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 窦性心动过缓有什么危害?(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有什么危害?
    讲解医师:周亚楠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中医心内科
    窦性心动过缓一般是没有危害的,但是当心率低于50次/分的时候,一般都是有症状的,过于缓慢的心率容易导致全身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而出现症状。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应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总的来说,只要没有症状可以不需要治疗,一般当心率低于50次/分的时候,就会出现头晕、晕厥等不适,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到医院考虑行起搏器治疗。
  • 窦性心动过缓有什么症状(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动过缓,大多是通过心电图检查来判断。心电图检查判断窦性心动过缓以心率<60次/分为标准,临床上大部分病人的心率在50-60次/分之间,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最多表现为剧烈活动时乏力。窦性心动过缓,大多数病人表现为白天心率<50次/分,病情严重的会到病态窦房结诊断的标准,病人会伴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比如脑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严重的会有晕厥,心脏供血不足会表现为胸闷、胸疼、气促,肢体供血不足会有乏力的表现;另外,病人也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白天精神不够、容易困倦,病人本人或家属会主诉睡眠多。
  • 窦性心动过缓的危害有哪些(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的危害有哪些
    讲解医师:常亮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北大荒集团齐齐哈尔医院老年病科
    正常的心率<60次/分就可以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但是在临床上认为55-60次/分的心率是非常好的心率,如果没有任何的症状,一般不用干预治疗。心动过缓的危害有什么?只要是心率不低于50次/分,病人不出现头晕、乏力、一过性的黑蒙、晕厥的情况,是没有危害的。除非心率特别的低,像心率达到40次/分、30次/分的时候,在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则风险是非常高的。这种情况下可以发生心脏骤停以及心血管的意外,必要的时候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进行干预的。
  • 窦性心动过缓怎样治疗(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怎样治疗
    讲解医师: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
    窦性心动过缓可以出现在正常人群或运动员中,如果心动过缓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可以不做特殊治疗。如果是因为甲状腺功能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高钾血症等导致的心动过缓,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和电解质紊乱。如果因为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而导致窦性心动过缓,就需要积极停用药物观察心跳能否恢复。有窦性心动过缓,是因为退行性病变或者心肌缺血而导致。如果病因无法纠正并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就需要考虑植入心脏的永久起搏器,来保证心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 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意思(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正常人的心跳是由于窦房结规律发放冲动所造成的,一般节律是在60-100次/分。正常的窦性心律,但是心跳小于60次/分,就称之为叫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一般都是见于正常的生理状况下,例如长期的、大量的运动,特别是体育的运动员或者强体力劳动的人群,在安静的时候也可以低于60次/分,甚至50次/分以下。\n人在睡觉的时候,心率也会正常的下降,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低于60次/分,这些都是由于身体的迷走神经张力过高造成的,一般不会有相应的症状,也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病理情况造成窦性心动过缓,比如急性的脑血管病造成颅内压升高的时候,会由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造成心动过缓。另外急性心肌梗死,由于窦房结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鼻塞,会引起缺血性的窦性心动过缓。身体的代谢激素,比如说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造成窦性心动过缓。如果只是生理性的或者是一过性的窦性心动过缓,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但是如果有持续性的低于50次/分,甚至低于40次/分的时候,会造成心脑供血不足,这时候就要进行对症对因的治疗,必要时需要起搏器治疗。
  • 如何正确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音频)

    如何正确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往往在心电图上给出的是小于60次/分,但实际在国际标准中已经发生变动,小于50次/分钟才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很多病人拿到心电图,看到上面有窦性心动过缓,而且看实际的心率是50-60次/分钟之间,病人自己就很紧张,会问要不要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往往还要取决于病人有没有心动过缓的症状,来决定要不要治,这个症状主要表现为供血不足的症状,比如会有胸闷、乏力、头晕、容易困,或干什么事情都力不从心的情况。如果没有,即使是有过缓也可以不需要特别紧张。心动过缓在静息状态或者睡眠的时候完全可以出现,但是运动的时候心率可以随之增快,这种情况下也不需要特别紧张。如果窦性心动过缓确实程度比较重,达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程度,同时因为窦缓出现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果比较严重、有晕厥且经常眼前发黑、头晕很明显需要器械治疗,比如起搏器的植入。在药物方面没有明显的能提高心动过缓的口服药物,但有些静脉用药能提升,大多用在抢救的时候,平时不会用其提高心跳。如果有轻微的心动过缓而没有症状,完全可以不去处理,只需要定期观察就好,可以每年做个心电图,如果是老年人,可以每年做一个动态心电图检查。
  • 如何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音频)

    如何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讲解医师:任艺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本身是窦性心律,同时心跳次数<60次/分,这种状况就叫做窦性心动过缓。对于一些运动员来讲,他的每搏输出量比较高,长期的大量的运动,使他的心率就偏慢。大部分人平时的状况都是处于小于60次/分、大于40次/分的这种状况。一般来讲是50-60次之间,这样的窦性心动过缓无需治疗,因为它也没有什么临床的症状。\n对于有一些人的心跳很慢,虽然也是窦性心律,但是可能只有40-50次/分的心跳,而且比较疲乏,容易出现头晕的状况,这种人就需要进行相应地处理,因为心跳太慢。如果检测之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没有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窦性心动过缓,就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比如茶碱缓释片,它可以使心率适当的增加,同时应该进行相应的锻炼,体力的锻炼,使植物神经保持平衡状态,不容易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情况,而且可以增加每搏输出量,使其心率相对缓慢的时候,也不太容易出现临床的一些症状。
  • 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办?(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办?
    讲解医师:刘倩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动过缓,要完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估全天24小时的平均心率。如果平均心率明显降低,常常小于45次/分以下,或者有心脏停搏,需要起搏器去治疗,临床上没有特效药物去治疗心动过缓。但是患者的症状是第一位的,如果患者年轻的时候心率是40次/分,到年龄大了也是40次/分,并且从来没有发生过头昏、黑朦甚至晕厥这些症状,还是需要再观察。但是如果患者心动过缓伴随有头晕、黑朦、晕厥,这种情况需要起搏器去治疗。
  • 窦性心动过缓能喝酒吗(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能喝酒吗
    讲解医师:张艳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不适合喝酒,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都会出现心慌和乏力的症状,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正是因为心脏的供血不足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属于心血管系统的一种疾病,酒精会严重影响心肌细胞的代谢功能。据统计还有一部分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因为酗酒才爆发此病。所以患者应该遵循医嘱,减少喝酒次数和频率,尽量做到不抽烟、不喝酒。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在少喝酒的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于劳累的体力活,多吃应季的蔬菜、水果,注意营养的均衡和吸收。
  • 围术期有哪些常见的副反应(视频)

    围术期有哪些常见的副反应
    围术期常见的副反应具体如下: 1、生命体征的一系列反应,如心律失常、房颤、窦性心动过缓、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呼吸缓慢等; 2、患者可出现局麻药中毒; 3、呼吸过程中,可出现呼吸衰竭、二氧化碳蓄积或缺氧等情况。全麻时可能发生气管导管脱出或因手术操作引起缺氧等情况,但可通过仪器监测,患者出现不适可及时纠正。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