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

  • 缺铁性贫血吃哪些蔬菜好(音频)

    缺铁性贫血吃哪些蔬菜好
    讲解医师:李方方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开封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
    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在饮食上建议富铁饮食,所谓的富铁饮食就是多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常见的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血制品、瘦肉、木耳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口服补铁以及静脉补铁都是可以的,静脉补铁相对于口服补铁来说,其补铁效果快,但是口服补铁的前提是患者没有消化道溃疡、消化道糜烂或出血存在,如果有消化道溃疡、消化道糜烂或出血存在的病人则不能够口服补铁。因为这部分患者口服补铁不但无效,而且还会刺激溃疡面导致糜烂面加重。
  • 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音频)

    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
    讲解医师:丁晓庆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免疫科
    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是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常规里面可以看到红细胞的数量减低、血红蛋白减低、红细胞的体积小,有部分病人血小板的数量略微升高,白细胞的数量基本上正常,血象镜下看细胞形态,红细胞形态体积小,中央呈双凹圆盘,淡染区扩大,这是缺铁性贫血的表现,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基本上正常。缺铁性贫血是缺血当中最常见贫血,血象基本是这种情况。血象基本常规指的是血常规,进一步了解缺铁性贫血的特点,还有血清铁和铁蛋白,血清铁和铁蛋白都减少,总铁结合率一般情况下增高。所以确定是否是缺铁性贫血,除了要看血常规的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是典型特点,同时还要看血清铁和铁蛋白的情况,是不是符合缺铁性贫血,同时最好还要了解有没有缺铁的原因。
  • 内因子缺乏引起的贫血是怎么回事(音频)

    内因子缺乏引起的贫血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盛秀云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
    内因子缺乏引起的贫血称为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因为缺乏叶酸,还有B12这两个元素所引起来的。而B12在人体内是以钴胺素形式存在于血浆中,以5-脱氧腺苷钴胺素,它的形式存在于肝脏和其它组织中。正常人每日需要的维生素B12是微克,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肝脏、肾脏、肉、鱼、蛋以及卤品类的食物。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与蛋白结合,经过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与蛋白分离,在胃粘膜壁细胞合成的蛋白结合成维生素B12复合物。进入十二指肠经胰蛋白酶作用。由于同样来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内因子结合成IFB12复合物,IF也就是内因子保护维生素B12不受胃肠道分泌液的破坏,到达回肠末端,与肠粘膜的受体进行结合,继而进入门静脉入肝。人体内的维生素B12的储存量约为2-5mg。
  • 两岁半的小孩贫血怎么办(音频)

    两岁半的小孩贫血怎么办
    讲解医师:范芸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血液内科
    两岁半的孩子出现贫血,往往跟饮食有关,以营养性贫血最为常见。由于两岁半的孩子已经能正常吃饭了,其实贫血首先从饮食方面好好的判断鉴别一下。如果孩子偏食,就要详细的问一问主要不吃哪些东西。一般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如果孩子吃鸡蛋、吃肉类都不够,或者长得太快,虽然吃一点,但是相对不够,就很容易出现缺铁贫血,首先在饮食上给予强化。也有适合儿童吃的口服药物都可以补充。如果除了缺铁以外,孩子还有叶酸相对的摄入不足,因为有些孩子可能特别不爱吃青菜,这种情况下也是需要补充叶酸,但只要吃动物蛋白,维生素B12相对不容易缺乏。所以两岁半的孩子贫血要先从饮食入手,如果饮食调整有困难或者仍然不足,可以服药物。
  • 海洋性贫血怎么治疗(音频)

