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医师:
吴振宇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航天中心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息肉样病变指的是生长在胆囊黏膜上的并且向胆囊腔内突出或者隆起的一组病变,它是根据病变的形态和影像的表现做出的临床诊断。其实从病理学角度讲,这一组病变主要包括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胆囊腺肌增生症和胆囊腺瘤三种。胆囊胆固醇息肉它是最为常见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固醇结晶被胆囊壁上的吞噬细胞吞噬以后聚集而成的一种良性病变,它往往是多发的,而且常常不超过一公分。腹部超声是发现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好办法,在超声上我们可以看到胆固醇性息肉显示的是多发的强回声影,而且不随着体位的改变而移动。胆囊腺肌增生症是另一种良性的病变,它是胆囊的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一种病变,常常大于一公分,超声上可以表现为胆囊壁的局部的增厚,并且伴有特殊的囊状结构。胆囊腺瘤实际上就是胆囊的肿瘤性息肉了。这三种胆囊息肉样病变中胆固醇性息肉是不会恶变的,但是胆囊腺肌增生症和胆囊腺瘤都有恶变的可能。胆囊腺息肉样病变0.4指的就是息肉的大小为0.4公分,但息肉的性质在超声上往往是难以判断的,如果病人年龄大于60岁,合并胆囊结石,息肉在短时间内增大超过一公分就需要手术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