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

  • 慢性胰腺炎能治好吗(音频)

    慢性胰腺炎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汤大纬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慢性胰腺炎一般很难治好,慢性胰腺炎通常病史比较长,胰腺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实质性改变。比如会出现胰管扩张、胰腺肿块或者胰管内部结石,同时患者会疼痛、体重减轻、脂肪泻以及糖尿病,也就是血糖升高等。因为慢性胰腺炎可以导致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都出现障碍,疼痛感非常明显,一般是在上腹部、剑突下方或者左侧腹部,甚至伴有后背疼痛。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胰酶分泌不足也有可能会出现脂肪泄,病史时间长还会使胰腺出现癌变。
  • 慢性胰腺炎术后的并发症有哪些(音频)

    慢性胰腺炎术后的并发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吕文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胰腺炎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是胰腺炎的反复发作,或者慢性炎的复发以及胰腺的感染,包括胰腺的假性囊肿和胰腺脓肿,甚至胰管结石的发生。很多胰管结石的病人存在着反复发作的过程,需要放置支架反复地取石。可能外科手术切除胰腺,能够解除病人的梗阻或者胰管结石的情况,但是这些手术对病人的损害相对比较大,而造成病人术后的病情恢复困难。所以,在内科保守的同时,药物的控制以及饮食生活方式的控制,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 慢性胰腺炎五联征(音频)

    慢性胰腺炎五联征
    讲解医师:邵庆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辽宁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慢性胰腺炎的五联征有腹痛、体重下降、糖尿病、脂肪泻和胰腺假性囊肿,其中腹痛最常见,疼痛位于上腹部,剑突下或偏左,常放射到腰背部,呈束腰带状,疼痛的持续的时间较长,可有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n约1/3的病人有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1/4的病人有脂肪泻,少数病人可因为胰头纤维增生压迫胆管而出现黄疸。胰腺假性囊肿,多继发于胰腺炎或上腹部外伤后上腹部逐渐的膨隆,出现腹胀,压迫胃、十二指肠引起恶心、呕吐,做CT和彩超可以诊断胰腺假性囊肿,以上是慢性胰腺炎五联征的临床表现。
  • 慢性胰腺炎患者有哪些饮食上的注意事项?(音频)

    慢性胰腺炎患者有哪些饮食上的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孟捷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
    慢性胰腺炎患者宜吃清淡的、富含营养的食物,例如鱼和瘦肉、豆腐,还有米、面等碳水化合物;蔬菜,尽量要少吃粗纤维和含纤维过多的蔬菜,因为高纤维的食物能够增加患者的腹泻;同时,慢性腺炎的患者饮食有哪些禁忌事项?慢性胰腺炎患者应严禁酒和高脂饮食,饮酒和高脂饮食是引起慢性胰腺炎患者急性发作和迁延难愈的主要原因;暴饮、暴食也可以诱发慢性胰腺炎的急性发作;慢性胰腺炎患者饮食的调味品不宜过酸、过辣,容易增加胃液的分泌,加重胰腺的负担;慢性腺炎患者,尽量少吃容易产气,加重腹胀的食物,例如豆类的黄豆、蚕豆、豌豆,还有红薯等。\r\n
  • 慢性胰腺炎的症状是什么(音频)

    慢性胰腺炎的症状是什么
    讲解医师:宗晔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胰腺炎是由不同的原因,比如长期饮酒、高钙血症、胆道疾病所引起的胰腺局部或者弥漫性的慢性进行性的炎症,可以伴有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损伤,即可以出现的持续性的腹痛、腹泻、脂肪腺,甚至可以出现黄疸、消瘦、糖尿病。\n慢性胰腺炎的症状最显著的是腹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初为间歇性,以后可以转为持续性的上腹疼痛,平卧时可能加重。腹痛的部位一开始可以不固定,最终以中上腹为主,可以向后背放射。慢性胰腺炎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表现,可以表现为食欲下降,进食以后上腹的饱胀、消瘦、营养不良、水肿等。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表现为腹泻,大便每天可以3-4次,大便中甚至可以看见油滴以及不消化的食物。胰腺的内分泌功能不全的表现,主要可以发生胰腺炎。
  •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音频)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
    讲解医师:朱新锋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
    目前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也是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一、非手术治疗方面,主要是饮食的调节,慢性胰炎病人饮食主要是要高蛋白、低脂肪饮食,要加强蔬菜纤维素的摄取,少食多餐,强调的是容易消化。再就是进行镇痛,当然也是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比如抗胆碱类的、解热镇痛类的,严重的甚至会用到中枢类的镇痛药,当然要预防患者中枢性的依赖,防止出现这样情况。二、手术治疗方面,比如糖尿病的病人,要补充口服糖尿病的药物或者是补充外源性的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可以口服胰酶片来帮助病人消化,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脂肪泻或体重下降的情况。慢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患者有明显症状的,比如疼痛非常剧烈,或者是胰管里面有明显的结石梗阻的症状或者体征。手术治疗主要的目的是减轻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但是手术治疗是不能根治的。手术治疗就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比如患者有胆管结石的,就必须要把胆管打开,取出结石。患者有胰管结石,可以行ERCP,就是能不能够把胰管结石掏出来,如果进行ERCP掏不出来,得手术治疗,把胰管切开,取出石头,然后再进行胰管空肠的吻合。三、可以进行胰腺的切除,胰腺的切除也有几个方式,就是胰腺的体尾部局部切除,比如患者体尾部钙化很严重,纤维化非常严重的病人可以采取体尾部的切除。可以采取胰腺的次全切,比如胰腺的胰头部钙化不是太明显,或者是纤维化不太明显,可以大部分切除掉也可以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比如胰头部钙化非常明显,这种情况就得把胰头连着十二指肠一起切掉。还可以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局部切除术,比如病人胰头区病变比较明显,胰管比较通畅,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手术方式,还可以采取全胰的切除。全胰切除之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比较差,长期胰酶的替代治疗,比如长期很难控制糖尿病,会出现些相应的并发症。
  • 慢性胰腺炎能活多久(音频)