    海洋性贫血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刘加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海洋性贫血,也就是地中海贫血,由于这种病人多见于意大利、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故得名。在我国地中海贫血常见于广西、广东等南方地区,北方少见。海洋性贫血是一种遗传性的疾病,是由于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导致病人出现溶血性的贫血。在临床上海洋性贫血,根据病情轻重分为了轻型地中海贫血、中型地中海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轻型的地中海贫血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中型的地中海贫血患者,病人平时会有贫血的症状,如果血红蛋白高于100g/L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低于100g/L,往往就需要定期的输血治疗。对于重型的地中海贫血患者,贫血症状较严重,需要经常的输血治疗以及保持血红蛋白大于100g/L,这样对于儿童患者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平时要注意避免感染和随便服用药物,因为感染和服用某些药物会诱发溶血,加重地中海贫血的病情。
  • 继发性贫血的发病原因(音频)

    继发性贫血的发病原因
    讲解医师:郭庆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继发性贫血是由造血系统以外的疾病,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或失血导致贫血,这种贫血由原发疾病引起,贫血只是原发疾病外的症状之一。一些慢性全身性疾病可以引起贫血,比如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变、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和肿瘤性疾病等都可以引起。这些疾病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造血系统而发生贫血。另外,慢性感染也可以引起贫血。
  • 血常规看贫血怎么治疗好(音频)

    血常规看贫血怎么治疗好
    讲解医师:刘加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血常规检查发现贫血,首先要明确贫血的类型。血常规检查发现血红蛋白降低,也就是有贫血的情况,同时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都出现了明显降低的情况,首先就要考虑是缺铁性贫血引起,可以再化验血清铁和铁蛋白。如果血清铁铁蛋白浓度降低,这种情况就可以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就需要补充铁剂治疗,可以服用二维亚铁颗粒、三维亚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片、乳酸亚铁片等等。另外如果口服铁剂吸收不良或不能耐受,还可以静脉补铁治疗。如果血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增高,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以检查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如果叶酸、维生素B12浓度下降,就可以确诊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以补充叶酸、补充维生素B12治疗。
  • 什么是贫血症(音频)

    什么是贫血症
    讲解医师:程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血液内科
    贫血是指外周血的血红蛋白浓度,或者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正常男性外周血的血红蛋白浓度是120g/L以上,女性是110g/L以上,如果血红蛋白浓度低于这个数值叫做贫血。贫血根据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极重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低于30g/L,严重时危及生命。轻度贫血指血红蛋白浓度在90-120g/L;中度贫血是60-90g/L;重度贫血是30-60g/L。贫血根据程度会有不同的症状,慢性贫血因为机体有代偿适应的过程,患者也可以症状不明显。
  •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音频)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往往以皮肤黏膜苍白为主要的表现。有时候新生儿可以表现为甲床呈苍白色,或者是眼结膜苍白,因为溶血导致的贫血往往都是重度贫血。所以新生儿可以表现为皮肤呈蜡黄色,有时候易误诊为黄疸。如果溶血同时伴有黄疸、青紫或者是其他皮肤色素的改变,可以掩盖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表现。病程比较长的新生儿可以表现为食奶差,有时候会出现因为贫血导致的低氧血症而出现代偿性的心率增快,造血系统也可以表现为肝脾或者是淋巴结的肿大。
  • 再生障碍贫血死亡率(音频)

    再生障碍贫血死亡率
    讲解医师:刘加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在临床上,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急性再障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它的贫血表现为苍白、头晕、乏力,会进行性的加重,往往伴有严重的感染,体温多在39℃以上,个别患者自发病到死亡都处于难以控制的感染状态之中。同时出血症状也很明显,皮肤黏膜有大片的出血点、瘀斑。同时有鼻腔牙龈的出血,可有内脏出血如呕血、便血、尿血等,有时候会出现眼底出血。所以说,急性再障在过去的死亡率极高,在90%以上。近年来随着治疗手段的发展,致死率有明显的下降,但是也在30%左右。慢性再障的特点就是起病缓慢。贫血感染和出血的程度比较轻,大部分病人经过治疗以后能够缓解,但是有少部分病人转变成急性再障,早期死亡,死亡率大约在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