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吃中药管用吗(音频)

    心肌缺血吃中药管用吗
    讲解医师:邢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吃中药有一定的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好的治疗心肌缺血。西药治疗起效较快,常用的药物有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以及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的药物,如依折麦布。抗血小板的药可以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防止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发展,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还可以使用扩张血管的药物以及血运重建术。中药常常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使心肌缺血的患者能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改善。
  • 心肌缺血早期有几症状(音频)

    心肌缺血早期有几症状
    讲解医师:邢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的早期症状,主要还是心绞痛。但是心绞痛一般多为劳力性心绞痛,而不是变异型心绞痛或者静息型心绞痛。劳力性心绞痛,一般是在劳累的当时或者是寒冷、剧烈运动、生气、饱餐以后出现胸骨后疼痛。这个疼痛好像压了个石头上不来气那种闷痛,少部分病人表现为咽部的紧缩感或者烧灼感,还有少部分病人表现为上腹痛和下牙痛,同时伴有胸闷气短。疼痛也可以向左肩和左上肢内侧放射,一般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3-5分钟疼痛就可以缓解。
  • 心肌缺血手术后吃什么(音频)

    心肌缺血手术后吃什么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手术后,因为心肌仍处于部分缺血状态,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硬的饮食,因为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避免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植物性食物,比如地中海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类、豆类和坚果,少食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钠,有助于控制体重、血压和胆固醇。另外,对于红薯、西红柿、胡萝卜、黑木耳等蔬菜,也可以多吃。建议喝些绿茶,茶叶中含有少量的茶碱,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对于患者的心肌缺血治疗有一定的帮助,茶叶中还有维生素C,能起到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但不易过浓。
  • 慢性心肌缺血有哪些表现(音频)

    慢性心肌缺血有哪些表现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慢性心肌缺血最常见的类型是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弥漫性纤维化,产生与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类似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缺血性心肌病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危害也日渐严重。缺血性心肌病的定义为表现为扩张性心肌病,伴收缩功能损害,是由于心肌长期缺血引起的,故其发病与冠心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可将缺血性心肌病分为两大类,即充血性缺血性心肌病和限制性缺血性心肌病,该病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也是不同的。
  • 心肌缺血的中成药(音频)

    心肌缺血的中成药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缓解心肌缺血的中成药包括复方丹参片,它主要由丹参、三七、冰片等药物组成,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缺血心肌,改善微循环。麝香保心丸,它主要由麝香、苏合香酯、牛黄、肉桂、冰片、人参提取物等组成,可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改善心肌缺血。心可舒,它由丹参、葛根、三七、木香、山楂等药物组成,可改善心肌的缺血和微循环,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心室舒张功能。冠脉宁,它由丹参、当归、红花、鸡血藤、桃仁、何首乌、黄精等药物组成,可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通心络,它由人参、水蛭、蜈蚣、赤芍、冰片等药物组成,可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 心肌缺血的中医疗法(音频)

    心肌缺血的中医疗法
    讲解医师:李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西安市中医院心内科
    心肌缺血发作的时候,患者通常有胸闷、气短、心慌的症状,可以选择中医疗法。中医疗法首推中医按摩缓解症状,主要是按摩心经和心包经所在的穴位:\n1、首选按压昆仑穴,昆仑穴的位置位于走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民间曾中医曾经说过,按摩昆仑穴相当于打了一支强心针;\n2、按摩檀中穴,此穴的位置位于人体乳房中间的位置,即两个乳头中间连线中间的位置就是檀中穴,其作用是宽胸理气,对胸口疼痛、胸闷、心悸、心烦,甚至呼吸困难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n3、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中央凹陷处,按摩内关穴常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因为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是守护心脏的一个重要关口,当心肌缺血出现的时候,按摩内关穴对心脏有很好的保健治疗作用;\n4、按劳宫穴,劳宫穴位于手握拳屈指的时候中指点于掌心的位置,当心肌缺血出现的时候,按摩手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缓解精神压力的作用,对缓解心肌缺血是十分有效的一种疗法。
  • 心肌缺血在心电图上的反应(音频)

