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脑卒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童晨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脑卒中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比较多,按照检查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于检查脑实质的,也就是检查是否出现了脑梗死、脑出血或者脑部肿瘤的,这样的检查包括ct的平扫、核磁的平扫。第二类检查就是用于专门检查脑血管的,看脑血管有没有狭窄、有没有堵塞或者其他的一些问题,这样的检查包括脑血管的超声、颈动脉的超声、核磁的血管造影(MRA),ct的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第三类检查是用于检查脑组织血流量的,这样的检查包括ct的灌注检查、核磁的灌注检查,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
  • 脑卒中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脑卒中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梁猛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所谓卒中包括两个病,一个是出血性卒中,就是脑出血;一个是缺血性疾病,就是我们讲的脑梗死。脑出血一般情况下可能是因为脑外伤,有的是高血压很高的这种情况,还有的人是由动脉瘤破了以后引起的,这是出血性脑卒中。还有一个就是缺血性的,因为长期高血压会引起动脉硬化以及血栓形成,有时候血脂高,包括还有糖尿病,都会引起脑梗死。还有脑栓塞也是脑梗死范围内的,这时候特别是有房颤的患者,容易出现栓塞,还有是风湿性心脏病,附壁血栓掉了以后,也会引起脑卒中。
  • 脑卒中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潘龙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一般把脑卒中分为腔隙性脑梗死,还有脑血栓以及脑栓塞。如果是腔隙性脑梗死,症状一般比较轻。患者会出现头晕不适,或者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如果形成脑血栓或者脑栓塞,症状比较重,患者可以出现口角的歪斜、口角流涎、言语欠清或者完全的失语,肢体活动无力或者不能活动。患者如果是大面积脑梗死,可以出现昏迷,有一部分患者可以并发肺部感染或者消化道出血的危急重症。
  • 脑卒中的后遗症(音频)

    脑卒中的后遗症
    讲解医师:段轶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三医院疼痛康复科
    脑出血一般一个礼拜左右就基本上进入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了。有的脑梗死的患者大约在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左右就基本上进入了恢复期以及后遗症的时期。主要的症状是有一定相似性的,就是出现偏侧肢体的乏力、偏瘫、活动困难、吞咽障碍、口角歪斜、二便失禁等等。针对这些后遗症的治疗,可以联合中医和西医,也可以联合药物以及针灸这些适宜技术一起治疗。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有些患者可以进行及早的康复治疗,对肢体功能障碍以及语言功能障碍有一定的康复的可能。
  • 脑卒中康复治愈方法(音频)

    脑卒中康复治愈方法
    讲解医师:张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辽宁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以后会遗留很多问题,包括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就是围绕着功能障碍来进行,言语障碍由专业的言语治疗师,带领着患者进行专业的言语训练。吞咽障碍由治疗师来进行吞咽训练,包括吞冰块刺激局部、局部电疗,都可以帮助吞咽障碍的恢复。肢体功能障碍,包括上肢和下肢的功能障碍,也会相对应的进行康复训练,特别是上肢,由于手的功能涉及很精细的活动,又分为作业疗法和手功能训练。\n总之,脑卒中的康复是一个很系统的治疗,在常规的这些康复治疗以外,还要坚持药物治疗预防再卒中,以及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脑卒中的康复是很系统的治疗,建议患者脑卒中以后,在恢复的黄金期以内,尽量在医院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
  • 脑卒中有哪些检查方法(音频)

    脑卒中有哪些检查方法
    讲解医师:朱明瑾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特需老年病科
    脑卒中的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一个是颈动脉彩超,它主要是看颈动脉有没有斑块,包括一些软斑和硬斑。再一个就是经颅多普勒监测一个栓子的情况,看一下有没有活动性的栓子脱落,这些情况导致了脑卒中的发生。再者就是如果区分脑出血和脑梗塞这两种情况的话,首先要做的就是CT的检查,如果是出血的话,在CT上就是急性期,它是表现为是一个高密度,所以对于以后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案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患者条件允许,或者是急性期,还可以进一步的选择脑血管的造影。它可以能够清楚地看脑血管。
  • 脑卒中怎么治(音频)

    脑卒中怎么治
    讲解医师: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总体而言,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脑卒中又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前者主要是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是高血压脑出血,应该严格控制血压,积极的脱水降颅压和营养神经治疗,出血量超过30ml,应该积极的考虑手术治疗。如果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有动脉瘤存在,应该做血管造影,确诊以后尽快考虑做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而缺血性脑血管卒中,如果是大面积的大脑半球梗塞,有脑疝形成的先兆,应该积极的做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如果是小面积的脑梗塞,可以考虑药物保守治疗。
  • 脑卒中是什么(音频)

    脑卒中是什么
    讲解医师:任崇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是脑血管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突然破裂出血或者栓塞、梗死、缺血,而造成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神经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脑卒中85%以上是缺血性脑卒中,例如腔隙性脑梗死、分水岭脑梗死、脑栓塞,15%-20%左右是出血性脑卒中,如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等等情况。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等四高的特点,对于脑卒中的治疗重点就在于预防,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积极的治疗原发病,例如控制血压、血糖的平稳,减轻体重等。
  • 脑卒中常见的功能障碍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常见的功能障碍有哪些
    讲解医师:郐国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常见的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可以表现为嗜睡、昏睡、浅昏迷、中度昏迷、深度昏迷。还可以表现为失语症、构音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对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早期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建议早期进行,尤其是卒中后半年之内,因为神经细胞属于不可再生细胞,黄金康复期为脑卒中后半年之内。康复治疗的手段主要包括高压氧、中医针灸、理疗、神经电刺激、药物治疗等方法。
  • 脑卒中治疗的方法(音频)

    脑卒中治疗的方法
    讲解医师:曲延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方法和非药物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有发病4.5小时内,可以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超过4.5小时,在6小时以内可以选择尿激酶溶栓治疗。超过6小时时间窗只能采用以下药物:1、抗血小板制剂,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根据病情选择一种或两种,后者就是常说的双抗治疗。2、他汀类药物主要是稳定斑块,常用的有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3、自由基清除剂,如依达拉奉。4、侧枝循环改善药物,如丁苯酞注射液。5、抗凝剂,如低分子肝素钙。6、脑细胞代谢改善药物,如胞磷胆碱、奥拉西坦。中药制剂,如血塞通、灯盏细辛等。非药物治疗主要有介入治疗,包括动脉溶栓治疗、动脉取栓治疗、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等。康复治疗,包括急性期肢体摆放和恢复期肢体和语言的康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