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
    讲解医师:张彦昂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主要有以下几种并发症:\n1、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发生时,心肌细胞坏死区域及心肌细胞缺血、正常区域会形成电不稳定,导致心脏电活动及机械活动紊乱,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常是出现恶性的室性心律失常。\n2、心力衰竭:发生心肌梗死时,心脏心肌细胞死亡,心脏代偿能力减弱,容易出现心力衰竭。\n3、猝死:发生心肌梗死时,人体心脏失去血液供应,可出现缺血、缺氧状态。如果堵塞大血管,则很容易出现心脏骤停,而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发生。\n4、栓塞: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人体全身处于急性应激状态,血液常呈高凝状态,很容易出现动脉栓塞,从而引起全身血栓形成。\n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发热、胸痛、肺炎、胸膜炎、心包炎等。
  •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怎么办(音频)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怎么办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或者高度怀疑心肌梗死时,应该首先做到平躺或稳定情绪,减少活动,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自身的急救,包括监测血压和心率。\n如果血压不低,可以含服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等药物,家属拨打急救电话。在医院积极的配合再灌注治疗,如溶栓,必要时冠脉介入或者紧急搭桥等治疗。对于心肌梗死时间非常重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尽早开通冠状动脉则预后较好,否则会出现不良的预后。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的判断标准(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的判断标准
    讲解医师:解洪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在临床上,对于采取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判断患者的闭塞血管是否再通,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的指标进行判定:  第一点,可以从患者的自觉症状进行判断,如果患者溶栓治疗后胸痛缓解明显,考虑患者的闭塞血管已经再通。  第二点,可以从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上进行判定,如果溶栓治疗后,患者抬高的ST段明显回落大于等于50%,可以考虑患者闭塞的血管已经再通。  第三点,可以从患者的心肌酶谱检测上进行判定,溶栓治疗后患者的心肌酶峰值提前,可以考虑患者的闭塞血管已经再通。  第四点,可以从患者溶栓治疗后,是否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来进行判定,比如溶栓治疗后患者出现的室性的心律失常,出现了房室传导阻滞的消失等,也可以考虑患者已经出现了血管再通。对于溶栓的心肌梗死患者,仍然建议患者进行冠脉造影,进一步的评估患者的冠脉情况。
  •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怎么治疗(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赵宏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致死性的疾病。当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患者有剧烈的胸痛,这个时候需要尽早到医院,医生会根据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时间、特点,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如果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时间在6个小时之内,可以采取静脉溶栓的方法,应用溶栓药物,使急性心肌梗死相应血管的血栓融化,进一步改善血供,缓解症状。另外,如果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24小时之内,可以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罪犯血管的部位,针对性行介入治疗,植入支架后,患者的症状可以明确改善。对于心肌梗死症状比较轻微、没有明确的ST段抬高、心梗发作时间长的患者,可以先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心梗发作一周之后,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酌情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