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脑卒中患者怎么治疗(音频)

    脑卒中患者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患者的治疗,首先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具体的对待。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以采取静脉溶栓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需要评价是否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脑出血大于30ml,并且有脑疝、瞳孔散大,需要立即进行开颅手术治疗。如果是在非急性期,应该积极的改善脑部的循环、脑保护治疗,比如目前应用奥拉西坦、小牛血去蛋白比较多。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查明具体的血管因素,是否有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的狭窄以及闭塞,每个治疗方案都是不同的,因此一定要查明原因之后,进行诊断和治疗。
  • 脑卒中的发病原因(音频)

    脑卒中的发病原因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又名脑溢血,也就是出血性卒中,指的是脑实质内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最常引起脑出血的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长期的高血压是脑实质内小血管壁受到过度的扩张或变薄等病变,与此同时,血管的内膜也因高压血流的冲击而损害,长此以往当薄弱的血管再难以抵御高血压血流的冲击,即发生破裂。如果血管壁已有动脉硬化,则此种情况更易发生,甚至在没有高血压基础的情况下也可以发生。另一种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瘤好发于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如这种出血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则大多数是先天的血管畸形造成的。再一类就是缺血性脑卒中,这里边分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各种病因致使某一脑血管腔内的血液发生凝固,形成血块阻塞血流,即脑血栓形成。二、是脑血管本身并无损害,而来源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栓子随血流循环而导致血管的阻塞,即脑栓塞。比如最常见的房颤的病人,左心房的附壁血栓脱落导致脑栓塞。这种情况是比较危急的,一般栓塞的面积比较大,后期的后遗症也很严重。
  • 脑卒中典型的偏瘫模式是什么?(音频)

    脑卒中典型的偏瘫模式是什么?
    讲解医师:刘奕蕾  (副主任中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脑卒中典型的偏瘫模式主要指的就是“三偏征”。何为“三偏征”?就是指偏身感觉障碍、偏侧面部的瘫痪和偏侧躯体的瘫痪。一般来说,如果脑梗在右侧,我们就会出现左侧的面部瘫痪,左侧肢体的瘫痪以及左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对于偏瘫的患者,他有一个特点,一般偏瘫的患者在后期会合并有肌张力的升高,或者叫肌张力的障碍。合并有肌张力障碍的患者,一般他的偏瘫会表现为上肢屈肌张力的升高,下肢伸肌张力的升高,所以在临床上,我们多见于好多患者都出现上肢呈握拳屈曲的状态,下肢呈伸直画圈的步态。
  • 脑卒中的饮食禁忌(音频)

    脑卒中的饮食禁忌
    讲解医师:朱明瑾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特需老年病科
    发生脑卒中,脑卒中在饮食方面还是要针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用饮食进行如何干预。因为脑卒中的大多数危险因素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因素引起的,所以我们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要低盐、低脂饮食,防止它这个高血压的一个发生。然后低脂的话主要是减少动物的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如一些动物的内脏,控制患者高脂血症的发生,还有也要适当的减少一些糖的摄入,其次就是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清淡饮食,还要多喝水,摄入足量的水分,戒烟、限酒。
  •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音频)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第一点就是肺部的管理,因为很多的脑卒中的患者,往往是一种长期卧床的状态,肢体偏瘫。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肺部的情况,长期的卧床很容易造成痰液在肺内的聚集,如果时间过久,一般来讲超过七天就会增加肺炎的风险,这样的话就会进一步的加重颅内的缺血、缺氧的状态,从而对于脑卒中的康复非常不利。因此每隔两个小时翻身拍背,定期吸痰,雾化排痰是非常的重要。第二点就是一定要注意偏瘫侧肢体的压疮问题,也就是皮肤的改变。因为很多时候偏瘫侧肢体没有特殊的感觉,而且无法运动。一旦压迫的话,超过六小时就会产生缺血的情况,如果更加严重则会造成肢体的坏死,这个时候就会形成压疮。一旦形成在后期就很难愈合,所以这方面也一定要注意。
  • 脑卒中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窗(音频)

    脑卒中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窗
    讲解医师:刘建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一般来说,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窗是4.5小时之内,但不能一概而论。\n近年来,由于CT或磁共振等特殊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软件的萌出,加上血管内治疗的各种新材料诞生。现在国内外各种研究的大型试验,已经将部分脑缺血性脑卒中的再灌注时间窗延长到24小时。一般来说,重组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的时间窗最长在4.5小时,而尿激酶在中国的静脉溶栓时间窗是6小时。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包括动脉溶栓、血管内机械取栓、血管内血栓抽吸术、急性期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等各种手段。由于新的影像学技术发展,在影像学技术的基础上,有超过4.5小时还能发现可挽救的缺血半暗带患者,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静脉溶栓或血管内的支架取栓治疗。多项国外的研究试验已经证实了可以在4.5-9小时以及9-16小时,甚至在16-24小时都可以进行血管内的再通治疗。\n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中在发作期间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要注意避免颈部活动过度,枕头不要太高,以免影响头部的血液供应。而且要有规律性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平时要注意沉着、冷静,狂喜、暴怒、忧郁、悲哀和恐惧、受惊都会诱发脑梗塞。
  • 脑卒中预防方法(音频)

    脑卒中预防方法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的预防方法是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的筛查以及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卒中不发生或者推迟发生的目的。预防方法包括防治高血压、防治心脏病、防治糖尿病、防治血脂异常、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及合理的膳食。除了生活预防以外,还可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给予抗血小板药物进行脑卒中的预防。
  • 脑卒中的症状(音频)

    脑卒中的症状
    讲解医师:胡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康复科
    脑卒中通常发病比较急,在发病后即刻就会出现一些相应的症状,主要表现的是全脑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全脑的症状就是突然突发剧烈的头痛、呕吐,然后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昏迷不醒。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突发的一侧肢体的不灵活,手上拿着食物突然掉了,或者是肢体麻木、行走不稳。还有的患者突然说话的时候言语中断,感觉舌头不是特别利索,这都是脑卒中的一个表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去找专科医生进行就诊。
  • 脑卒中的急救步骤(音频)

    脑卒中的急救步骤
    讲解医师:国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一旦发生脑卒中在家里没有什么急救的步骤,唯一能做的是立即打120将病人送医院抢救治疗。而对于出血性脑中风很快引发脑疝,自己家里不具备急救的措施。缺血性脑卒中如果治疗时间窗过了就没有治愈的希望,所以发病之后立即叫120送医院,应该到就近的医院,不要因为路程耽误了时间,这是最明智的处理办法,因为家里没有急救的措施。紧急就医以后一般需要马上进行溶栓、抗凝等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 脑卒中用药标准(音频)

    脑卒中用药标准
    讲解医师:王康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
    脑卒中是由于各种原因,如动脉硬化、血管炎、先天性血管病、外伤、药物、血液病及各种栓子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脑血管疾病,又称为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脑血管病变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的总称。\n在脑卒中发作之后首先要明确病因,再次就要明确脑术中对大脑构成了什么程度的损伤。对于有脑卒中发作倾向、尚无卒中病史的人,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各种可控危险因素,达到使脑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生的目的。对于已明确脑缺血卒中,如脑梗塞或脑栓塞的患者一般推荐华法林对抗抗凝治疗,卒中风险高的个体应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