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

  • 腰穿麻醉步骤(音频)

    腰穿麻醉步骤
    讲解医师:张利勇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
    腰穿是通过穿刺针穿入蛛网膜下腔收集脑脊液或者蛛网膜下腔给药的一种操作。首先病人侧卧位,头低、屈膝、大腿尽量贴近肚子呈蜷曲状,穿刺点位于腰椎3、4间隙或者2、3间隙,一般髂棘的连线为腰3、4间隙和腰4椎体。定位以后局部消毒、铺无菌巾,穿刺点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之后用腰穿针垂直于皮肤进针,依次穿过皮肤、皮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蛛网膜,在穿刺的过程中可以感到两次突破感。第一次突破感是穿破黄韧带的突破感,第二次是穿破硬膜的突破感。当针穿破硬膜以后,拔出针芯可以见到脑脊液流出,收集脑脊液或者通过腰穿针在蛛网膜下腔给予药物治疗。
  • 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音频)

    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
    讲解医师:徐刚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马鞍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临床上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包括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两大类。其中术中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点:1、全脊髓麻醉,它是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患者心搏骤停;2、局麻药毒性反应,主要是由于局麻药直接注入血管,或者一次性用药剂量超过限量所致;3、血压下降,主要是因为交感神经被阻滞而引起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的扩张,从而导致血压下降;4、呼吸抑制,硬膜外麻醉可影响肋间肌及膈肌的运动,导致呼吸储备功能降低;5、恶心呕吐。硬膜外麻醉的术后并发症一般较腰麻较少,少数患者可出现腰背痛,或者暂时尿潴留,但一般都不严重。它也可能发生严重的神经并发症,甚至截瘫,其致病原因有损伤、血肿、感染和脊髓血管病变等。对于这些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临床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点:1、神经损伤;2、硬膜外血肿;3、脊髓前动脉综合征;4、硬膜外脓肿;5、导管拔除困难或折断。
  • 全身麻醉患者完全清醒的标志是什么(音频)

    全身麻醉患者完全清醒的标志是什么
    讲解医师:张西增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手术结束后全身麻醉患者需要转至麻醉恢复室继续恢复,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才可离开手术室。一般离开手术室的标准:一、呼吸道方面,病人的咳嗽、吞咽反射均应已经恢复,病人能够自主呼吸,能保持呼吸道通畅,能自行旋转头位,有清除呕吐物和咳嗽吐痰的能力,呼吸平静而无困难,呼吸空气时缺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二、皮肤黏膜红润,循环系统各种血流、动力血、血压、心率等维持稳定。三、神志状态,病人的神智已经完全可以恢复,呼之能应。离开麻醉恢复室的标准还有一个Steward的评分,其中包括清醒程度、呼吸道通畅程度、肢体活动度等,评分在4分以上方可离开手术室。
  • 气管插管麻醉的方法(音频)

    气管插管麻醉的方法
    讲解医师:李海斌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人民医院麻醉科
    气管插管麻醉的方法:1、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2、连接心电监护、血压计、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3、呼吸机面罩吸氧,将事先准备好的全身麻醉药物经静脉通路注射入体内;4、人工控制通气,待全身麻醉药物完全起效后,将提前准备好的气管导管经过喉镜插入气管内,用胶布固定,接上呼吸机,呼吸机控制呼吸,听诊器听双肺,双肺呼吸音清、对称,即可正常开始手术。
  •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音频)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讲解医师:李银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麻醉科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如下:\n第一、使患者镇静,因为很多患者对手术麻醉会感觉到恐惧、紧张、焦虑不安,用镇静药患者的情绪就会安定,可以配合医生的工作。\n第二、镇痛,可以提高病人的痛阈,手术麻醉中可以减少镇痛药,即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缓解手术前和麻醉前的操作引起的疼痛,医学上称为超前镇痛。\n第三、预防和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防止手术麻醉中吸入性肺炎的发生。\n第四、降低患者的基础代谢和神经反射,消除和避免不利的神经反射活动。\n总之,手术前用药的目的是使麻醉过程平稳。
  • 半身麻醉和全身麻醉的区别(音频)

    半身麻醉和全身麻醉的区别
    讲解医师:王前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双鸭山煤炭总医院麻醉科
    全身麻醉和半身麻醉,是临床麻醉工作中常用的两种麻醉方法。这两种麻醉方法的用药方法、治疗效果是不一样的,一般都是根据手术的方式不同,选择相应的麻醉方法。半身麻醉指将药物注入到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进行的麻醉,分别称为腰麻、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指将麻醉用药通过静脉注射、吸入方式,进行的全身麻醉。现在还有另一种方法,通过静脉予以呼吸、静吸复合的方式进行全身麻醉。全身麻醉主要用于大型的手术,半身麻醉也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但是,有些患者的腰部有外伤,不适宜进行腰麻、硬膜外麻醉,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全身麻醉。
  • 臂丛麻醉的定位(音频)

    臂丛麻醉的定位
    讲解医师:王永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厦门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臂丛麻醉的方法有好多种,有肌间沟法、腋路法还有锁骨上法,这是三种常用的臂丛阻滞方法。肌间沟法的定位主要是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找到这两块肌肉以后,在这里面穿刺、注药,就可以达到臂丛阻滞的麻醉。这种麻醉的方法有可能尺侧阻滞效果不太好。还有一种就是锁骨上的麻醉方法,锁骨上的方法主要是在锁骨中点的上1cm的地方进行穿刺,穿刺顶到骨头,也就是第一肋骨,回抽无血注射麻醉药物,这就可以达到阻滞臂丛神经的作用。还有一种就是腋路法,是在腋窝的顶端摸到腋动脉搏动,在腋动脉的旁边穿刺注射药液就可以达到阻滞臂丛神经。
  • 小手术局部麻醉疼不疼(音频)

    小手术局部麻醉疼不疼
    讲解医师:李银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麻醉科
    小手术行局部麻醉,如果效果好,一般是感觉不到疼痛的。临床上局部麻醉,一般是用1%-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穿刺针进入皮肤、皮下组织,呈扇形注射。待局麻药物到达神经末梢,起效后神经所支配的区域就不会感觉到疼痛。当然,如果手术切除的地方超出局部麻醉所浸润的范围,则会感觉到明确的疼痛。所以大手术和中等手术是不能用局部麻醉来完成的,小手术可以考虑用局部麻醉完成,或者术中辅用基础麻醉。
  • 体外膜肺氧合在麻醉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进展(文章)

    体外膜肺氧合在麻醉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进展
    作者:徐桂萍,石文剑,马琳,张宇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随着复杂疑难大手术和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的提升,患者围手术期安全受到巨大的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3-08-07
  • 全身麻醉复苏后短暂抽搐意识丧失1例(文章)

    全身麻醉复苏后短暂抽搐意识丧失1例
    作者:牟成爽,刘健秋,邱丽琳,陈帝,刘其浩,冯新娟,张天宇,63650部队医院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2岁,身高160cm,体重57.5kg,因车祸致左股骨干骨折,T12椎体骨折入院。于气管插管
    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