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波

  • 贫血89算严重吗(音频)

    贫血89算严重吗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血红蛋白的水平是89g/L提示中度贫血,从贫血的严重程度来说不算很严重,但也要积极寻找病因是什么,而且一定要针对疾病早期的干预治疗。血红蛋白虽然在中度贫血的诊断标准里,但它接近于60g/L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贫血症状,会导致多脏器、多器官的损伤,它不仅损伤神经系统,对心脏、呼吸系统,以及内分泌、免疫系统都有严重的损伤。尤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虽然是中度贫血的状态,也要积极寻找病因。\n导致贫血的病因有几十种,从发病机制来说有红细胞生成减少,以及红细胞破坏增多、失血,不管是哪种机制导致贫血都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所以一定要及时干预治疗。如果是良性病变,比如营养不良性贫血,包括缺铁或者缺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2,要相应找出出现营养不良的原因是什么。必要时可能需要相应的药物治疗,就能够很快改善贫血,对患者预后也会有很好的影响,甚至能够达到痊愈的目的,当然如果原发病比较复杂,病情治疗起来难度也会很大。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者白血病这种病情,虽然血红蛋白的浓度是89g/L,接近于轻度贫血的状态,但是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也随时有危险。如果是溶血性贫血,尤其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导致,血红蛋白浓度是在89g/L,第二天血红蛋白可能会下降很多,甚至达到重度的血红蛋白水平,就是低于60g/L,所以也要早期查出导致溶血的原因是什么,并且针对溶血的原因来干预治疗。如果病因主要是失血导致血红蛋白是89g/L时,这时不需要输血,需要积极止血,并且查出背后导致失血的原因是什么,比如月经过多导致的中度贫血,一定要妇科就诊查出导致月经过多的原因以及需要干预,因为月经过多可能会导致重度贫血。所以出现健康的问题一定要积极的去查原因来干预治疗改善预后,而不是等着疾病进一步加重再去就诊,可能就会对治疗增加难度,并且可能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好的影响。
  •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特征性表现是什么(音频)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特征性表现是什么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的贫血特征表现为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以及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通过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判断。如果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体积大于100FL,平均血红蛋白的含量在32%-35%就提示大细胞性贫血,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可能性更大。当然也可能是其他贫血,进一步的检查要看患者的叶酸或者维生素B12的水平,如果是单项低或者两项都低,都提示是具有红细胞贫血的特征性表现。\n所以大家了解到导致红细胞贫血的原因可能与食物中的营养不够,有的人可能由于饮食中偏食,有的人不吃肉、不喜欢吃绿色的蔬菜,有的人可能是由于吸收不良、胃肠道疾病或者某些药物,或者是由于机体有疾病,比如胃里有内因子的抗体,都会导致维生素的吸收不良,有可能会出现大细胞性贫血。另外代谢异常,比如肝病、某些恶抗肿瘤药物会引起对维生素的代谢异常,也会引起相应的贫血。目前比较多的也是由于需要量的增加没有及时补充,比如哺乳期妇女、孕妇,以及成长中的小孩,如果没有及时补充也会出现大细胞性贫血,或者利用障碍,由于嘌呤嘧啶自身合成异常,或者化疗药物的影响也会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对于巨幼红细胞贫血,大多数都可以预防,要注意能做到的就是要饮食调整,可以吃一定的瘦肉、鱼、虾、奶或蛋。另外也一定要注意,绿叶的蔬菜都要吃,有些人不喜欢吃绿叶蔬菜就会导致叶酸缺乏,同时要提醒大家绿叶蔬菜的加工过程,如果过度的烹调也会导致叶酸丢失太多,导致叶酸缺乏,就会出现巨幼红细胞性的贫血。但出现贫血的原因很复杂,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查找原因,只有医生根据血常规来进一步的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才能判断是否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的贫血,所以听从医生的建议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 缺铁贫血吃什么食物最好(音频)

