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

  • 尿崩症怎么治(音频)

    尿崩症怎么治
    讲解医师:韩毅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
    按照发病原因的不同,一般将尿崩症分为中枢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和妊娠性尿崩症,这三者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因此,在治疗上也不相同,如下:\n一、对于中枢性尿崩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激素的替代治疗、其他抗利尿药物的治疗和病因的治疗。\n二、对于肾性尿崩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足够的水负荷和限制钠摄入,排钠利尿,使用一些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并针对继发性的肾性尿崩症治疗原发疾病等。\n三、对于妊娠性尿崩症,治疗包括饮水的调节、去氨加压素的使用,而且去氨加压素是在妊娠期对于孕妇和胎儿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 儿童尿崩症是绝症吗(音频)

    儿童尿崩症是绝症吗
    讲解医师:张先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
    儿童尿崩症是由于完全或者部分丧失尿液浓缩功能,临床表现以多饮、多尿、尿比重低为特点的综合征。造成尿崩症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多见的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或者释放不足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其并不是绝症,有不明原因的尿崩症,也有继发因素,比如肿瘤、损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继发性尿崩症,还有的与遗传相关。尿崩症是可以控制、可以治疗的,并不是绝症。如果病因明确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由肿瘤引起的可以采取手术切除。如果是其他类型的尿崩症可以口服药物,如醋酸去氨加压素,必要时也可以用鞣酸加压素进行注射治疗。
  • 老年人尿崩症是怎么回事(音频)

    老年人尿崩症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于姗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尿崩症是指垂体后叶素,又叫做抗利尿激素,它的分泌失调造成的尿量的增加,就是口渴调节中枢障碍,这时候患者有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多饮,喝水明显比较多。一般发病时期比较明确,很多患者都能明确地记住,哪一天开始突然间出现了喝水比较多的情况。再就是尿的多,当然喝水喝得多尿自然就会多。尿比重是下降的,血浆的比重也是下降的。一般情况下,如果尿崩症的患者,他在保证足够饮水量的情况下,是不会出现严重的生命危险的。但是有的时候如果水的摄入不是很及时,有可能会出现高渗昏迷,尤其是见于老年人,因为老年人本身调节系统没有年轻人强大。
  • 小儿尿崩症怎么治疗(音频)

    小儿尿崩症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徐亚光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
    如果小儿患者出现了尿崩症,建议尽快去正规综合性医院儿科就诊,需要在医师指导下完善相关化验检查,明确尿崩症的原因,再进行药物治疗前要给予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患者,避免脱水以及高钠血症。如果确诊是中枢性尿崩症,建议进行加速替代疗法。这种药物为治疗中枢性尿崩症的首选药物,还可以应用非激素疗法,如氢氯噻嗪以及安妥明、酰胺咪嗪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确诊是肾性尿崩症,它的治疗主要是以避免高张性脱水以及减少尿量为主要目标,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氢氯噻嗪、吲哚美辛等。肾性尿崩症的治疗有后天原因者,应注意消除原因,如果缺点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引起的,这种疾病主要治疗是限制饮水,长期治疗应当限水,缓慢纠正低血钠。一般来说,这种病人的预后首先取决于基本病因。一些肿瘤患者预后不良,在没有肿瘤或系统性疾病的中枢性尿崩症患儿中,再进行充分的饮水供应,以及适量、适当的抗利尿治疗下,通常可以基本维持正常的生活,对寿命影响也不是很大。
  • 小儿尿崩症怎么治(音频)

    小儿尿崩症怎么治
    讲解医师:李卉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中医院肾病科
    尿崩症一般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以及遗传性三种,按照发病部位又分成中枢性尿崩症以及肾性尿崩症两大类。通常,这种病自小孩出生以后数月到少年时期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病,通常多见于儿童期,但是也有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儿童突然发病的,而且还可能出现渐进性的病变过程。针对尿崩症的治疗,首先基本原则就是一定要给充足的水分,特别是新生儿或者小婴儿,一定要避免脱水以及高钠血症。如果判断是中枢性的,常用的药物有尿崩停或者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这些药物都比较常用。而如果是肾性的,首先要避免高张性的脱水,以及减少尿量为主要的目标。治疗的话,可以给予氢氯噻嗪,或者吲哚美辛,或者两药合用来进行治疗。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有效的治疗。 具体药物需结合临床,以医生指导为准。
  • 尿崩症是什么(音频)

