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

  • 浅表性慢性胃炎有哪些症状(视频)

    浅表性慢性胃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常见疾病,症状具体如下: 1、患者出现上腹部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胀、饱胀不适,还有烧心、恶心、嗳气(打嗝)等; 2、部分患者因为消化不良伴有口臭、口干等症状。 上述症状的出现往往是胃炎出现加重,随着饮食调整或者药物治疗,这些症状又可以逐步缓解;患者症状不缓解时,就要去医院进行诊断,了解是否一定是慢性胃炎,有没有其它合并症的出现。
    2023-07-31
  •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能吃苹果吗(视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能吃苹果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常见胃病,胆汁反流可以引起慢性胃炎。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会出现反酸、嗳气或者烧心感觉。胃炎有胆汁反流的情况下可以吃苹果等常见水果,但是往往有些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吃苹果以后感觉更不舒服,但是这并不等于不能吃苹果。建议患者吃苹果以后可以多喝水,帮助消化、中和胃酸。 此外,建议有胃炎、胆汁反流患者,不要在空腹的状态下吃较多水果。有胃炎患者,先吃饭吃面食、吃菜、肉食。餐后吃水果影响不大,要多喝饮料、水、菜汤。
    2023-07-31
  •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视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
    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其中比较明确的病因有: 1、细菌、病毒及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形成浅表性胃炎,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性病灶,如齿槽溢脓、扁桃体炎、胃窦炎等细菌或其毒素的长期吞食,反复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浅表性胃炎。经发现,90%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胃内有慢性炎性改变; 2、吸烟: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增加,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慢性炎性病变; 3、药物:某些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洋地黄、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4、刺激性食物:长期食用烈酒,浓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饮食方式,均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5、循环及代谢功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静脉高压时,使胃长期处于淤血和缺氧状态,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胃酸分泌减少,细菌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胃黏膜炎性损害。慢性肾衰竭时,尿素从胃肠道排出增多,经细菌或肠道水解酶作用产生碳酸氨和氨,对胃黏膜产生刺激性损害,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 6、胆汁或十二指肠反流。经胃镜发现和证实,胆汁反流是引起浅表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手术十二指肠肠液或胆汁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黏膜屏障,促使氢离子和胃蛋白酶反向弥散至黏膜层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浅表性胃炎; 7、幽门螺杆菌感染; 8、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或抑郁状态,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常,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导致胃黏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造成胃黏膜血流量减少,破坏胃黏膜屏障作用,形成胃黏膜慢性炎症反应。
    2023-07-31
  • 什么是慢性浅表性胃炎(视频)

    什么是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约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本病发病的高峰年龄为31-50岁,男性多于女性。病变部位常以胃窦明显,多为弥漫性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镜检查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点状出血、糜烂或伴有黄白色黏液性渗出。目前,我国按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层的深浅,将本病分为轻、中、重三度,凡浸润黏膜浅层1/3者为轻度,涉及中1/3者为中度,超过黏膜层2/3者为重度。 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治疗多能痊愈,若失于治疗病情可进一步发展,固有腺体因炎症破坏而减少,可转化为萎缩性胃炎。
    2023-07-31
  •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视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不同的患者临床表现各有差异。临床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约占85%,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长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它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用解痉剂及抗酸剂效果不好;腹胀约占70%,常因胃内潴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还有约占50%的患者有嗳气等症状;反复出血也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见表现,另外包括一些不典型症状,如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慢性浅表性胃炎,缺乏典型的阳性体征,体格检查时可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2023-07-31
  •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视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
    多数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可自行消失,经过数月或数年病变也可以完全恢复。治疗方式主要包括: 1、消除病因:如戒烟酒、减少食盐摄入,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饮食。饮食宜软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过于粗糙、过于浓烈的香辛料或过热、过冷饮食,少吃盐渍、烟熏、不新鲜饮食,以及停服某些刺激胃黏膜的药物,特别是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有鼻腔和咽部慢性感染灶的应予以清除; 2、药物治疗:使用保护胃黏膜药,常用的药物有枸橼酸铋钾、硫糖铝、思密达、麦滋林等。其次,以打嗝、腹胀或有反流现象为主患者可用胃动力药,如胃复安、吗丁啉、莫沙必利等; 3、使用抗生素: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因服用抗生素,常与胃黏膜保护剂和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 4、抑制胃酸:常用的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 5、上腹疼痛较重者,可口服阿司匹林、颠茄片或654-2,以缓解腹痛症状。
    2023-07-31
  •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注意事项(视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注意事项
    慢性浅表胃炎的注意事项如下: 1、注意饮食和生活调理,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饮食。饮食宜软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过于粗糙、过于浓烈的香辛料和过热、过冷饮食,最好不喝啤酒,不吃辛辣油腻食物,还要养成细嚼慢咽,以达到易于消化,减轻对胃刺激的目的。少吃盐渍、烟熏、不新鲜的食物; 2、避免刺激,不服用或者尽量少服用对胃刺激性强的药物,不要轻易服用解热镇痛药、抗风湿药、激素类药物,要戒烟戒酒; 3、精神和心理调节,情绪是影响胃病的一个原因。如果长期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老被忧愁、悲伤、焦虑、气愤等不良情绪左右,再加上自身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很容易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胃肠黏膜缺血运动和分泌失常,发生胃肠道疾病。
    2023-07-31
  • 胃黏膜点状出血的原因(视频)

    胃黏膜点状出血的原因
    胃黏膜点状出血的原因如下: 1、大多数人因为喝酒、抽烟都会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点状出血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比较常见; 2、肿瘤、早癌也可引起点状出血; 3、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由于需要在胃内注入气体将胃膨胀开,有炎症存在或者有肿瘤存在的情况下胃黏膜牵拉,有些血管会破裂,因而引起点状出血; 4、有些特殊病变表面也会存在点状出血,这种情况下应进行及时活检。
    2023-08-01
  • 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严重吗(视频)

    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严重吗
    胃炎指发生在胃黏膜层的炎症性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类。现也分为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特殊胃炎几类。糜烂性胃炎归属于浅表性胃炎,病情较轻,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表面有小毛细血管出血点,多提示浅表性胃炎处于活动期,积极治疗,多可痊愈。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做哪些检查(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依靠以下检查确诊: 1、胃镜检查:黏膜苍白,局部变薄、血管透见,脆性增加、易出血,黏膜皱襞细小甚至消失等,还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如充血红斑、黏液及反光增强等; 2、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显示胃黏膜内固有腺体萎缩、肠化生、内瘤变或异型增生。萎缩、肠化生常分为轻、中、重度,内瘤变可分为低级别内瘤变和高级别内瘤变。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