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

  • 宝宝颅内压增高的表现(音频)

    宝宝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讲解医师:张广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宝宝颅内压增高的表现,首先要明确宝宝近日是否出现头部外伤或者是发烧、颅内感染等疾病。由于疾病不同原发的症状也不同,但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一般都有如下三种形式:一、是剧烈的头痛,当患儿不能语言时,患儿可能出现哭闹,甚至是嗜睡、昏迷、有时会伴有烦躁不安的情况;二、患儿可以出现喷射性的呕吐伴有恶心;三、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眼底双侧视乳头水肿,这是一种颅内压增高的客观的表现。可以通过CT或磁共振来提示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如脑沟变窄、脑室变细、中线结构有变动,这些均可以提示颅内压的增高,这就是颅内压增高的一般表现。
  • 颅内压增高病人如何做好呼吸道管理?(音频)

    颅内压增高病人如何做好呼吸道管理?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呼吸道管理要特别引起重视,如果患者的意识清醒、呼吸平稳,可以酌情给予吸氧。如果患者呼吸道痰多,又比较黏稠,可以酌情进行雾化吸入,并且进行翻身、拍背等措施,促进患者排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情况,排痰困难的时候,要考虑做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短时间内难以拔除的情况下,特别是一周之内,在患者意识情况难以有效恢复的情况下,要考虑做气管切开。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更应该加强呼吸道的管理,进行呼吸道的雾化、湿化等处理。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及时吸痰,做痰培养,根据痰培养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对于肺内、支气管内痰比较多的患者,还可以做纤维支气管镜的吸痰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仍然需要协助患者翻身、拍背等措施,来帮助患者排痰。
  • 颅内压增高病人如何做好呼吸道管理(音频)

    颅内压增高病人如何做好呼吸道管理
    讲解医师:赵文礼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压增高可以导致出现喷射样呕吐,并且可以出现呕吐频繁。如果是呕吐物误吸到气管内和肺内,可以导致出现肺部感染,引起坠积性肺炎,所以进行呼吸道的管理很重要。首先平时要避免平卧位,可以选择侧卧。在出现呕吐时呕吐物可以排出,避免吸到气管里。还要注意按时翻身拍背帮助排痰,因为出现颅内压增高,长时间卧床很容易出现坠积性感染,导致出现肺炎。平时要鼓励病人多咳嗽,帮助把痰排出来,这样能够起到预防感染作用。如果病人长时间昏迷,自己咳痰无力,可以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处理,同时要勤吸痰。另外要注意按时的伤口换药消毒,预防出现局部的感染。
  • 什么是颅内压增高?(音频)

    什么是颅内压增高?
    讲解医师:周兆文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神经外科
    因为我们正常人就是颅腔的话,它是一个固定的密闭的腔隙,它里面有脑组织,有脑脊液这样的东西它构成了颅内固定的压力,当受到一些其他的情况,受到了颅脑外伤,比方说颅内有占位性病变,咱们一些肿瘤或者是动脉瘤,或者是高血压,脑出血所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表现为主要就是头疼,病人表现为头疼的比较厉害,再就是恶心呕吐,吃了什么东西进去以后就开始呕吐,比较专业性的医学上就要看眼底,眼底的话就是可以看到视神经乳头水肿,一般表现为这样的就是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症,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 颅内压增高怎么治疗(音频)

    颅内压增高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目前颅内压增高主要是由于脑出血、脑肿瘤、颅内发生脑脓肿引起的颅内占位病变导致的颅内高压,或者是脑组织水肿导致脑组织膨大引起的颅内高压,再就是脑积水、脑脊液产生过多,但排出减少引起的脑脊液在颅内的积留过多,所以会引起相应的颅内高压。颅高压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头痛、恶心、呕吐,还有视乳头水肿,这是颅内高压的三主征。对于颅内高压的三主征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一定要积极的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体温等重要的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的监测。第二种就是对病因的治疗,对于发生脑出血、脑肿瘤或者是脑脓肿等颅内占位病变的病人,可以解除占位的病变,清除颅内的血肿,切除肿瘤或者切除脑内的脓肿来解除颅内高压。还有一种就是去掉骨瓣,向脑组织逐渐释放出来,这是一种姑息的治疗方法,仅限于颅内高压急剧增加引起脑疝的病人,可以考虑去除骨瓣的治疗。也有一些降低颅压的药物,比如甘露醇、速尿等相应的脱水药物来降低颅内高压,可以配合激素来有效的缓解颅高压症状。还可以应用一些冬眠疗法或者脑室的脑脊液引流治疗来降低颅内压力。可以用一些巴比妥类药物,也就是镇静药物降低颅内压。最后可以应用促进体内二氧化碳的排出,可以达到颅内压降低的作用,也就是过度换气使颅内压下降。
  • 颅内压增高吃什么药(音频)