    慢性胰腺炎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张珣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胰腺炎一般来说,如果积极治疗,控制症状,远期预后是不错的,并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周期。经过积极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少部分病人病情较重,晚期可能死于并发症,极少数人会演变为胰腺癌。慢性胰腺炎主要是需要积极地控制症状,祛除病因,纠正改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及防治并发症。这些对改善慢性胰腺炎的预后,延长生存周期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治疗上需要戒烟戒酒,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脂饮食。可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营养不良者可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患者容易出现脂肪泻,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的表现。需要补充外源性胰酶制剂,改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首选高活性脂肪酶的微粒胰酶胶囊,建议进餐时服用。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的患者,根据糖尿病进展的程度及并发症的情况,一般首选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必要时加用促胰岛素分泌药物。对于症状性高血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不佳的应需选择胰岛素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敏感,特别需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作。疼痛的治疗非镇痛药物包括胰酶制剂,抗氧化剂等,对缓解疼痛可有一定的效果。疼痛的治疗主要依靠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初始应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效果不佳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仍不能缓解,甚至加重,可选用强阿片类药物。一般来说,少饮酒、避免暴饮暴食,预防和治疗胆道疾病,积极治疗的患者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的缓解。
  • 慢性胰腺炎吃什么药最好(音频)

    慢性胰腺炎吃什么药最好
    讲解医师:汤大纬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慢性胰腺炎主要是根据患者症状口服一些药物,因为慢性胰腺炎是胰腺实质发生改变,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另外饮食会受到影响,伴有消化不良而体重下降,同时血糖有可能会升高,胰酶分泌不足就会出现脂肪泻,所以主要是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来进行治疗。如果疼痛比较明显可以口服止痛药物,比如塞来昔布,疼痛更加的明显还需要用阿片类药物来镇痛。如果血糖比较高可以注射胰岛素降糖,也可以口服降糖药物,如果出现脂肪泻,主要是胰酶分泌不足引起,可以口服胰酶制剂。
  • 什么是慢性胰腺炎(音频)

    什么是慢性胰腺炎
    讲解医师:王之浩  (住院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普外科
    慢性胰腺炎往往是由于急性的胰腺炎,病情迁延,病程时间比较长而导致的。慢性胰腺炎会以中上腹部的隐痛为主。这种隐隐约约的疼痛和腹胀伴有恶心、呕吐的感觉,患者腰背部也有束状带的疼痛,病程比较长,在三个月以上。往往有急性胰腺炎发作的病史,在饮酒或暴饮暴食之后可能会发作,就叫做慢性的胰腺炎。这种慢性的胰腺炎一定要注意饮食,减少发作的次数。疼痛起来非常厉害,要及时的去医院。
  • 慢性胰腺炎如何诊断(音频)

    慢性胰腺炎如何诊断
    讲解医师:王少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脾胃病科
    慢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或是在临床上会听到患者说有轻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对于晚期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或者吸收不良的一些症状,患者往往主诉说不能吃油腻的食物,容易引起脂肪泻,或者患者有嗳气、腹部胀满的情况等等。通过临床症状或患者既往是否有胰腺炎相关病史,可对患者做一个初步症状上的诊断。对于慢性胰腺炎患者,通常要对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或者腹部CT的物理检查,助于明确我们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以上问题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