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

  • 糖尿病肾病4期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音频)

    糖尿病肾病4期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智淑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内科
    糖尿病肾病4期的患者已出现肾功能的下降,合理的饮食治疗能够延缓肾功能的继续进展,在饮食治疗当中。首先是限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这个热量要满足正常身体的生理需求,就是看患者的活动状态来定,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糖的摄入,目的是控制血糖。还要严格的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在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的前提下提高优质蛋白的比例,而且每日要规律的进食,少吃多餐,多运动。还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在膳食中盐的入量和供给量要随着病情的变化调整。如果血压增高的比较明显,水肿比较明显,盐的入量一定要限制。对于水的问题,要严格控制入水量,量出为入。还要注意维生素的摄入量要充足,适当的补充钙质。
  • 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音频)

    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
    讲解医师:杨建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可以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如果糖尿病肾病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进一步发展可以发展到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需要血透或腹透,所以对于糖尿病肾病需要早诊断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指标是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我国糖尿病指南推荐五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应当每年测定尿中白蛋白的水平。为了避免尿液浓缩的影响,以白蛋白和肌酐的比值来反映尿中白蛋白的含量。正常情况下尿白蛋白和肌酐的比值应该小于30,如果在30-300之间属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大于300可以诊断为临床糖尿病肾病。在留尿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发烧、泌尿系感染或者血糖非常高的情况下留尿,应该在感染控制后,血糖也接近到正常时再留尿,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尿中白蛋白的水平,避免干扰,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
  •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5期(音频)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5期
    讲解医师:张人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肾病多发生在糖尿病8-10年左右,是由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所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网,由于高血糖使及通透性增多,高血糖损害了内皮细胞,使其毛细血管网的通透性增高,血管内的物质渗透出血管外沉积在基底膜上,造成肾脏损害。\n糖尿病史并在临床分为5期:1、肾小球高滤过期。2、间歇性微量蛋白尿。3、持续性微量蛋白尿。4、普通尿常规可查到尿蛋白。5、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戒烟、戒酒,尽量减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定期检查24h尿白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常规示血肌酐,发生糖尿病肾病时给予控制好血糖,加用一些保护肾脏类的药物。
  • 糖尿病肾病出现心衰是怎么回事(音频)

    糖尿病肾病出现心衰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李六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出现心衰以后往往提示病情比较危重,导致心衰的原因如下:一、与肾功能不全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有关系。二、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特别容易出现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衰。所以糖尿病肾病出现心衰以后一定要积极治疗,否则患者可能会因为心衰而死亡。治疗的方法主要是患者要低盐饮食,同时使用利尿剂,可以使用呋塞米进行静脉推注,而且要使用强心药物,比如西地兰,还要使用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比如硝普钠或者硝酸甘油。在所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透析治疗来清除水分、减轻心脏容量,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 糖尿病肾病症状表现(音频)

    糖尿病肾病症状表现
    讲解医师:胡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肾病在早期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往往比较隐匿,因此需要提高警惕,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的进行筛查。医生可能会进行相应的尿的化验,比如测尿常规和尿的微量白蛋白和肌酐的排泄比。糖尿病肾病早期目前诊断的依据,不是根据症状而是根据化验的结果。\n如果发现尿中有较多的、超过正常的尿蛋白,或者尿的白蛋白、肌酐的比增加。医生会进一步寻找是否是糖尿病肾病,同时出现像明显的乏力、困倦以及眼睑浮肿、尿中有泡沫,这种情况更应该小心,是否出现了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或者糖尿病伴有的肾脏的疾病。医生会进一步的全面化验,包括尿液的复查以及血中肾功能的检测,帮助判断肾脏功能是否出了问题。也会进行相应的,像肾脏血流动力学检查,比如肾动脉超声、肾脏的超声。了解肾脏形态学是否出现问题,像有没有肾脏增大、变小、萎缩或者出现肾脏的占位以及肾脏的囊肿或者出现结石,另外肾动脉是否出现问题。\n因此糖尿病肾病是需要早期的警惕、定期的进行筛查。发现糖尿病合并肾损伤的时候,医生也会评估,是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还是合并其它的肾脏疾病,因为治疗的方法不一样。另外还要提醒需要定期的去检查糖尿病眼底的病变,因为糖尿病肾病是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而眼睛是个窗口。通过看眼底的血管,能间接反应的肾脏是否受到影响。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比较隐匿,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定期的进行筛查。
  • 糖尿病肾病的危害(音频)