    缺铁贫血吃什么食物最好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建议可以多吃含铁高的食物,主要有鱼、虾、瘦肉、鸡蛋。另外也可以吃猪肝、鸭肝、猪血、猪肚、鸭血,或者豆制品,或者木耳、蘑菇、金针菇,都是含铁比较丰富的食物。但建议内脏类食物,比如猪肝、鸭肝、猪肚这些不要吃太多,一定要均衡的来补,因为内脏里脂肪的含量比较高,如果大量吃铁补上了,但会导致高脂血症,对机体也有害处。同时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对水果的选择建议多吃猕猴桃、草莓和火龙果,虽然里边没有铁的成分,但是高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对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n另外建议大家,如果缺铁比较严重的时候不建议仅仅靠食物补,食物补只是一部分,建议听从医生的指导用药物来补充,就会很好或者很快的达到补充铁、纠正贫血的目的。长期贫血对机体的伤害还是很大,可能导致机体多脏器损伤,既可以出现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消化道的损伤,严重的贫血也有生命危险。所以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除了注意饮食以及药物治疗以外,还是要针对病因治疗,一定要去找出导致贫血的原因是什么,针对病因去治疗才是最有效的治疗。所以针对病因的方面,一定要想到是由于铁的吸收不足,还是由于铁的转运障碍、铁储存问题,或者铁排泄过多了,都提示不同的疾病,比如铁排泄过多了就有可能是育龄的女性月经过多可能会导致排铁丢的多,消化道出血或者有肠道肿瘤的患者都会导致铁的排出多,因为可能是一个慢性失血,就会导致缺铁性的贫血,所以还是要找出病因是什么,针对病因治疗才是最有效的治疗,才是能彻底改善预后的治疗方法。
  • 地贫对身体有什么危害(音频)

    地贫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地贫指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又称为海洋性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遗传相关的疾病,典型症状和分型有关系。地中海贫血又分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以及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在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四型,各个型的表现也不一样,常见分型如下:\n1、重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往往会胎死宫内,或者出现流产、早产,病情往往非常严重,而且胎儿一旦出生也可能会出现重度贫血、全身水肿、皮肤苍白,可以有黄疸发育的异常,而且可能有胸水、腹水及心包积液,胎儿在出生的时候就可能有肝脾肿大,甚至有器官畸形,所以孕妇有下肢腹壁严重水肿、有妊高征,可能会生出偏重型的地中海贫血的患儿;\n2、中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可发育或者发生于成人,贫血症状既可以发育成一个儿童,也可以发生于成人,在患儿刚刚出生的时候症状并不一定很明显,但是随着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轻度到中度的贫血,大多数也可能有伴有黄疸、肝脾肿大,少数也可能会有骨骼的变化,也可能会出现感染相应症状;\n3、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也有出生时就可能表现为重型的临床表现,患儿可能食欲不佳、喂养困难,可能会出现腹泻、发育缓慢、面色苍白、脾脏进行性肿大,这是比较重型;\n4、其他分型: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症状比较轻,往往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进一步检查才确诊是遗传性相关的贫血,所以类型不一样,临床症状表现也不一样。如果中间型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也是幼儿期就发病,中度贫血可表现为肝脾肿大,骨骼变化也不明显,所以家里有遗传病史的建议早期就医、早期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的情况,以及辅助检查来评估病情以及预后。在诊断后医生也会告知其在生长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比如儿科的专科以及血液科的就诊是正确的选择。\n
  • 长期贫血的后果(音频)

    长期贫血的后果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长期贫血也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来判断预后或者是后果,因为贫血会导致机体多脏器的多器官的损伤,常见后果如下:\n1、神经系统损伤:会引起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视力改变,或者注意力不集中,这主要是由于贫血导致神经系统的损伤;\n2、呼吸及循环系统损伤:会引起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增快、运动能力下降,当然体力活动都会明显的受限,会引起憋气、呼吸困难;\n3、心脏功能损伤:有的患者如果既往是有心脏病,会引起基础疾病的加重,比如诱发心绞痛的发作,甚至会引起心梗,这些疾病都会危及生命;\n4、消化道损伤:会引起食欲下降、腹胀、腹痛,有的人甚至出现明显腹泻或者便秘,也会引起肝脏损伤;\n5、泌尿系统损伤:会出现蛋白尿,会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以及肾小管重吸收的功能。如果是溶血性贫血,也可能会出现胆红素的尿。当然病因不同,因为分为血管内,也可能分为血管外的溶血;\n6、皮肤损伤:贫血还会导致皮肤的颜色改变,可能会引起皮肤的颜色晦暗,也可能会引起黄疸。\n贫血可能会引起多项机体功能的损伤,尤其是中重度贫血,对脏器的损伤都很严重,甚至有时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对于贫血的患者,一定要查出原因是什么,可以通过红细胞的生成减少、破坏增加,就是溶血性贫血,还是失血性贫血,要查找原因。另外也可以通过血常规来判断是大细胞性贫血,还是正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因为血常规作为基本的划分分类,可以指导查出可能是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更大,对早诊断、早治疗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以出现健康的问题一定要知道它都会对组织,对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也是有危险,建议及时就医干预治疗,就会改善预后。
  • 贫血到什么程度会胸闷(音频)

