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

  • 房颤怎么治疗(音频)

    房颤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宋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在临床上一旦发现心房颤动,首先看有没有原发病、有没有诱发的因素,然后评价它有哪些危险因素。治疗一般包括三块:1、转复窦律;2、控制心室率;3、抗凝。第一个,转复窦律,如果患者发病在48h以内,心慌、胸闷症状比较明显,可以给一次转复的机会。第二个,如果是持续性房颤或者是永久性房颤,这种心率持续的增快,可以紧紧地控制心室率,让心室率达到70-80次/分,没有心慌、胸闷的症状就可以。第三个,抗凝,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先进行差的评分,如果属于中危、高危以上的,要考虑给予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所以,心房颤动一般按以上三个原则进行治疗。
  • 房颤的病因有哪些(音频)

    房颤的病因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颤的病因很多,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非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和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非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通常见到的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毒,比如药物或者酒精过量的饮酒。2、交感神经的活性增加,比如甲亢的患者、嗜铬细胞瘤的患者,或者过度的摄入酒精、咖啡,会引发房颤的发生。3、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钙血症。4、年龄,临床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发生的概率明显增加,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房颤发生的概率不同的研究比例不一样,基本上波动在20%-30%以上。5、肥胖以及外科手术,很多病人尤其是进行胸科手术的患者,会发现术中或者术后容易出现房颤。还有就是器质性心脏病引发的房颤,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风湿性的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的狭窄、冠心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病、高血压,也容易引发房颤。另外,还可以见到缩窄性心包炎、慢性的肺病、肺心病,尤其是在临床上经常会看到的慢性的COPD的患者,往往在COPD急性发作期的时候容易引发房颤的发生。
  • 出现房颤怎么治疗(音频)

    出现房颤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王喜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房颤的治疗:\n首先,要进行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抗凝治疗药物有华法林,华法林是最原始的药物,华法林是维生素K的抑制剂,它通过抑制Ⅱ、Ⅶ、Ⅸ、Ⅹ因子达到抗凝的效果,但是有很多食物是含维生素K的,比如大叶的蔬菜,像菠菜、油麦菜、大白菜会干扰到华法林的抗凝的效果。因此,在华法林使用期间的时候,要监测凝血功能,监测INR是2-2.5之间,因为华法林吃多了的话会引起出血的问题。\n新型口服药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对于非瓣膜性的房颤来讲,其抗菌效果与华法林是等同的,但是所有的药物都会有出血的问题。因此,在服用期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药物所带来的出血现象,比如有没有牙龈出血、皮肤瘀紫、瘀斑,还有没有大便发黑,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n其次,还有一个房颤的治疗叫恢复窦律,有药物恢复窦律的,比如胺碘酮、奎尼丁、普罗帕酮等等,一旦患者在急性发作的时候出现了心源性休克,甚至会有急性左心衰发作的时候,这时候就要及时的电复律,导管消融也是复律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但是有30%的复发率.\n如果患者进行恢复窦律的治疗失败了,这时候就要控制患者的心室率,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比如有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还有钙离子拮抗剂等等。
  • 中医治房颤的方法(音频)

    中医治房颤的方法
    讲解医师:王喜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房颤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抑制血栓形成可以用抗凝的药物,这样患者的心律快的时候要给患者控制心律。另外,患者因为房颤以后的问题,会带来很多严重的问题,因此尽量恢复窦律,包括药物复律还有电复律和导箱复律。因此,房颤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啊。中医的方法可以给患者做一些调理,调理平衡,同时患者情绪紧张的情况消失,使患者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但是中医的方法并不能够使患者恢复窦性心律,也不能使患者预防很有效,预防血栓的的形成。因此,在治疗上一定要以西医为主,中医就要辅助治疗。
  • 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是什么?(音频)

    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是什么?
    讲解医师:麻京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第一个就是说心律绝对不齐,能感觉到它的间隔非常的不规律;第二点就是心音绝对不等,声音完全是不一致,听起来是乱七八糟的;再一个,心房颤动在急性发作期,比如感冒发烧以后,往往心律是比较快的,往往达到140次/分以上,一般不超过160次/分;另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说脉搏短绌,同时摸脉搏和听心律,你会发现脉搏次数要少于心律的次数。
  • 心脏房颤是怎么回事(音频)

