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

  •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形成的?(音频)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形成的?
    讲解医师:刘凤斌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病因就是饮食不节制。所谓不节制,就是饥一顿饱一顿或者吃饭没有规律,不定时吃饭,或者喜欢吃寒凉的、煎炸的食物等。另外就是情绪的因素,由于心情的阴郁、工作压力比较大、心情不好,也会影响到胃的功能。还有体质的因素,久病体弱,再加上情绪、饮食因素,就会导致慢性的胃病,胃失和降、脾虚痰阻等一系列的症状就会出现,包括纳差、食少、胀满、频繁嗳气等一系列的症状。这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因,是慢性的过程,除了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虚、痰浊、瘀血等,甚至湿热蕴结,出现情绪不好、气滞血瘀等,像痰浊、气滞、血瘀、脾虚、湿热等因素交结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瘀血阻络、气血不通,出现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治疗有效吗(音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治疗有效吗
    讲解医师:刘凤斌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比较复杂,是本虚标实之症。本虚就是脾虚,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实症就是有气滞血瘀、痰多湿热、热毒等。因为它是不断的发展演变的过程,治疗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治好,所以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一般对于轻症的,可能半年左右,基本上能够得到完全缓解,重症的可能一年、一年半甚至两年才能够得到缓解,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定。
  • 慢性萎缩性胃炎吃什么药最好(音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吃什么药最好
    讲解医师:张强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目前在胃镜室或者消化内科病房常见的比较多,但是根据权威的消化内科诊疗指南来讲,慢性萎缩性胃炎,建议少用或者不用抑酸的药物,比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可以适当的应用保护黏膜的药物,比如铝碳酸镁、麦滋林、得乐冲剂等。当然治疗或者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首先的也是最主要的是病因治疗,现在胃炎常发生的原因和幽门螺旋杆菌有一定的关系,建议胃镜室行呼气试验检查排除细菌阳性。另外建议少用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所以吃什么药最好,以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也就是上述的几种药物为好,应少用抑制胃酸的药物。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返流严重吗(音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返流严重吗
    讲解医师:李娟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严重吗?其实不严重的,只要积极的治疗,按时吃药饮食注意,长时间慢慢都会调养恢复的,所以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不积极配合治疗,饮食也不注意,喜欢暴饮暴食、喝酒、饮料、熬夜,这些都有关系的。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然后低盐低脂饮食,吃些易消化的东西,一日三餐要规律吃饭,然后平时一定要多喝点水,然后按时吃药,一般吃点就是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物,比如拉唑类的药物,再加上保护胃黏膜的,然后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只要按时吃药,饮食方面注意,慢慢调养都会治愈的,这个不严重的,所以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和负担。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怎么治疗(音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李俊杰  (住院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第513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治疗主要分为两个大的方面。第一方面为生活方式的改善,主要为忌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少喝浓茶、咖啡,少吃巧克力,避免熬夜、受凉,以及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等。第二个大的方面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需要结合胃镜的结果以及病理诊断的结果,并且需要检查幽门螺杆菌是否为阳性的。如果幽门螺杆菌阳性,需要根除细菌治疗。如果幽门螺杆菌阴性,一般需要应用抑制胃酸分泌以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胃黏膜活检的情况为重度的不典型增生,为了预防胃癌的发生,一般建议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吃什么药好?(音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吃什么药好?
    讲解医师:王芬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就是病人被提示胃黏膜有损伤,需要吃一些抑酸护胃的药,但病人又有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即胃黏膜萎缩了,可能患者的胃酸分泌不太多,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治疗上的困惑。建议萎缩性胃炎如果伴有糜烂,主要是给病人吃一些黏膜保护剂,像铝碳酸镁。另外,要用抑酸剂,比如说H2受体拮抗剂(替丁类),尽量避免用那种非常强的抑酸剂,即拉唑类的药物,可能要稍微少吃一点。当然,牵扯到到底是胃体萎缩还是胃窦萎缩这些比较复杂的情况,有时候会伴有幽门螺杆菌,就是我们说的HP感染。建议如果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又伴有胃黏膜糜烂,首先要根除HP,把HP根除以后,对患者的糜烂的恢复有好处,还可以减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
  • 怎么会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音频)

    怎么会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讲解医师:单晶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两个,第一个是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就像年龄大长皱纹一样,另外一个病理性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因为幽门螺杆菌是胃里面的一种特殊的细菌,能够引起胃黏膜的反复炎症,从而导致胃黏膜萎缩。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有一部分病人在比较年轻,如30-40岁的时候,就会出现胃窦或者胃体的萎缩,如果发生了萎缩以后,发生癌变的几率就会比一般人群要高很多,所以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一个危险因素,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会进一步增加发生胃癌的几率。
  • 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治(音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治
    讲解医师:刘序友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变薄、固有腺体的减少的一种病理状态。目前考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引起胃黏膜萎缩的主要原因,另外也可能与自身免疫力低下、胃肠蠕动减弱、吸烟等因素有关。在治疗方面首先要根除HP,可以用三联或者四联疗法,另外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功能的同时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以服用吗丁啉或者莫沙比利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同时也可以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比如果胶铋胶囊或者硫糖铝混悬液。在确诊这一方面,主要是通过内镜下取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能治好吗(音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杨宝亮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其典型的表现就是腺体的萎缩和减少,另外还有可能伴有幽门腺化生和肠腺的化生,如果出现这两种症状,一般称之为癌前病变,也就是这两种情况的出现,如果持续性的进展不去处理,生活饮食持续性的不去调控,是有可能进展为肿瘤的。所以需要从生活饮食上进行调控,需要定期复查胃镜以便判断病情。如果能够控制好生活饮食,及早的对症治疗,选择治疗方案,对自己敏感的药物,相对是可以治好的,只要不持续性的进展就是可以的。
  •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长时间复查胃镜(音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长时间复查胃镜
    讲解医师:刘慧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脾胃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需要定期的复查胃镜,因为要观测它病理有没有变化,如萎缩的程度、肠化的程度和不典型增生的轻重。如果只是有萎缩,没有肠化和不典型增生,这种情况一般是1-2年复查1次胃镜就可以了。如果有中度或者重度的肠化患者,一般建议1年左右就要复查1次胃镜。如果有了不典型增生,一般就是半年左右复查1次胃镜。要根据患者具体的个人情况,如有什么基础病,当时取活检的情况,所以到底是多长时间复查还要咨询专业的医生。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