    贫血到什么程度会胸闷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贫血以后是否出现胸闷,主要跟贫血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实际上轻度的贫血就会出现不舒服,尤其在活动后会出现明显的胸闷、憋气的症状。血红蛋白水平如果在60-90g/L的时候,中度贫血时就会出现明显的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心率快。个体可能对于这些症状的反应反映不同,大多数患者可能都会低于90g/L,就是中度贫血,就会反应很明显的胸闷症状。但是对于重症和危重症的贫血,就会有明显的憋气、呼吸困难,甚至诱发心衰、各种心律失常,出现明显的心脏损伤的表现。\n所以对于贫血的患者一定要早期干预治疗,必要时特别是有心脏病的患者,如果出现中度贫血就建议积极的输血治疗。因为达到了中度贫血程度时,心脏不能够耐受,会出现明显的心肌缺血、心绞痛的发作。既往有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反应不一样,如果低于90g/L就建议积极的输血支持治疗。虽然输血也有风险,增加感染或者输血反应的风险,但是如果贫血引起心脏病的发作,也会有生命危险的。所以在衡量利弊的同时,建议有基础心脏病患者要早期接受输血治疗,改善患者症状,可能会改善预后。对于一般没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建议血红蛋白低于90g/L的时候可以暂时观察。但是如果低于70g/L,需要建议输血来支持治疗。对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如果血红蛋白的水平低于重度水平,达到重度水平低于60g/L,建议积极的输血支持治疗。溶血性贫血为什么要求在重度贫血时才要积极的输血支持治疗,主要是溶血性贫血如果出血,可能会导致溶血的进一步加重。但对于危重症的贫血患者,也建议积极的输血支持治疗,主要是避免重症贫血以及危重症贫血给机体的各个脏器、器官明显的影响功能,甚至有生命危险。对于贫血的患者个体反应不一样,可能对贫血的耐受的程度也不一样。但贫血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的程度的损伤,出现贫血及时的治疗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 镰形红细胞性贫血原因(音频)

