中取头皮、双上肢切削痂时出血量约800ml,后给予患者快速输注冰冻血浆200ml,输血前15min给予甲强龙75mg,约10min血浆输注完毕,约1min后患者血压急剧下降,由113/55mmHg降至72/50mmHg,HR约70~75次/min未见明显改变,气道压未见明显变化,立即停止手术,给予患者间羟胺0.5mg静脉注射后未见明显改善,血压继续下降至49/27mmHg,HR77次/min。
后立即给予患者肾上腺素50μg静脉注射,多次间断推注肾上腺素100~200μg,静脉泵注肾上腺素0.1μg·kg-1·min-1和去甲肾上腺素0.1~0.2μg·kg-1·min-1,先后给予患者静脉推注甲强龙75mg,静脉滴注氯化钙1g,同时静脉快速输注晶体液、胶体液进行扩容。紧急处理过程中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示:pH值7.28,PaO2426.9mmHg,PaCO257.9mmHg,Hb9.4g/dl,Hct29.4%,Ca2+1.82mmol/L,血糖6.3mmol/L,乳酸1.2mmol/L。提示患者处于低灌注的休克状态。
由于患者过敏性休克发现及时,处理得当,积极给予抗休克治疗,约20min后血压逐渐回升,基本稳定在110~140/45~55mmHg。输血结束约25min后,在患者肩部残存的皮肤处观察到荨麻疹,提示可能存在过敏反应。血压升至正常水平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继续进行,术中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共3.5单位,未再输注血浆,手术后半程未再出现其他输血反应,去甲肾上腺素逐渐减量至停药。
约40min后手术结束,术毕患者恢复自主呼吸,节律平稳,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转回重症监护室。输血反应当日术后随访患者,患者肩部皮肤荨麻疹消退,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现麻醉以及输血相关并发症。
2.讨论
本例患者属于特重度烧伤,手术切削痂的操作失血量大,加之术前合并心衰,均可导致血压下降,干扰诊断。患者术中输注血浆后出现血压骤降,且对其他升压药物无反应,仅对肾上腺素反应良好,提示血压下降与过敏反应有关,残存完整皮肤出现的荨麻疹也进一步支持过敏性休克的诊断。
过敏反应处理措施如下:①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道,保持静脉通道;②立即停止手术,给予间羟胺未见明显改善后立即推注肾上腺素,后多次间断推注肾上腺素,同时静脉泵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③静脉推注甲强龙,滴注氯化钙;④同时静脉快速输注晶体液、胶体液进行扩容等对症治疗。对于本例患者而言,诊断明确,治疗措施得当。在全麻中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下,发现和处理及时有效,未酿成严重的后果,是患者良好转归的重要前提。
来源:王晓伟,姜吉明,荆天玉.特重度烧伤患者手术中输血致过敏性休克1例[J].潍坊医学院学报,2022,44(0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