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什么(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讲解医师:解洪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阶段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在于采取介入、内科保守治疗、药物溶栓治疗以及外科搭桥手术,尽早开通犯罪血管,目前最为推崇的是尽早行介入治疗,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再通率高的治疗特点。在药物溶栓治疗方面主要是给予尿激酶、阿替普酶、尿激酶原等相关的溶栓药物使用,达到血栓溶解,使血管再通的治疗目的。  保守的治疗方式主要是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的应用,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肝素等,同时应该给予相应的他汀类药物使用以及应用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药物等。在急性心肌梗早期的外科治疗上主要是进行急诊的搭桥治疗,但是目前该技术能够实施的医院相对较少,其他的治疗措施还包括卧床休息、吸氧和行相应的镇痛、抗休克治疗等治疗措施。
  • 急性心肌梗死如何急救(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如何急救
    讲解医师:康云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冠心病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而冠心病中,可表现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冠心病指由于心脏冠状动脉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和发展,导致斑块阻塞冠状动脉,造成一定程度的狭窄,而此时血流不能够正常供应给心肌,而出现的问题。心肌梗死严重些,心肌梗死会出现冠状动脉内,血栓完全堵塞血管,造成血流完全性的中断,心肌因为缺血而发生坏死,此时患者可表现为剧烈的胸疼。这时自救办法,需要保持镇定,同时再发生胸一定不要自行到医院就诊,寻求周围人的帮助,并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判断,并送到医院进行治疗。硝酸甘油对于部分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有一定作用,但还有部分心肌梗死,含服硝酸甘油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最重要的是争分夺秒及时就诊。
  • 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心电图(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心电图
    讲解医师:徐珊珊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急诊科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会有明显的特征性心电图的表现:1、首先患者会出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的典型改变,在面向坏死区周围的心肌损伤导联上会明显的出现。2、会出现宽且顺的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性心肌缺血、坏死的导联上有明显的显示。3、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会有明显的呈现。同时心肌缺血区的导联还会出现相反的改变,例如α波增高、ST段压低、T波直立。在伴随着典型心电图的同时,患者还会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例如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胸痛等明显的临床表现。
  • 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志物有什么(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志物有什么
    讲解医师:郑桂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漳州市医院心血管内科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志物,常见的包括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其中肌钙蛋白诊断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比较高,肌红蛋白的敏感度比较高,心肌酶、CK-MB一般在心肌梗死后4-6个小时开始升高,16-24小时内达到高峰,一般3-4天恢复正常。肌钙蛋白在心肌梗死后3-4小时开始升高,4-6小时达到高峰,可以持续10-14天。肌红蛋白一般可以在2-3个小时的时候开始升高,但是其特异性比较差。
  •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概率(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概率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与梗死面积的大小、并发症及治疗有很大的关系,死亡大多发生在第一周内,尤其1-2个小时内,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住院前死于室颤,住院后死亡原因除严重心律失常外,还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急性期住院病死率,上世纪60年代在30%以上,广泛采用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近年来应用直接PCI后,降至4%-6%。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出现的症状(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出现的症状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前数日可以出现先兆症状,主要为乏力、胸闷不适,活动时心悸、气促、烦躁或者心绞痛症状。心梗早期最先出现的症状是疼痛,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为严重,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含用硝酸甘油多数不能缓解。此外还会出现发热以及胃肠道症状,约1/3的患者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感,部分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会表现为心悸、胸闷或头晕等不适症状。
  •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视频)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较多,典型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持续时间较长,药物和休息不能缓解;不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闷,无明显疼痛,轻微活动后胸闷明显加重,且夜间不能平卧,吐白色泡沫样痰,或伴随咳嗽。多数患者就诊于呼吸科,易忽略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建议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诊断,明确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
    2023-07-30
  • 变异型心绞痛名词解释(视频)

    变异型心绞痛名词解释
    变异型心绞痛是自发性心绞痛的一种,通常归类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最早在1959年的时候,Prinzmetal教授将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缺血性心绞痛命名为变异型心绞痛,指出这种类型的心绞痛发作跟活动没有明显关系,而且这种心绞痛的疼痛发作,基本都在病人安静的时候,发作时心电图ST段有明显的抬高,但是发作过后心电图的ST段会恢复到正常,而且心电图上没有明显的病理性Q波。 变异型心绞痛在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猝死的患者比较多,相对比例较高,而且变异型心绞痛可以导致严重的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甚至有一部分病人会发生心室颤动,从而导致猝死。变异型心绞痛在临床上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也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这类病人一般症状会比较重,接诊这种类型的病人以后,要积极去做应急处理,比如急诊的冠脉造影、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还有相应的内科药物治疗,一定要引起重视。
    2023-07-31
  • 心绞痛一般疼多久(视频)

    心绞痛一般疼多久
    在临床上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是生活、活动情况下发生的规律疼痛,一般持续1-3分钟,通过休息能够得到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诱因不明确、不稳定,疼痛性质相对更剧烈,疼痛时间更长,可以延长到5-15分钟,甚至可达到20分钟。 不稳定型心绞痛提示冠脉病变不稳定,要给予重视并及时干预。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成为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截然不同。稳定型心绞痛的疼痛往往是1-2分钟或者2-3分钟,不稳定型心绞痛疼痛时间较长。如果疼痛15-20分钟,一定要怀疑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此时要及时休息。若备有急救药物,要给予干预且避免各种负荷增加,并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导致心肌梗死,错过有效治疗时机。
    2023-07-31
  • 猝死是什么原因(视频)

    猝死是什么原因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从猝死病因来讲,心脏病导致的猝死病因最多。对于心脏病导致的猝死,一半以上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引发,大多发生在冬季。不一定是年老者,可以是年龄不大者,平时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心脏异常、血管异常,即平时对自身基础病变没有得到足够干预,突然心肌梗死,随后发生急性恶性心律失常,最终可导致猝死。 其它猝死病因有心血管疾病、先天疾病、基因异常、特殊心律失常,在运动、激动或其他诱因情况下引发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导致猝死。在年轻人中,尤其剧烈运动需要体检,甚至做运动负荷试验,发现有没有恶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可以防止发生猝死。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