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

  • 围产期心肌病的症状(音频)

    围产期心肌病的症状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围产期心肌病也叫围生期心肌病,这种疾病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心功能减低的症状,表现为活动时呼吸困难、胸闷、气短以及活动耐量的下降。随着病情的加重,可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等左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并且逐渐出现食欲下降、腹胀、下肢水肿等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刚合并心律失常的时候还会出现心慌、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甚至会出现猝死。到了围产期心肌病终末期,会有持续性顽固的低血压。由于怀孕的时候也会出现胸闷、气短、活动耐量下降,甚至下肢水肿等症状,会掩盖围产期心肌病的症状,导致诊断的延误,在孕期以及产后短期之内做常规的产检以及筛查是非常重要的。
  • 扩张性心肌病分类(音频)

    扩张性心肌病分类
    讲解医师:魏晓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扩张性心肌病在临床当中主要是分为以下三大类:第一、特发性的扩张型心肌病,这种类型的心肌病是原因不明的,经过所有的系统的检查后,仍然没有找出病因,这种情况叫做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占所有扩张性心肌病当中的50%的比例。第二、家族遗传性的扩张性心肌病,这种类型占了30%-50%左右,是由于家族遗传基因突变等原因所导致的。第三、继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导致出现的情况有某些疾病所引发,免疫或者环境等因素所导致的,比如像缺血性心肌病、感染免疫性扩张性心肌病、中毒性心肌病,比如患者长期暴露在有毒的环境当中,像做放化疗的人,就有可能会出现中毒性的扩张型心肌病。还有围生期心肌病、代谢内分泌性和营养性疾病所导致的扩张型心肌病,比如像硒缺乏,淀粉样变性等。
  • 扩张型心肌病的生存率(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的生存率
    讲解医师:马妹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一经确诊,5年生存率约为50%,10年生存率约为25%。扩张型心肌病是以左心室或者双心室扩大,伴有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多样,约50%病因不详。常见的原因如病毒性心肌炎、遗传因素、围产期心肌病等。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表现早期可以没有症状,逐渐表现为活动性呼吸困难和活动耐力的下降,严重时可以出现左心衰的表现,如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晚期可以出现食欲下降、腹胀、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的表现。如有心律失常,可以出现心慌、头晕、黑蒙,甚至猝死等。
  • 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体征(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体征
    讲解医师:叶金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心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的体征主要表现是心界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具体体征有心界一般双向扩大,左侧比较明显,听诊特点一般是心音低弱,通常还可以闻及第三心音或者第四心音,心率快可以呈奔马律。二尖瓣听诊区可以闻及收缩期的吹风样杂音。扩张型心肌病可以同时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主要有房颤和频发的室性早搏,可以闻及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二联律、三联律。双肺听诊可以闻及干湿性啰音。口唇、颜面紫绀,颈静脉怒张、肝大、有压痛,肝静脉回流征阳性、低垂部位水肿,常见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一般呈晨轻暮重,皮肤湿冷。
  • 扩张型心肌病手术后能活多久(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手术后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张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属于慢性心衰的范畴,扩张型心肌病的预后不好,5年生存率大概为50%。死亡率较高,5年死亡率与恶性肿瘤相当,所以预后比较差。治疗方面,一方面是药物治疗,另一方面是手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50%的死亡是由于心衰导致的,50%是猝死,也就是恶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心衰,手术针对恶性心律失常,医学上叫CRT-D,也就是抗心衰起搏器和心脏复律除颤器。手术治疗是两种功能复合在一起,一方面是抗心衰,一方面是防治恶性心律失常,二合一能够把心衰的死亡率进一步降低,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生存率。
  • 产后扩张心肌病怎么治(音频)

