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降尿酸"100年"!四类降尿酸药物研究进展速览

发布时间:2023-08-07 16:56 阅读:加载中...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临床中,痛风常被认为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然而炎症只是关节处尿酸盐沉积诱发痛风发作的一种症状。尿酸在体内的长期过量积累是尿酸盐沉积的直接原因,因此降低尿酸水平是治疗痛风的重要方法之一。

 

近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者在期刊EurJMedChem.(影响因子7.088)上发表综述指出,痛风中降尿酸的治疗药物取得进展,包括抑制尿酸产生的药物和促进尿酸排泄/分解的药物,主要涉及以下靶点: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抑制剂、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尿酸转运蛋白抑制剂(主要是URAT1)和尿酸。

 

一、PNP抑制剂进展

 

由于PNP缺乏会导致T细胞凋亡,因此PNP抑制剂已被用于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和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Ulodesine(BCX4208)是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PNP抑制剂,处于临床2期。一项双盲试验评估了ulodesine治疗痛风的降尿酸效果(n=60),经治疗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在三周内达到了<6mg/dL的尿酸目标。另一项试验评估了ulodesine联用别嘌醇的疗效,40%-55%的患者达到了降尿酸目标水平,而别嘌醇单药治疗者中仅有25%。考虑到PNP缺乏对T细胞有较大影响,需要注意ulodesine是否对自身免疫产生不良影响。

 

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进展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是痛风治疗中的常用药物,例如别嘌醇、非布司他。虽然别嘌醇疗效显著、价格低廉,但在中国人群中使用应特别关注别嘌醇超敏反应。一旦发生,致死率高达30%。已证实别嘌醇超敏反应的发生与HLA-B∗5801存在明显相关性,且汉族人群携带该基因型的概率为10%~20%。因此对于HLA-B∗5801阳性患者,国内外指南均不推荐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则是因为价格昂贵及潜在的心血管风险而使用受限。

 

Tigulixostat(LC350189)是一种新型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处于2期临床试验阶段。在体外试验中,它的酶抑制作用与非布司他相当;大鼠和狗的动物试验中,给予tigulixostat 12.5mg/kg和200mg/kg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在临床试验中,tigulixostat在10mg-800mg剂量范围内的单次和多次口服均耐受性良好,并有效减少了尿液中的尿酸排泄,同时还降低了血尿酸水平。令人惊喜的是,200mg tigulixostat多次口服与80mg非布司他的降尿酸效果相当。

 

KUX-1151(后更名为PF-06743649)是黄嘌呤氧化酶和URAT-1双重抑制剂,于2015年完成2期临床试验(评估三种不同剂量KUX-1151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其可快速、大幅度降低健康受试者和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尿酸降低程度超过其他单药治疗。然而,试验中出现了两名急性肾损伤患者,这表明它有明显的安全性问题,因此终止了进一步试验。目前还有几种新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处于临床试验/临床前阶段(表1)。

 

表1 处于临床试验/临床前阶段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1.png

 

三、URAT-1抑制剂进展

 

临床中常用的URAT-1抑制剂是苯溴马隆,它通过抑制肾近端小管URAT-1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特别适用于肾尿酸排泄减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对于尿酸合成增多或有肾结石高危风险的患者不推荐使用苯溴马隆。

 

URC-102(又称UR-1102)是由苯溴马隆的结构衍生而来的URAT-1抑制剂,目前已完成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2期临床试验。与相同剂量的苯溴马隆相比,URC-102的最大疗效是苯溴马隆的两倍,并表现出更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降尿酸效果。诱发肝损伤的风险评估显示,URC-102的这一风险较低。Verinurad是阿斯利康公司开发的一种选择性URAT-1抑制剂,已完成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2期临床试验,进一步的研究尚未披露。

 

除了上述提到的比较突出的URAT-1抑制剂外,目前还有几种URAT-1抑制剂处于临床试验中(表2)。

 

表2 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URAT-1抑制剂

 

2.png

 

四、分解尿酸药物进展

 

脲酶可以氧化尿酸,将其在体内慢慢转化为惰性的、高水溶性的尿囊素,由肾脏排出体外。但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淘汰了“尿酸氧化酶。基于此,新的治疗方案设计静脉注射尿囊素酶。例如聚乙二醇化尿酸特异性酶pegloticase。但目前pegloticase在痛风中广泛应用仍有许多局限性。例如不良反应、给药方式、价格等。2022年7月,pegloticase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获批适应证:与甲氨蝶呤联用治疗难治性痛风。

 

参考文献:Shi C, Zhou Z, Chi X,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gout drugs[J]. Eur J Med Chem. 2022 Oct 29;245(Pt 1):114890. doi: 10.1016/j.ejmech.2022.114890.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6335742.

最新医学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