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

  • 糖尿病肾病用什么药(音频)

    糖尿病肾病用什么药
    讲解医师:李娇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病科
    针对血糖升高会有降糖药,但是有很多降糖药对肾功能是有损伤的,所以这部分病人的肌酐水平特别高的情况下,一般就建议这部分病人用胰岛素来治疗。再就是针对水肿,会用利尿剂来治疗;针对蛋白尿,如果在肾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压药ACEI、ARB类的降压药,这类降压药除了可以有降压的效果之外,还有一定降尿蛋白的效果,从而延缓肾功能的减退。
  • 糖尿病肾病吃什么东西比较好(音频)

    糖尿病肾病吃什么东西比较好
    讲解医师:李娇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病科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病人,首先是糖尿病这部分病人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主食量一定要定时定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第二点是糖尿病肾病的病人会有蛋白尿,所以嘱咐患者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优质蛋白饮食就是要多吃一些动物蛋白,比如牛奶、鸡蛋、瘦肉,植物蛋白像各种豆制品之类的就应该少吃一些。另外量也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为很多病人会有低蛋白血症的表现,就会大量地吃植物蛋白粉之类的,这个一般是不推荐的,还是建议患者应该控制在0.6-0.8g/kg/天。另外饮食上可以吃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比如临床常让患者吃黄芪鲫鱼汤或者黄芪鲤鱼汤,这个汤除了有补充蛋白的效果之外,还有一定的利尿消肿的效果,一周一般推荐吃2-3次,不建议多吃。另外不允许患者放盐等调料之类的。
  • 小儿肾病综合征治愈率(音频)

    小儿肾病综合征治愈率
    讲解医师:李方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开封市中心医院肾内科
    肾脏综合征不是可以被治愈的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来控制。儿童的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微小病变型。所以,儿童肾病综合征很少第一次就去做肾穿刺。肾病微小病变对激素非常敏感,大概用药在2-4周期间都会起效,尿里的白蛋白会减少,血里的白蛋白会升高,同时水肿会减轻。但是,肾脏病理类型容易复发,是在药物减量的时候,特别是减少到半量的时候容易出现复发。即使激素药物已经全部减量完毕,检查尿常规也都很正常,蛋白都是阴性,有可能就随着一次受凉感冒,再次把本病诱发出来。所以,在应用激素的时候,可以用一些保护肾脏的药物去预防肾病的复发,平时注意避免受凉感冒,避免劳累,多休息。
  • 肾病不能吃哪些食物(音频)

    肾病不能吃哪些食物
    讲解医师:张大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
    肾病患者饮食上要注意,特别是高盐、高蛋白、高脂肪以及含磷、钙比较高的食物,如牛奶和鱼,在饮食当中,一定要少吃,动物的内脏和比较容易过敏的食物等。平时要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蔬菜以及优质高蛋白的食物。要注意的是辛辣、肥甘、厚味以及霉变食物或者腌制的咸菜,特别要注意一定要忌酒、忌烟,实际情况还是要到医院里面做详细的检查。
  • 肾病综合征饮食(音频)

    肾病综合征饮食
    讲解医师:吴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开封市中心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
    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因常伴随胃肠道的水肿及腹水,影响消化吸收,故饮食上进食易消化、清淡、高热量、高纤维素的食物。因为肾病综合征患者水肿比较明显,故需限制钠盐的含量,食盐摄入量每日控制在2-3g为宜。蛋白质的摄入,因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如果高蛋白饮食可能加重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加速肾小球的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但是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是给予高蛋白饮食纠正低蛋白血症,给予低蛋白饮食保护肾功能,目前还存在争议。一般来说,主张在肾病综合症早期和肾功能正常的时候,蛋白的摄入量控制到0.8-1.0g/kg/天为宜,而对于慢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蛋白摄入应控制到0.6-0.8g/kg/天为宜,并且均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因肾病综合征存在高脂血症,对于高脂血症患者应给予低脂饮食,胆固醇的摄入不超过200mg/天,而植物油脂因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胆固醇和饱和脂肪脂肪酸较低,如深海鱼油比较适用于肾病综合症患者食用。另外,肾病综合症患者还需要多食用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尤其是富含可溶性纤维,如燕麦、米糠等食物,它们有助于降低血脂。因为肾病综合症患者容易出现低钙血症,所以在饮食上也需要多食用含钙比较多的食物,如奶类和奶制品或各种豆类制品等。
  • 肾病综合征是怎么回事(音频)