    颅内压增高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赵文礼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压增高大多数是与颅内肿瘤或者是脑水肿有关系,可以口服一些利尿的药物,比如速尿、螺内酯,能够降低颅内压力,但是口服药物的效果有限。对于颅内压增高来说,首选的治疗方法是通过静脉输液治疗,可以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等,这样能够起到脱水作用,降低颅内压力。另外,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病因治疗。如果是有脑外伤,那需要应用一些营养脑神经,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如果是有脑出血,出血量多的,需要通过手术清除血肿。如果颅内压增高特别明显,导致脑疝,那单纯通过药物治疗就不行了,需要进行手术处理,清除血肿,或者是做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
  • 急性颅内压增高常见病(音频)

    急性颅内压增高常见病
    讲解医师:袁俊丽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急性颅内压增高常见的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以及脑炎、脑外伤、脑寄生虫感染等,如果出现颅内压增高,患者可以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也可以出现瞳孔散大并固定、对光反射消失。还可以出现生命体征不平稳,其包括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不稳定。\n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其包括嗜睡、昏睡、昏迷、去大脑皮质状态和植物状态。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要进行降颅压治疗,常用的药有甘露醇、甘油果糖和速尿并给脑保护治疗,一般应用奥拉西坦、吡拉西坦和胞磷胆碱等。
  • 颅内压增高的呕吐特点是什么(音频)

    颅内压增高的呕吐特点是什么
    讲解医师:杨立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大庆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患者颅内压增高的呕吐特点是呈喷射性,尤其容易发生在进餐后,有时会导致患者出现水和电解质的紊乱。呕吐多与头痛相伴随,尤其是头痛比较剧烈时更容易发生喷射样呕吐。头痛也是颅内压增高的常见症状,在患者用力咳嗽或者弯腰时头痛加重,头痛的性质多数是胀痛。如果患者的颅内压突然增高还会影响患者的意识,导致患者出现嗜睡、反应迟钝,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昏迷、昏睡,最终会因为颅内压增高,脑疝、脑水肿形成而死亡。导致患者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颅脑损伤、脑部肿瘤、脑出血等。
  • 急性颅内压增高常见于什么病(音频)

    急性颅内压增高常见于什么病
    讲解医师:郐国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
    既然是急性颅内压增高,肯定是病情发展非常迅速的疾病,比如脑外伤、自发性脑出血,因为其发病较为突然,颅内压力可能会迅速增加,从而引起相应严重的临床后果,其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生命体征容易发生改变,比如在受伤早期有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徐缓等表现。对于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因为其发病较急,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因为急性颅内压增高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很有可能会发生脑疝而危及到生命。手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解除颅内血肿对脑组织造成的压迫,达到缓解颅内压的目的。
  •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怎么办?(音频)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怎么办?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老年人一般有一定程度的脑萎缩,所以他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往往不够典型和明显。一旦发生颅内压增高,往往提示患者颅内的代偿空间已经完全消失,在处理上应该更加积极。首先可以在颅内压增高的病因没有明确之前,先进行一些降低颅内压的治疗,常用的药物,口服的可以有氢氯噻嗪、乙酰唑胺、氨苯蝶啶以及甘油盐水等药物。在注射的药物方面,最常用的是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对于老年人,在使用甘露醇的时候,还需要评估患者有没有心功能的不全。如果有心功能的不全,在使用甘露醇的时候尤其应该谨慎,这种情况下,可以替换为呋塞米,同时可以加上白蛋白,对于降低颅内压的效果会相对好一些。如果患者的血糖不高,而脑水肿又很严重,可以酌情使用一些激素,可以使用比如地塞米松或者甲强龙等激素进行治疗。颅内压增高病因已经明确之后,要及时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对于颅内血肿的患者,可以进行颅内血肿的清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