    镰形红细胞性贫血原因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镰形红细胞性贫血又称为链状细胞性贫血,或者镰刀形细胞性贫血,是一种遗传性的血红蛋白病。病因主要是因为β肽链的第六位氨基酸的谷氨酸,被缬氨酸替代,构成了廉状血红蛋白,取代了正常的血红蛋白。\n它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溶血性贫血,比较容易出现感染和疼痛,而且这些慢性损伤都会导致器官损伤。治疗主要是以输血和药物治疗,纯合子预后比较差,杂合子会预后好一些。检查是需要通过体外的亚硫酸钠镰变试验,来判断是否有镰形的红细胞。另外通过血红蛋白的分析,就是血红蛋白电泳,可以发现有血红蛋白S,血常规可以发现有贫血,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水平。在临床表现上比较有特征性的就是可以有黄疸、贫血以及肝脾大、骨痛。患者会有家族史,镰变试验是阳性,这是比较有特征性的血。另外是血红蛋白的分析,可以发现血红蛋白S,对确诊都有一定的意义。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对症治疗为主,比如输血来治疗,有疼痛的时候可以对症的止疼治疗。如果输血次数比较多,而且疼痛比较明显,一定要注意药物调整,所以对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建议及时去看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的病情情况、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临床症状的加重,来调整药物治疗。\n另外,平时也可以注意补充叶酸,因为它能够提高机体血管内皮的功能,还可以降低血中的半氨酸水平。患者如果有血栓的表现,或者提示高凝状态时,建议抗凝治疗。如果这类患者有机会能做骨髓移植,还是能够明显改善预后,主要是提高生存的质量,甚至可以挽救患者生命。所以虽然得了重病,就是镰刀型红细胞性贫血,但积极的配合医生还是可以明显改善。关于这个病的预防,因为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所携带者都要应该进行遗传咨询,并且如果是通过羊水穿刺可以获取胎儿细胞的基因检测,可以降低风险,所以也需要相应检查来做出一个诊断。有这类疾病的患者还是以预防为主,出现问题及时配合医生的治疗,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音频)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预后,和发现的时间是否早,以及是否能够配合医生及时治疗有很大相关性。因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临床表现明显的发病急、病情重,会有明显出血、感染的风险,还会出现重症贫血。如果没有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病死率很高,但是医学的进步和支持治疗的进步,早期干预治疗,预后已经有了明显改善。\n这一类患者如果年龄<40岁,而且有相合的供者,可以采取异基因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而且通过这种治疗,80%的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对于这些患者要积极听从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体化的选择治疗方案。如果没有机会做骨髓抑制治疗,可以通过免疫抑制治疗,来改善病程以及预后。免疫抑制治疗是多种化疗方案的组合,主要是根据个体化的年龄,另外在外周血象的改变、骨髓象的改变不一样,治疗方案也不是完全一样,所以要结合具体病情,选择一个治疗方案。对于这类患者一定要注意避免磕碰,也要高蛋白、高铁的饮食。\n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一定注意用药,听从医生建议,因为有一些药物,比如氯霉素、磺胺类药物都可能会抑制骨髓造血,会加重病情。患者要定期随诊,就是有病情变化的时候,一定要随时看医生,医生会根据个体化出现的情况,选择哪一种支持治疗,主要是避免严重出血或者是感染,这样就会降低病情的好转率,避免不了可能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总之,出现这些问题,都要及时听从医生的建议,才能够取得最好的疗效。
  • 老人贫血会引起哪些病(音频)

    老人贫血会引起哪些病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老年人(即老人)贫血以后会导致的疾病,实际上就是表现为对贫血的更加不耐受。因为老年人可能有一些基础疾病,随着机体的老化,所以对缺血、缺氧更加不耐受,会出现明显的活动耐力下降,比如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增快。如果既往有心脏病,可能诱发基础心脏病发作,比如有冠心病可能会诱发心绞痛发作,甚至会出现心梗,也有的患者会出现心衰,主要是跟既往疾病有相关性。\n老人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而且会出现肌无力的症状,也会出现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减退。另外,会出现食欲缺乏、恶心、腹胀,会出现进食障碍,有的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便秘或者腹泻,也可能会加重肾功能的损伤,因为老年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如果再出现贫血,会出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以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影响,会出现肌酐的升高。根据老年人各个器官功能已经减退的情况,贫血只能是雪上加霜,就是各个器官会进一步加重损伤,所以对于老年人的贫血,更应该早期、积极的去寻找病因,早期针对病因予以干预治疗,就可以改善预后。
  • 查血怎么样看贫血(音频)

    查血怎么样看贫血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患者通过血常规就可以判断是否有贫血,看哪一个指标,主要是看血红蛋白的浓度来判断是否贫血,这是最常用的指标,也是比较可靠的指标。其它指标还包括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这两个指标在外周血常规里边也可以看到,但是最常用的还是血红蛋白的浓度,如果低于正常值就提示贫血了。另外,也可以用它不同的值,来判断贫血的严重程度。如果血红蛋白>90g/L提示是轻度贫血,如果血红蛋白在60-90g/L是中度贫血,如果血红蛋白<60g/L就提示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就是危重症贫血。重症以及危重症的贫血,对于大多数贫血的患者来说,病情比较危重,有生命危险。\n通过这张血常规也可以判断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贫血,判断的指标主要是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的浓度。正常红细胞的平均体积是在80-100fL,平均血红蛋白的含量在26-32pg,平均血红蛋白的浓度是32%-35%。如果这个值都在正常范围,但是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就提示是正常细胞性贫血。如果这个值大于正常高限,比如红细胞平均体积>10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32pg,就提示是大细胞性贫血。如果红细胞的平均体积<80fL,平均血红蛋白的含量<26pg,就提示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