    肾病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吴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开封市中心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
    肾病综合征是由一组具有类似临床表现、不同病因、不同病理改变的肾小球疾病构成的临床综合征,其基本特征是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其中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症的特征性表现和始动因素。一般来说,成人一天的尿蛋白量≥3.5g,儿童一天的尿蛋白量≥50mg/kg,定义为大量蛋白尿。一般来说,凡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的因素,均可导致肾病综合症,遗传、免疫、感染、药物以及环境均可参与其中。根据病因,可将肾病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占有主要地位,常见于微小病变、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理类型。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指继发于其他系统的疾病,肾病综合征仅为原发病的部分临床表现,它可见于感染性、药物或毒物损伤、过敏性、肿瘤、代谢性、系统性及遗传性疾病等。
  • 肾病的检查有哪些(音频)

    肾病的检查有哪些
    讲解医师:胡春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
    肾病的检查,除了通过尿常规发现,还要结合肾功能的检查、肾脏B超或CT的检查,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完全的确定到底有没有生病。尿常规中最主要检查的病是肾炎、尿路感染,通过尿常规是可以发现的。如果有肾功能的问题,需要化验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来判断。另外,有囊肿或有结石、有先天性的肾脏的畸形,都需要通过肾脏的彩超、CT检查来明确。如果三个检查都没有问题,才说明肾脏是正常的、没有问题的。单纯一个检查是不能完全说明肾脏的好与不好,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查,一起来明确。
  • 什么IgA肾病?(音频)

    什么IgA肾病?
    讲解医师:宋纯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常见的病种,发病率非常非常高。据统计,占整个肾活检病人的三分之一到一半以上,是非常非常常见的。IgA肾病有原发性IgA肾病和继发性IgA肾病。所谓IgA肾病也就是免疫球蛋白A(IgA)在肾小球的系膜区,就是说以免疫球蛋白A(IgA)为主,这种病理诊断的肾脏疾病的名字。如果说病人的临床症状非常相似IgA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与黏膜感染密切相关的血尿和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就是说这个病人一感冒、一拉肚子,就出现了肉眼血尿或者是镜下血尿的加重,或者是蛋白尿的增多,感染控制之后,血尿、蛋白尿就不同程度减少,或者是转阴,尿常规一查正常了,这是明显的临床现象,临床上认为是IgA肾病的表现。如果没有肾穿刺,就是没有肾脏病理作支撑,诊断永远是打个问号,不能确诊,因为它是个病理诊断,这是第一。第二,继发性IgA肾病,包括狼疮肾、紫癜肾、乙肝相关肾,实际上也是以免疫球蛋白A(IgA)沉积为主的肾脏疾病。所以IgA肾病分原发性IgA肾病和继发性IgA肾病。如果是原发性IgA肾病,一定要对黏膜感染做预防治疗。如果是继发性IgA肾病,在治疗上要对应治疗,一定要把狼疮控制住,这样肾脏损害才容易得到控制。
  • 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音频)

    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讲解医师:杨剑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科
    肾病综合征发病是非常复杂的过程。第一、最常见原因就是感染引起的,可以各种感染。比如普通的感冒,也可以是比较严重的病毒感染,比如巨细胞病毒感染,还有乙肝病毒感染,这些都可以。第二、由遗传引起的,比如一部分肾病是家族里边的基因,包括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的一些环节。第三、由于接触各种化学物理因素,比如接触放射线比较长,还有是化学品,比如甲醛,还有其他芳香烃类的物质及染发剂等。第四、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外伤造成,比如部分病人是由于肾脏外伤,暴露了抗原,身体就会引起一些反应。原因是非常多的,所以不同病人根据不同的病情作为诊断。当然还有很多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狼疮性肾炎就很容易引起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发展到比较严重程度,就如肾病综合征很难控制。小孩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比如由于淋巴瘤引起的,早期表现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很相似,但后来可以通过其他检查发现是一些淋巴瘤等。
  • 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和反流性肾病怎么办(音频)

    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和反流性肾病怎么办
    讲解医师:李方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开封市中心医院肾内科
    小孩膀胱输尿管反流,多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导致输尿管,膀胱壁这一段失去了抗反流的作用。当尿液在膀胱里面积聚,或者是膀胱里面压力增高的时候,尿液会从膀胱逆流,输尿管流向肾盂,叫做膀胱输尿管反流。临床表现往往是尿频、尿急、尿痛或者是发热,会导致出现慢性的肾盂肾炎,以及出现继发性的高血压,最严重的是出现肾功能的衰竭,有可能会导致尿毒症期。治疗主要是一个早期治疗,在早期发现的时候,如果评估在1-3度,可能会有自愈的倾向,以及平时用一些抗感染的药物,预防尿路感染,注意多饮水、勤排尿、不要憋尿。而一旦到了4期5期的时候,往往这时候很难自愈了,而且进入到常年药物不能控制的肾盂肾炎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手术治疗了.饮食方面主要是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多饮水,勤排尿,每天饮水量超过两千毫升。预防主要还是早发现,早治疗,早期治疗效果都还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