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靖予,赵娜,韩若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超声科
1.资料
患者,女性,28岁,自觉颈前正中偏右有肿物10d入院,既往体健。查体:右颈可触及一大小约2.0cm×1.5cm的肿物,肿物局部无压痛,活动可。超声检查:甲状腺右叶后外方可探及一大小约3.1cm×2.7cm×2.0cm实性低回声结节,内回声欠均,该结节上段呈“鼠尾征”(图1A),下段显示欠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结节周边和内部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图1B);提示甲状腺右叶后外方实性结节(来源于神经,可能为神经鞘瘤)。
右颈肿物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找到可疑瘤细胞,考虑为神经鞘瘤。行右颈部深处肿物切除术,术中可见:肿物位于颈内静脉、颈总动脉、迷走神经内侧深面,约3.0cm×2.5cm×2.0cm,质韧,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后病理学检查:镜下可见梭形细胞整齐排列(图1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100(+),CD34(血管+),Des(-),钙调理蛋白(calponin,+/-),Ki-67标记指数(阳性细胞数2%),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NF;-);诊断为神经鞘瘤。
2.讨论
神经鞘瘤源自周围神经或颅神经中的施万细胞,是一种单发性、界限分明、生长缓慢、具有低恶性潜能的间质肿瘤。超过90%的神经鞘瘤是良性的,约占良性
颈部神经鞘瘤需要与以下几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颈动脉体瘤。颈部神经鞘瘤与颈动脉体瘤二者均可见于颈前侧区大血管周围,多单发,且生长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触诊无触痛、可活动。超声显示颈动脉体瘤多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包绕颈动脉生长,瘤体较大时可使颈内、外动脉分叉角度增大,CDFI显示瘤体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本研究患者病例不具上述特征,故可排除诊断。
(2)甲状腺来源肿瘤。原发性甲状腺神经鞘瘤非常罕见,一般甲状腺来源的肿物其特征为嘱患者作吞咽动作时,肿物可随甲状腺上下移动,超声可显示肿物与甲状腺关系密切。但是当甲状腺内肿物包膜完整,呈现不均质回声,且体积较大,挤压周围组织,与周围结构不易辨认时,这与一些不具典型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的神经鞘瘤难以鉴别,此时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
(3)甲状旁腺来源肿瘤。该患者肿物位于甲状腺后外方,需与甲状旁腺来源的肿瘤相鉴别。①甲状旁腺腺瘤,超声显示为甲状腺深面或下方,形态规整、边界清晰的低回声或中高回声结节,结节体积较小者内部血流稀疏,体积较大者血流可丰富。②甲状旁腺癌,超声显示多为直径>15mm的甲状旁腺区的结节,以前后径增大为主,纵横比>1,肿瘤内部多呈不均质低回声,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肿瘤内血流信号丰富。
(4)神经纤维瘤。同神经鞘瘤一样,神经纤维瘤为神经细胞来源的肿瘤,且内部回声与神经鞘瘤相似,两者鉴别困难;但神经纤维瘤无包膜,乏血供,发生囊性变或出血可能极小,可借助肿瘤边界不清,内部血流较少的特点与神经鞘瘤相鉴别。
(5)颈部淋巴结。正常颈部淋巴结超声常表现为长椭圆形,长短径之比>2,短径<8mm,形态规则,周边为低回声皮质,内部为高回声髓质,皮髓质分界清,可见淋巴门结构;异常的淋巴结常呈圆形,回声减低,皮髓质分界不清,淋巴门结构显示不清,常多发,甚至可双侧颈部淋巴结均异常,而神经鞘瘤一般为单侧、单发的椭圆形肿物。
本例患者与文献报道的典型表现相一致,具有典型的“鼠尾征”超声表现,术后病理学检查其特征是梭形细胞丰富,S100阳性,最终证实了良性神经鞘瘤的超声诊断。
来源:陈靖予,赵娜,韩若凌.超声诊断右颈部良性神经鞘瘤1例[J].肿瘤影像学,2021,30(0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