    糖尿病肾病的危害
    讲解医师:杨彦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肾病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病最主要的疾病之一。糖尿病肾病血肌酐一般到200-300μmol/L以上,肾功能进展相对比较快,由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同时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比较高,心血管的合并症也比较多,所以糖尿病肾病到了终末期对人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早发现,早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音频)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
    讲解医师:侯旭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根据尿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可以将糖尿病肾病的病程分为五个阶段:\n1、Ⅰ期为早期肾功能增高期,以肾脏体积增大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为特点,肾脏没有明显的病理改变,也没有临床症状。\n2、Ⅱ期为无症状期,肾脏已经出现早期组织学改变,包括非特异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等,此时尿蛋白排泄率静息时正常,运动后增加。\n3、Ⅲ期为隐匿性糖尿病肾病期,此时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持续增多,在明显的糖尿病肾病出现之前,肾小球滤过率在正常范围。\n4、Ⅳ期为典型的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此时患者除蛋白尿之外,还可能出现浮肿、血浆蛋白低下等肾病综合征表现,同时可能伴有高血压及其糖尿病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临床症状和体征。\n5、Ⅴ期为终末性肾病,此时患者会出现尿毒症的相关症状。
  • 如何治疗糖尿病肾病(音频)

    如何治疗糖尿病肾病
    讲解医师:张人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分为5期:1、肾小球高滤过期。2、间歇性微量蛋白尿。3、持续性微量蛋白尿。4、普通尿常规就能查到尿蛋白。5、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期。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糖尿病肾病就在3期和4期,因为1期和2期是生理和病理状态。\n发生糖尿病肾病以后首先要控制好血糖,减少血糖的波动,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同时可加用一些改善肾功能、改善微循环类的药物,使得糖尿病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尽量延缓其发展。因为发展到糖尿病肾病的第5期尿毒症时,体内的毒素排不出来,只能通过透析来完成,在透析的病人中大约有40%-50%都是由于糖尿病肾病所造成,可见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注意饮食控制,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 糖尿病肾病钠盐的摄入量是多少(音频)

    糖尿病肾病钠盐的摄入量是多少
    讲解医师:智淑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内科
    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如果长期的低钠饮食会出现低钠血症,尤其老年人就会出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个别病人就会出现昏迷。但是过多盐类摄入同样对人体是有害的,尤其是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病人,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因为出现了肾脏损害,所以肾脏排钠的功能就受到了限制,就会出现钠水潴留而导致水肿和高血压,最终会出现心功能衰竭。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在盐的摄入上要求每日在3-5g,有明显的水肿或者高血压的病人应该不吃盐了,就连含盐比较多的苏打水、酱油、咸菜等等都要受到限制。
  • 糖尿病肾病透析为啥活不久(音频)

    糖尿病肾病透析为啥活不久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本身能造成心血管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疾病,比原发性肾脏病更加厉害。所以进行透析后存活周期比较短,如果进行积极地治疗,也可以存活几十年。\n糖尿病是造成继发性肾脏损害的常见原因,糖尿病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的进步,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办法也越来越多。当糖尿病肾病血中肌酐达到了707umol/L,也就是进入尿毒症期,这时候糖尿病肾病不但要控制血糖,控制血压,同时也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排出毒素,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糖尿病肾病透析往往选择是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如果血液透析反映良好,也就是很容易达到干体重,同时血液生化、血液其他的指标达到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可以存活很长时间。腹膜透析同样的道理,如果透析良好的话,也可以存活很长时间。\n糖尿病患者应低糖、低脂、低盐饮食,控制含糖量较高的蔬菜、主食的摄入,将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同时蛋白质摄入量控制于每日0.6-0.8g/kg的范围内,可适当摄入鱼肉、牛肉等动物蛋白,少量摄入大豆等豆制品。还要避免摄入鸭皮、鸡皮等高胆固醇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