    产后扩张心肌病怎么治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产后扩张型心肌病如果发生在产后5个月之内叫做围产期心肌病。这种疾病的治疗,最主要的药物是两类:第一类是β受体阻滞剂;第二类是ACEI或者ARB类药物,也就是通常说的普利类或者沙坦类药物,这两类药物不仅要吃,而且要根据病人的血压、心率,逐渐滴定式的上调药物剂量,直到达到药物的最大剂量,或者如果不能达到药物的最大剂量,需要达到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大剂量,也就是维持心率不低于55次/分,血压不低于90/60mmHg的前提下能够达到的药物最大剂量。这两个药物对于逆转心室重构,改善病人的长期预后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两类药物一定要吃,而且一定要达到最大剂量,不能随便停药。其他的药物主要是针对心力衰竭的对症治疗药物,比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或者强心剂,包括地高辛,还有现在静脉用的药物,比如左西孟旦、新活素,还可以吃营养心肌的药物。由于妊娠和心力衰竭的原因,有些病人会有高血栓栓塞的风险,所以,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有些可能需要吃抗凝药物。在吃这些药物之前需要最好停止哺乳,因为这些药物很多都是可以通过乳汁分泌的,会影响到婴儿,所以需要停止哺乳。
  • 扩张性心肌病x线诊断方法(音频)

    扩张性心肌病x线诊断方法
    讲解医师:周丽丽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急诊
    心脏的大小及形态变化,扩张型心肌病时胸部X线检查早期无变化,随着病变的发展心脏阴影多呈普遍性增大,其横径增宽,心影常呈球形、三角形、无力状或者主动脉型,以左心室扩张为其主要特征,其次为右心室与左心房增大。如果有肺淤血的征象,可以在心功能代偿期或以右心衰竭为主时,肺血正常或减少,肺淤血程度与心脏大小并不相关联。肺上野血流重分配占27%,上叶血管,尤其是静脉血增多,显示上下肺野肺血相等或上野多于下野。间质性肺水肿在本病的发生率约为58%,也常常显示心胸比大于50%。
  • 扩张性心肌病的饮食(音频)

    扩张性心肌病的饮食
    讲解医师:肖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内科
    扩心病患者一般建议进食易消化的动物类高蛋白,如鱼肉、瘦肉、牛奶等;植物蛋白如大豆制品以及高热量食物如牛奶、豆浆、糖分等;还要多进食含有丰富维生素食物如杂粮、豆类;富含VE的芝麻、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等;富含V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可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止心肌因自身免疫反应而受到损害。此外,进食含足够的硒食物也很有必要,如海参、贝类、蘑菇等。注意禁食高盐、高脂饮食,高盐会造成水肿,高脂会加速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因此要严禁油炸、膨化食品等,一次进食不要过饱,减少胃肠道负担。
  • 扩张型心肌病怎么确诊(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怎么确诊
    讲解医师:杨文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的确诊,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相应的辅助检查综合考量。目前最精确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手段是心脏核磁共振,不过应用比较少,多数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胸闷、憋气、劳力性呼吸困难以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衰的症状,选择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进行检查。心脏彩超可以发现患者的心腔扩大、心室变薄、射血分数降低,心电图上可能表现为低电压或有其他的心律失常。经过症状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多数可以确诊扩张性心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的确诊,需要排除由于长期的冠心病导致的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的心肌病有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患者主要是由于长期的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多见于老年的患者,扩张型心肌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年的患者多见。
  • 婴儿限制型心肌病怎么治疗(音频)

    婴儿限制型心肌病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周大亮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婴儿限制型心肌病的特征是心室壁僵硬、舒张严重减弱,治疗主要是抗心力衰竭或推迟心力衰竭的到来。婴儿发现患限制型心肌病后,有的初期即可以表现为右心衰竭,主要是周身浮肿、下肢严重且发育迟缓等。本病诊断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超声心动图就可以确诊,但是也要跟缩窄性心包炎做鉴别。对于下肢水肿明显的患儿,应该给予利尿等治疗,可以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肌重构。婴儿限制型心肌病,预后很差,一般出现心力衰竭,几年之内就会死亡,婴儿很少能存活至成年。根治方法是尽早行心脏移植治疗,但是心脏供体严重缺乏,也可以采用心内膜切除,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