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

  • 心脏房颤的原因是什么(音频)

    心脏房颤的原因是什么
    讲解医师:杨文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房颤是比较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规律有序的心房电活动消失而出现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比较严重的电活动紊乱。房颤的病因比较复杂,房颤会由于心功能的影响,可能会出现阵发性或者持续性,如甲亢、发热等原因也可能会出现房颤。心脏本身的疾病引起的房颤会比较多,如心血管的疾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出现的房颤最多见,瓣膜性的房颤也非常常见,多数是由于二尖瓣的狭窄或者合并关闭不全而出现心房的结构改变,最终出现房颤。感染性的心内膜炎、心肌病以及以及肺心病也会导致房颤。
  • 心脏房颤怎么治疗(音频)

    心脏房颤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张化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房颤动的种类比较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是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以及永久性心房颤动。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以及持续性心房颤动,首先考虑要转为窦性心律,转为窦性心律才属于将房颤彻底治愈。一般情况下,在转为窦性心律之前需要先积极的抗凝治疗,在转为窦性心率方面主要是通过药物,常用的药物主要是可达龙、伊布利特,再就是心律平,还有就是进行电复律治疗。另外,针对永久性心房颤动没有转为窦性心律的机会,这种情况主要是通过控制心室率,抗凝进行治疗,达到控制心室率的目的。主要是将心率控制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静息状态下心率控制在60-70次/分,运动状态下心率一般不要超过110次/分。用药方面一般选择倍他乐克、比索洛尔、胺碘酮这样的药物。再就是积极的抗凝治疗,通过口服华法林抗凝,预防心房内血栓形成。
  • 心房颤动是怎么回事(音频)

    心房颤动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王喜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心房颤动简称为房颤,是在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病因有很多,比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等。房颤时心房的有序的电活动丧失导致心房出现无序的颤动,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因此房颤时不仅心率杂乱无章,心房也丧失20%的射血功能,患者会出现心悸不适、心功能恶化甚至血栓形成的可能。其在临床当中患者最主要的表现为突发性心悸、心慌,尤其是心率就突然间出现了>100次/分以上,出现150-160次/分的这种情况,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心悸、心慌的表现,甚至会诱发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突然晕厥。再者就是反复心动过速使原有的患者心功能恶化,有的患者会发生急性左心衰的发作,因此很多情况下进行准确发作之后往往会出现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这种情况。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和舒张以后使血流速度缓慢诱发血栓形成,所以很多的脑血栓病人原发病可能就是房颤,栓子脱落以后诱发脑血栓形成,但还会出现外周动脉的栓塞,比如下肢动脉栓塞、肾动脉栓塞等等。
  • 心房颤动怎样治疗(音频)

    心房颤动怎样治疗
    讲解医师: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
    心房颤动的治疗,包括心率的治疗和抗凝的治疗两个方面。对于心律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心房的大小、房颤的持续时间等因素,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首选的治疗方案是将房颤的心律转复为正常心率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转复、电转复以及后续的药物维持治疗,还可以选择射频消融的手术方法来转复和维持房颤。对于抗凝治疗方面,如果为血栓栓塞风险很高的患者,需要口服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的形成,降低房颤的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心房颤动要注意什么?(音频)

    心房颤动要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孔令秋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房颤的患者平时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一定要坚持服用抗房颤的药物,如倍他乐克、稳心颗粒、胺碘酮等,减少房颤的心室率,保证在休息状态下60-80次/min,活动状态下80-100次/min的心室率,这是一个合适的心率控制范围。第二、就是要坚持服用抗凝药物,因为房颤的患者只要合并有高血压或者心衰,或年龄比较大的,出现栓塞的风险都是非常高的,这种患者需要坚持服用华法林或者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药物控制房颤的血栓形成,减少栓塞的可能。对于合并心衰的患者而言,应该平时注意不要感冒,感冒之后可以导致房颤的加快,诱发心衰的可能,这是患者平时需要服药和生活注意的几个方面。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以上面诊指导为准。
  • 什么是房颤?(音频)

    什么是房颤?
    讲解医师:崔仲奇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外科
    房颤病发病率现在越来越高了,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很多,房颤有很多原因,最常见的一些心脏瓣膜疾病引起的心脏扩大了以后造成了房颤。也有些没有原因的房颤,孤立性的房颤、阵发性房颤,这个种类非常多。心脏跳动是有节律的,心脏有一个叫窦房结,它是管心脏来跳动的组织,但是如果在心脏窦房结周围有很多的不同的起搏点,心脏下面就不知道怎么跳了,所以有的根据这个跳,有的根据那个跳,传导下来就很乱了,这就是心房纤颤,这是全称,一般简称就叫房颤。
  • 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效果(音频)

    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效果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在临床上对于房颤的治疗,首先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才是最重要的。引起房颤的原因很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甲亢等原因,还有一些患者没有明显的原因。房颤的治疗除了针对原发病的治疗,药物治疗以外,射频消融治疗也是比较好的方法,有很多的患者通过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从而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栓塞的发生。但是射频消融手术对于阵发性的房颤效果比较好,对于永久性的房颤效果则比较差。总体来说,对于房颤的病人进行射频消融术,它的效果总的来说也就是80%左右。
  • 急性房颤时最初的治疗目标是什么(音频)

    急性房颤时最初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初次发作的房颤,且在24小时-48小时之内的,就称为急性房颤,通常发作可在短时间内自行终止,对急性房颤发作症状比较显著的,应迅速给予治疗,急性房颤的发作,它最初的目标是减慢快速的心室率,临床上可以用静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使安静时心率保持在60次/分-80次/分,轻微运动后不超过100次/分。要注意的是如果心功能不全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要慎用的。在治疗的时候,必要的时候洋地黄可以用β受体阻滞剂与钙通道阻滞剂合用,心力衰竭和低血压的要禁用β受体抑制剂,与维拉帕米,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的要禁用洋地黄与维拉帕米。经过上述处理以后,房颤通常在24-48小时内自行的复转,仍未恢复窦性心律的可用药物或电击复律。
  • 房颤发作时吃什么药(音频)

    房颤发作时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王喜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房颤是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时候心房有序的电活动消失,继而代之的是无序的心房颤动,而且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和舒张。房颤患者的心率是杂乱无章的,而且心房失去了20%的射血功能,因此房颤的患者往往会因心动过速而出现了心悸、胸闷、心绞痛的表现,而且由于心动过速会使心功能恶化或者出现急性左心衰,也有少部分患者因为心动过速出现了脑供血不足的表现,表现为TIA和晕厥。心房由于失去了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因此很容易在左心耳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以后会引起脑栓塞、下肢动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肾动脉栓塞等等。\n因此,房颤在发作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血栓脱落的问题,要给予抗栓治疗包括有些药物像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等。发作时要尽快的控制心室率,把心率降到100次/分左右是最好的,还有尽量的恢复窦率,如果在房颤发作的时候同时合并了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低血压这些情况的时候要积极的电复律,同时尽量进行导管的复律。\n
  •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注意事项(音频)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颤又叫心房颤动,是指由于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炎等造成心脏不规律跳动。治疗房颤最主要的是以射频消融术为主,利用电刀打乱心脏内的传导束,使心率回归正常的窦性心律。做完射频消融术后要注意的事项是持续心电监护,从心电监护上可以了解患者基本的生命体征,如呼吸次数、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另外,还要服用胺碘酮使窦性心律持续延长,以致完全恢复。要注意起居规律,合理膳食,定期复查,根据复查的结果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