    心肌缺血在心电图上的反应
    讲解医师:郑桂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漳州市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在心电图上表现主要为ST-T的改变,ST-T反映的是心室复极过程,心肌缺血在心电图的表现如下:一、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表现为相应导联出现高耸、直立T波,如前壁心内膜下缺血,胸导联出现高耸、直立T波。二、心外膜下心肌缺血,相应导联出现T波倒置,如前壁心外膜下缺血,胸导联出现T波倒置。三、ST段压低和抬高,发生心肌缺血时St段会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或出现T波倒置。
  • 心肌缺血能治好吗?怎么治疗?(音频)

    心肌缺血能治好吗?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能治好吗?回答是能治好,也不能治好。能治好指针对心肌缺血的症状,通过药物或者其他手段可以缓解或者消除心绞痛的发作,从此角度讲可以治好。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心肌缺血总归是冠心病的症状,冠心病的治疗是长期、终生治疗,从此角度讲不能治好,因为需要长期治疗。怎么治疗呢?心肌缺血的治疗也是冠心病的治疗,针对冠心病的治疗包括几个方面:一、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需要长期、终身治疗,包括基础用药。抗血栓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以抗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发生的机会。他汀类药物是降血脂、稳定斑块,可以阻止动脉斑块增大,减少破裂的机会。改善心肌缺血症状的药物,也叫抗心肌缺血类药物,最常用的是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除此之外是β受体阻断剂,常见的倍他乐克、比索洛尔也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能量代谢的药物也有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发作的作用。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的后面带有地平两字,临床上常见的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也有扩张冠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常用的中药,比如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也有明确的抗心肌缺血作用。二、介入治疗也就是冠脉球囊成形术或者冠脉的支架植入术,通过介入的方法把冠脉狭窄的部位解除,改善心肌供血。三、外科手术治疗也叫冠脉搭桥术,适合于冠状动脉病变非常弥漫、严重、多支,介入治疗不能解决时可以考虑行冠脉搭桥术。
  • 心肌缺血如何煅练改善(音频)

    心肌缺血如何煅练改善
    讲解医师:郑桂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漳州市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患者锻炼的时候要把握一定的原则,不能觉得累,更不能有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症状,适合心肌缺血患者的运动主要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不能剧烈运动,适合的运动有骑自行车、慢跑、游泳、跳舞、练瑜伽,每次不少于30分钟,微微出汗就可以,运动心率不可以超过缺血阈发生时对应的心率,最好是缺血阈心率以下来避免心绞痛发作。如果患者心肌缺血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或有活动性心绞痛,这种情况下不要锻炼,如果患者有出现三级或四级的心功能衰竭,也不适宜锻炼。
  • 如何正确治疗心肌缺血(音频)

    如何正确治疗心肌缺血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的治疗是针对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是整个治疗的基础,需要长期、坚持治疗。首先包括抗血栓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都是抗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发生的药物。非常关键的用药是他汀类药物,起到的作用是降脂、稳定斑块。改善症状的药物也是减少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的药物,最常用的是硝酸酯类药物,常用的药物有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还有能量代谢药物,常用的药物为曲美他嗪。钙离子拮抗剂是后面带有地平两字的药物,比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也有扩张冠脉的作用,也可以和其他改善症状的药物联合应用。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的是中药治疗,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还有其他中药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药物治疗之外,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介入治疗。一旦通过冠脉CT或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部位>75%,可能具有冠脉介入的指征,可以通过球囊扩张植入支架解除局部狭窄、改善心肌血流。另外是冠脉搭桥术,如果冠脉病变非常广泛,多处病变可以选择冠脉搭桥手术来进行治疗。当然,非常晚期的心肌缺血不适合做介入治疗,也不适合外科手术,最终的治疗仍然以药物治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