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

  • 怎样预防脑血栓?(音频)

    怎样预防脑血栓?
    讲解医师:乔立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
    脑血栓它有一些危险因素的,第一类是血管性高危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样的病的人,将来出现脑卒中的几率非常大。所以有这些病的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所患有的病做特异性的针对性的治疗。第二类就是脑血栓的高危因素,可能我们不太好控制,比如年龄,岁数越大发生脑血栓的几率越大;还有性别,男同志患脑血栓的几率要比女同志大;还有民族,比如中国人和美国人就不一样,同样作为血管病,但是在美国,他们的统计资料显示的心脏病更多,而我们中国的资料显示的是在中国人脑血管病更多。但是这一类病因总的来说,趋向于人为可以干预的,我们可以做的,有些做不到。第三种就是不良生活方式,现在已经有流行病学的资料显示,体力活动过少、肥胖,吃的高脂食物、高热量食物,以及不爱吃蔬菜和水果,这类人也是脑血栓的高危人群,所以如果要是预防脑血栓,这三类原因里边,至少要从第一类和第三类下手。
  • 脑血栓后期康复的方法(音频)

    脑血栓后期康复的方法
    讲解医师:张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脑血栓患者后期的康复,要根据瘫痪部位、范围、程度,对其肢体采取被动或主动运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患者的家属对患者肢体也可以进行被动运动锻炼,顺序可以采用先床上,后床下,先健侧,后患侧,先上肢,后下肢,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在锻炼中要注意防护,保证安全,注意克服不良姿势,要避免急躁情绪的出现,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锻炼的质量,扩大锻炼的范围,每天进行两次康复锻炼,每次15-30分钟。
  • 脑血栓与脑出血的区别(音频)

    脑血栓与脑出血的区别
    讲解医师:丛伶男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脑科
    脑血栓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多在安静状态下起病,不少患者是在睡眠中发病,脑CT显示呈低密度影,通俗地讲,新发的病灶是灰色的,患者一般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而脑出血一般是在活动下发病,寒冷季节最容易发病,脑CT上呈高密度影,也就是新发的脑出血病灶是白色的。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病,因为高血压病引起微小动脉病变,形成微小动脉瘤,在情绪剧烈波动的时候、过度体力劳累的时候,引起血压剧升,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治疗上也完全不同,脑血栓可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活血化瘀类的药物治疗血栓;而脑出血需要静养,必要时可用止血药物。
  • 脑血栓的前兆信号有哪些(音频)

    脑血栓的前兆信号有哪些
    讲解医师:林再红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脑血栓主要是由于颅内的血管狭窄,闭塞之后所导致的脑细胞缺血坏死,而引起该部分功能区的功能障碍。患者一般表现出肢体无力以及言语笨拙等症状。在脑血栓形成之前,比较典型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可以表现为发作性一侧的肢体无力、发作性口角歪斜,有的表现为发作性言语笨拙。对于此类患者,应该立即就医,因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脑血栓形成的前兆,不经过规律的治疗会导致血管闭塞,最终导致脑血栓形成。
  • 小脑血栓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音频)

    小脑血栓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讲解医师:徐耀铭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通辽市医院神经内科
    小脑血栓会引发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和构音障碍等,根据小脑蚓部的血栓或小脑半球的血栓症状又有所不同。小脑蚓部的血栓,可以引起躯体的共济失调,表现为站立不稳、步幅加宽、左右摇摆、步态蹒跚,也称为醉酒步态。小脑半球血栓,可以引起同侧肢体的共济失调,表现为指鼻试验和跟膝胫试验不稳、辨距不良、轮替动作较差。同时可以伴有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有时可以出现钟摆样的腱反射,同时还可以出现水平性眼震和小脑性语言。
  • 脑血栓前期症状(音频)

    脑血栓前期症状
    讲解医师:邢一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脑血栓的前期症状包括视力模糊或者复视。复视是指视物重影,另外可能出现肢体和颜面的一侧无力,还有可能出现口齿不清或者言语不能、吞咽困难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也可能是脑血栓的前期症状。当患者感觉异常的时候可以做测试,看看是否有脑血栓的可能。第一个,是微笑测试,患者可以微笑,如果单侧的脸部下垂或者不动,可能患有脑血栓;第二个,测试时患者闭眼,两手平伸,如果单侧手臂偏斜或者手臂无法移动,有脑血栓的可能;第三个,说话口齿不清,也表示有脑血栓的可能。一旦中风,时间就是大脑,患者需要尽快拨打120或者到就近医院就诊,尽快处理相关问题。
  • 脑血栓后治疗方法(音频)

    脑血栓后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刘建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脑血栓后的治疗方法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康复期、二级预防期,具体如下:\n一、急性期需发病4-5小时内,要积极进行静脉溶栓。发病6-24小时之内,在CT介入成像的指导下,选择支架取栓或血管内治疗是比较好的选择。在24小时到1-2周的急性期内要给予抗血小板、他汀、改善循环、脑保护等治疗。如果大面积脑梗死要给予积极脱水降颅压,防止脑疝的治疗,必要时需要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或小脑减压术。另外,合并症的治疗,如合并肺炎、应激性溃疡出血、离子和内环境紊乱的对症支持治疗。\n二、康复期要积极的进行康复治疗,建议去专门的康复医院或康复科进行,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作业治疗,以及日常生活的训练等。\n三、二级预防期,患脑梗后非常容易造成脑梗再发,就需要积极应用他汀和抗血小板药物来长期二级预防。\n四、要针对高危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比如降压、降糖、降脂、戒烟、戒酒、减轻体重等。
  • 脑血栓能治好吗(音频)

    脑血栓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朱凤磊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
    脑血栓主要是指的脑梗死,脑梗死主要分大面积脑梗死、达到溶栓指征的脑梗死以及腔隙性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一般治疗预后不太乐观。达到溶栓指征的脑梗死,通过急诊溶栓治疗,大约30%左右的患者能够基本恢复到正常功能状态。对不能进行溶栓治疗的脑梗死,产生偏瘫症状、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需要一些对应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对于这一部分患者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症状,最大可能地恢复患者的生活工作能力。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大部分没有严重的临床后果,通过合理的防止疾病症进展的治疗方法,大部分长期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
  • 轻度脑血栓的症状(音频)

    轻度脑血栓的症状
    讲解医师:王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
    轻度的脑血栓早期的症状有以下几点:1、头晕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一般头晕和头痛是缺血性脑梗死的前兆。严重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是出血性脑梗死的症状。2、眼睛短暂性发黑。正常情况下眼突然变黑,短暂性的导致什么东西也看不见。但是过几秒钟或者几分钟就恢复正常,没有其他的恶心和头晕的症状,主要是暂时性视网膜缺血所致。3、短暂性的视力损害,常表现为视力模糊、视力不全,但一小时内会恢复,这种症状在脑梗死的早期症状中比较常见。
  • 脑血栓能活多久(音频)

    脑血栓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杜志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内科
    脑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患者会表现为偏身感觉障碍、偏身运动障碍、失语、构音障碍、头痛、头晕,甚至伴有意识障碍等。如果仅是轻微的脑血栓形成,患者仅出现轻微的偏瘫以及轻微的肢体麻木,经过积极治疗以后患者症状可以完全缓解,这时并不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只要规律服药,定期复查,患者完全可以与正常人一样。\n但是如果患者症状比较重,出现严重的偏瘫,导致患者卧床,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卧床并发症,比如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感染等。以上并发症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如果一旦出现并发症,患者生存会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有的患者也会死于上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