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

  • 治疗心脏早搏的药(音频)

    治疗心脏早搏的药
    讲解医师:杨文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心脏早搏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包括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比较常见的临床类型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很多正常成年人中都会有早搏的出现,多数为功能性,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休息不好或者缺乏锻炼的患者会出现早博,这种情况一般可以逆转,主要是通过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放松心情等。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比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衰的患者、早搏发作及比较频繁,药物上主要是选择减少心率,改善早搏发作的药物,比如美托洛尔等。如果是病理性的心脏病可以选择胺碘酮、索他洛尔、普罗帕酮等药物,中成药物比如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对于早搏的治疗有一定调节作用,患者也可以尝试。
  • 老人心脏早搏(音频)

    老人心脏早搏
    讲解医师:于丽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医学影像科
    心脏早搏又称为期前收缩,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心脏早搏,包括房性早搏、结性早搏、室性早搏,这些早搏的区别是根据它的起源点来进行鉴别的。如果老年人发生心脏不适,心慌或眼前发黑等不适症状时,以及在摸脉搏或听诊中发现节律不规整,一定要及早的做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根据检查来判断有无心律失常的发生。如果有,要判断是什么类型的心律失常,如果是早搏,需要了解早搏性质,早搏出现的次数,发生早搏后的正常窦性心搏有无改变。通过这些,可以了解早搏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因为在正常人群中也可以出现偶发的早搏,所以一定要综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
  • 心脏异位早搏是什么意思(音频)

    心脏异位早搏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夏立志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二四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脏异位早搏是指心脏除窦房结以外,其他部位出现的异常搏动而诱发早搏。正常的传导系统是由窦房结控制的,每一次心室、心房的跳动都是由窦房结发放传导而来的。当其他异位搏动时则会出现早搏,早搏一般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以及房室交接部早搏。正常人也会出现这种异位性早搏,当然它的发病是以偶发为主,如果出现频发或者连发等情况也就所说的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时,要注意能否预示着病人预后很差,或者应该找出病人这种情形的病因来针对治疗。
  • 早搏危险吗(音频)

    早搏危险吗
    讲解医师:张化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早搏是否危险要看早搏的性质,如果是偶发的早搏,偶发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也就是说每分钟小于6次/分,这种情况考虑是一个功能性的早搏,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人体一般也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如果想处理的话,一般也就是寻找一下诱发因素,比如熬夜、精神紧张、大量吸烟,这种情况尽量的避免就可以,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如果是室性早搏,发作比较频繁或者是多元性的。另外,室性早搏的起搏部位比较异常,比如起搏的非常的早,很容易跟T波融合,这种情况就非常的危险,容易诱发室颤、室速这种情况。一旦出现这种多元性的恶性早搏,这个就考虑是需要处理的。
  • 临床上如何诊断早搏(音频)

    临床上如何诊断早搏
    讲解医师:邹宗秀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对于早搏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相应的体格检查,最客观的指标就是心电图的检查。详细询问患者发作时伴随的症状,有无诱发的因素,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每次发作是否有相同的诱因,发作的时候是如何缓解的,是否服用过相应的药物,近期患者是否有感冒、腹痛、腹泻等呼吸道或消化道的症状,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病史。体格检查时,心脏听诊时应当注意患者的心率是否整齐。
  • 早搏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音频)

    早搏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早搏治疗的关键应是在控制病因和消除诱因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如果是频发早搏并伴有明显的症状,部分需要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抗心律失常药,长期应用需要注意抗心律失常有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对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其药物的使用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对于心律失常,早搏也可以选择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其原理是通过股静脉和颈静脉将导管送入心脏,在标测技术找到异位点后,通过导管头端释放能量,将异常位点消除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 早搏是用什么检测出来的(音频)

    早搏是用什么检测出来的
    讲解医师:李春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早搏可以通过心电图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出来,因为早搏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普通的心电图可以捕捉到早搏,但是不发作的时候不一定能捕捉到。这时可以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并且这种心电图随身携带非常方便,还能连续记录病人24小时心电图的情况,病人日常的工作以及活动都不受到限制。还可以了解心慌与晕厥发生的时候是否和心律失常有关,可以明确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与日常活动是否有关系,还可以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
  • 年轻人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音频)

    年轻人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早搏是指在正常节律的心脏节律中,发生的一种提前出现的心脏搏动,会给人一种心悸的感觉,频繁发作的早搏也会引起一些不适的表现,早搏的病因非常多,很多的时候是发生于正常人,特别是年轻人,主要是由于心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的,特别是当患者出现了有最近的情绪激动,比较劳累、紧张这些情况,都可以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心脏某些部位的节律发生了早搏。\n另外,还有的时候会由于饮酒、吸烟、喝浓茶等刺激性的饮料,都可以引起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造成引发早搏,还有一些功能性的,是服用了可以引起早搏的药物,比如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像洋地黄等,这些药物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诱发早搏。当然除了这些情况之外,还有的人是由于低血钾,特别是服用利尿剂的人群,由于血钾下降而引起早搏的出现。除了功能性之外,还有一部分病人是由于器质性的疾病,心脏疾病引起的早搏,比如心脏缺血、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二尖瓣脱垂这些病,都可以使得患者出现早搏的表现。
  • 心脏早搏如果不治疗会越来越严重吗(音频)

    心脏早搏如果不治疗会越来越严重吗
    讲解医师: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
    心脏早搏的治疗,需要根据早搏的次数、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早搏的病因等综合情况来进行判定。如果心脏的早搏是偶发的,全天的次数在3000次以内,并且可以找到病因或者诱因,比如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喝茶、喝咖啡、睡眠不佳、压力过大、劳累等,就可以通过纠正病因来治疗早搏。如果早搏的次数不多也可以继续观察,一般不会发展为频发的早搏,但如果心脏的早搏发作非常的频繁,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否则早搏的次数不会减少,而且长期的早搏可能增加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发生风险。
  • 新生儿早搏是什么原因(音频)

    新生儿早搏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新生儿早搏的基础原因是由于新生儿心脏传导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它是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解剖病理基础。新生儿早搏常常有比较明显的诱因,如围生期的窒息、缺氧、感染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先天性心脏病等等。新生儿早搏在发作早期往往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容易被忽视,如果没有及时的诊治,部分患儿很快的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目前随着心电监护的广泛应用,早搏的情况更易早期发现。对于新生儿早搏心律失常的情况,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往往会得到良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