    尿崩症是什么
    讲解医师:金勐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尿崩症指24小时排出的尿液总量大于5000ml,可以分为垂体性尿崩症以及肾性尿崩症,如果人体是由于中枢病变引起的尿崩,这种情况可以检查内分泌代谢水平,比如抗利尿激素是否有改变。如果是肾性尿崩症,人体可以检查肾脏功能是否出现异常。而对于尿崩症,可表现为大量尿液排出体外,并且不受人体控制。因此对于临床上尿崩症,患者一旦发现,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因为尿崩症一旦出现,可导致人体比较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导致人体的脱水,甚至出现各种器官功能障碍,影响到人体的生命健康。
  • 尿崩症会死吗(音频)

    尿崩症会死吗
    讲解医师:邵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
    尿崩症如果限制饮水,患者可能因为高钠而出现死亡的情况。在一般条件下,如果尿崩症不限制饮水,不会有明显的生命危险。\n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患者尿量增加,出现低渗尿、低比重尿,因此患者容易出现血钠升高的情况,血钠升高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如果血钠升得过高,可能首先会出现意识障碍,其后会危及生命。这种情况一般出现于限制患者饮水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情况,如果尿崩症患者不去限制饮水,可以随便喝水,那么不会危及生命。
  • 小儿尿崩症的症状(音频)

    小儿尿崩症的症状
    讲解医师:司振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市中医院儿科
    儿童患有尿崩症以后,就会表现为以下临床症状:首先,造成小便的异常,小便异常主要体现在小便量明显偏多,并且尿比重也明显偏低。其次,引起口渴的症状,因为小便量偏多就会造成体内脱水。此时由于机体的自我保护性反应,从而会引起口渴症状非常明显。此外,表现为脱水的症状,出现皮肤非常干燥、口唇干燥、眼泪偏少,还会出现精神萎靡等,针对于尿崩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加压素治疗。
  • 中枢性尿崩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音频)

    中枢性尿崩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李卉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中医院肾病科
    人体有一个部位叫下丘脑神经垂体,它会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就是使人每天喝进去的水和排出的水保持平衡,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各种原因导致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不足或者缺乏,或者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而导致的多尿、口渴、低比重尿等症状就叫尿崩症。尿崩症简单地分为中枢性的,还有肾性的。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部位是下丘脑神经垂体。只要任何会侵犯下丘脑神经垂体的病变,都可能导致抗利尿激素合成或者释放的减少,造成尿液的浓缩障碍,进而使患者出现多尿、多饮的症状。针对这种中枢性尿崩症的治疗,如果是继发于明确的脑部疾病的话,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原发病。药物治疗时,可以给垂体后叶素或者尿崩停,或者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等药物来对症的治疗。
  • 尿崩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音频)

    尿崩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李卉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中医院肾病科
    人体有一个部位叫做下丘脑神经垂体,下丘脑神经垂体可以分泌一种叫做抗利尿激素的物质。它可以保证每天喝进去的水和排出的水分保持一定的平衡,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不足以及缺乏,或者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而引起的一组症状群,就称作尿崩症。尿崩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根据它的分型会略微有不同,比如中枢性的尿崩症,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通常会在儿童期或者成年早期发病。男性比女性要多一些,大多数病人会出现多饮、多尿,而且夜尿明显的增多。通常每天的尿量会超过4L,最多的还有每天达到18L的。尿比重是比较固定的,这是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才能确定。还有就是口渴特别严重,而且这些患者通常喜欢喝冷的。而遗传性的尿崩症通常是幼年起病,因为感觉口渴的中枢系统发育不全,还可以引起严重的脱水以及高钠血症,会危及生命。如果是因为肿瘤或者颅脑外伤,或者手术侵犯了口渴中枢的时候,除了这种定位症状以外,还会出现高钠血症,严重的高钠血症患者还会出现谵妄、痉挛、呕吐等,如果尿崩症合并腺垂体功能不全的时候,尿崩症的症状反而会减轻。激素替代治疗以后,症状会再次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