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 儿童心率71正常吗(视频)

    儿童心率71正常吗
    儿童心跳与成人正常心率不同,因为儿童心跳随着年龄发育逐渐减慢,10岁以上的儿童可达到与成人相同的心率。成人超过10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速,<6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缓。71次/分钟的心率发生在10岁以上的儿童正常。 如果不是10岁以上的儿童,0-1岁正常儿童心跳110-150次/分钟;1-3岁为90-130次/分钟;3-5岁的正常儿童为80-120次/分钟;5-9岁的正常儿童为70-110次/分钟。因此71次/分钟的心率,针对不同的儿童,评判标准不同。如果为10岁以上的儿童,71次/分钟的心率正常,如果为1岁儿童,71次/分钟的心跳为窦性心动过缓。
    2023-07-31
  • 心动过缓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心动过缓是怎么形成的
    心动过缓的常见原因如下:1、窦房结病变:由于缺血或其他疾病导致窦房结病变,使窦房结不能按照需要发放命令,指挥心脏跳动,因此出现运动综合征,导致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这时会造成心跳较慢;2、房室结病变:心脏信号传导的驿站叫做房室结,若房室结由于缺血或其他问题出现病变,导致信号不能从心房传递至心室,出现房室传导阻滞,会导致患者心动过缓。
    2023-08-01
  • 心率低是怎么回事(视频)

    心率低是怎么回事
    多数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低于60次/分不一定为病态,部分人群存在变异情况,甚至有家族史,但无相关表现、症状。 特殊人群,如运动员心率慢为长期功能锻炼的结果,属于正常情况。控制心脏跳动次数的部位为窦房结,部分老年人或其他疾病易损害窦房结功能,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因此当心率过低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导致心动过缓的原因,进行相应诊断治疗。
    2023-07-30
  • 心律不齐严重不严重(视频)

    心律不齐严重不严重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的表现之一,是否严重取决于心律失常的类型。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如偶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都不严重,轻者可能观察、休息后即可逐渐适应,甚至无需处理;假如早搏较多发生、心律不齐比较严重,如频发性室性早搏或心房颤动,心率较快,存在心慌的感觉,并且心房扑动、心悸明显时,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的心律不齐,如房颤伴有长间歇、房颤伴有快心室率或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时,患者可能晕厥、意识丧失、摔倒,此时比较严重。另外,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也会出汗、心慌、晕倒,同样比较严重。 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控制,效果都比较理想。而如果患者心率过慢、存在长间歇,突然发生头晕、黑蒙、晕倒、摔倒的情况,可能需要安装起搏器进行治疗。
    2023-07-31
  • 窦性心动过缓吃什么药(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吃什么药
    目前临床上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特效药,中药调理可能会有一定疗效,若要彻解决问题需要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年轻人或运动员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属于正常生理反应,若无症状,不需要药物治疗。若为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出现活动耐量下降、头晕、黑蒙、乏力等症状,需要采取药物治疗以及安装起搏器。具体需要药物治疗或是植入心脏起搏器,应到正规医院咨询专业人士。
    2023-08-01
  • 小儿心律失常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心律失常是怎么回事
    小儿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如下: 1、激动发出因素:即窦房结发出激动出现异常,如发出激动的次数减少,为窦性心动过缓,如发出激动的次数增多,为窦性心动过速,如发出激动的次数持续减少,为病态窦房结; 2、激动传导因素:如传导阻滞,包括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其中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常见,一般分为一度、二度、三度; 3、激动异常因素:如过早搏动,包括房性早搏、结性早搏、室性早搏、预激综合征等; 4、并行心律:即某一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较高,其心律与窦房结发出的节律并行。
    2023-07-30
  •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频率低于正常范围。一岁以内的婴幼儿心率低于100次/分钟,小儿心率低于80次/分钟,六岁以上的幼儿心率低于60次/分钟,一般认为是窦性心动过缓的表现。 窦性心动过缓分为小儿迷走神经张力增加等因素导致的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等因素导致的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需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进行鉴别,可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结合症状表现进行判断。
    2023-07-30
  • 窦性心律是病吗(视频)

    窦性心律是病吗
    窦性心律不是疾病,窦性心律是正常心律,正常人的心律是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即心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窦性心动过缓,即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这两种心率为异常心律。出现异常心律时,需要引起重视,若患者窦性心动过缓,但不存在明显症状,则无需进行治疗,若窦性心动过速,需排除甲亢、心力衰竭等情况,若存在器质性疾病,需进行治疗。
    2023-07-31
  • 心动过缓的几大原因(视频)

    心动过缓的几大原因
    心动过缓有生理性还有病理性,心动过缓原因如下: 1、生理性心动过缓:包括体力劳动者、运动员、老年人,心率基本是50-60次/分钟,是正常的现象; 2、口服药物:包括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等等,吃完以后会出现心动过缓,因为药物引起,只要不过低,就不用太多关注; 3、与起源点频率有关: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和起源、发作中频率有关; 4、传导异常:包括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冠心病、心肌缺血、心梗、心肌炎、心力心衰等均可引起。 5、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也都可以引起心动过缓。 因此除生理性以外,往往都是病理性改变。对于这种病人,需要加以关注,查找原因。
    2023-08-01
  • 心率过缓是怎么回事(视频)

    心率过缓是怎么回事
    心率过缓主要是部分人心脏跳动低于正常范围,即正常范围是每分钟60-100次,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低于60次,则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病理性改变:多数情况下,心动过缓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有不少为病理性改变。部分患者由于窦房结功能的变化而导致窦性心动过缓,或者由于窦房传导系统老化导致传导异常,从而导致心率病理性减慢,则为病理改变; 2、生理性改变:对于部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如运动员通过积极锻炼,心脏的泵血功能比正常人要高,即心脏每跳一次,其射出的血液比普通人高且多。 因此,心脏跳动慢需分情况区别对待。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