    心脏房颤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张化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脏房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也就是心房颤动,分为很多种,像首发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永久性心房颤动,主要是根据心房颤动的性质,以及严重程度来进行分类。心房颤动往往是患者心跳绝对的不规整,如果心室率比较快,超过100次/分,患者有可能会有心悸、心慌的感觉。在心电图上,能够很容易判断是不是心房颤动,它会出现P波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小的F波、心律绝对的不规整。另外,通过查体听诊,会感觉到患者心音的强弱不等,心律是没有规律的、是绝对的不齐。心房颤动的治疗,如果有转复机会,尽量的转复为窦性心律;如果通过转复没有成功,仍然是持续的心房颤动,要坚持抗凝、控制心室率治疗。抗凝一般都是选择华法林,需要终生服用;控制心率可以选择地高辛、倍他洛克,将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
  • 房颤病怎么回事(音频)

    房颤病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颤是心房的自发异位搏动的频率超过心动过速的范围,是仅次于期前收缩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原因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冠心病、心肌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中毒。临床表现和心室率的快慢有很大关系,心室率快者可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心绞痛这些症状。检查见P波消失,代之以每分350-600次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间隔不均匀,形态和振幅均变化不定的F波,QRS间隔绝对不规则,主要是通过同步直流电复律术来治疗。
  • 房颤术后三个月内的情况(音频)

    房颤术后三个月内的情况
    讲解医师:万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一般做完房颤手术以后,在术后三个月是作为房颤是否能够成功的一个指标。在这三个月内,房颤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房颤,甚至比原来发作得更为频繁,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并不是患者手术失败的意思。患者手术以后要服用可达龙、达比加群,或者利伐沙班(作为抗凝药物)以及防止房颤再发的药物,这些药物有一定的药物副作用,抗凝药物有可能会导致出血,所以在术后三个月内要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包括大便发黑、牙龈出血、口腔、鼻腔出血等等。除此之外患者服用可达龙可能会出现甲状腺问题,因此要定期去复查甲状腺功能,判断有无甲亢或甲减。另外服用可达龙可能会导致肺纤维化,因此要定期复查胸片,以排除肺纤维化可能。总结:患者房颤术后三个月内是评估的重要时期,三个月后如果房颤不再发作说明手术成功,三个月内患者反复发作房颤不表示手术失败,除此之外应该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胸片,并且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 房颤心电图表现(音频)

    房颤心电图表现
    讲解医师:杨文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房颤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窦性心律的P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心房颤动波,表现为细小、不规则、频率很快的一种波形,频率在450-600次/分之间。由于心房颤动波的冲动不能完全下传心室以及由于房室结的存在,所以心室率会比心房率慢,并且心室率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房颤一般是由于心脏的结构性改变导致的,比如由于风湿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或者长期严重心衰导致心房压力增高、心房肌的重构等。房颤出现以后是要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栓塞,必要的时候可以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根治房颤。
  • 房颤治疗新进展(音频)

    房颤治疗新进展
    讲解医师:张海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
    房颤治疗的新进展,实际上最近几年,对于房颤患者,除了在射频消融技术方面有改进,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于房颤左心耳的重视。无论是内科医生还是外科医生,对于房颤患者左心耳的干预,现在是国际上,包括国内也是研究的重点。因为房颤大家提到了很难去掉根本,有时会复发,但是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形成血栓,房颤血栓掉到脑子里面就造成脑栓塞、偏瘫,掉到四肢动脉里造成动脉缺血危害很大。房颤的血栓90%都是在左心耳,我们的左心耳可以干预,像内科的进行左心耳的封堵,像外科从外面左心耳的切除或者是左心耳的从外面加臂,干预左心耳的方法,能够降低将近80%-90%的血栓的风险。实际上就可以一劳永逸,就是用很简单的办法来降低房颤患者的脑栓塞,包括血栓栓塞的风险,是国内外最近几年来一个研究的热点和一个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