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出血性脑卒中能康复吗(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能康复吗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血性脑卒中在急性后常因留有后遗症,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恢复慢,所以能够恢复,但是也要慢慢的,不能产生焦躁、抑郁情绪,会影响治疗,要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一般神经系统症状稳定48-72小时后,应该开始早期的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语言功能康复训练等。稳定后尽早锻炼,越早疗效越好,只要坚持功能锻炼,许多症状、体征可在1-3年内逐渐改善,不要因为心理压力而影响脑功能的恢复,避免情绪激动和不良刺激,生活要规律。
  • 出血性脑卒中分型(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分型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血性脑卒中分型分为两大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又有基底节区的出血、脑叶出血、脑桥出血、小脑出血,还有原发性脑室出血,高血压性的脑出血占最多数,冬春季节最容易出现。出血前还没有预兆,少数可能会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口齿不清这些前驱表现,多在活动或者情绪激动、劳累、用力排便的时候骤然起病,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达到高峰,会出现头疼、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呼吸呈潮式呼吸、不规则呼吸,脉搏缓慢有力,颜面潮红,头部CT检查是临床疑诊脑出血的首选检查方式。
  • 出血性脑卒中怎么回事(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血性脑卒中是中风的一种,起病特别急,会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的脑功能缺失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主要有偏瘫、失语、肢体的麻木、吞咽困难、耳聋、口眼歪斜,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甚至是死亡。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长期综合作用下,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较重的会出现脑血管明显的狭窄或形成小动脉瘤,当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时,会出现脑动脉的破裂,出现脑出血。
  • 出血性脑卒中好发部位是哪(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好发部位是哪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血部位有基底节区、脑叶出血、脑桥出血、小脑出血还有原发性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基底节区出血,包括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和尾状核出血。壳核和丘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两个最常见部位,被内囊后肢所分割,下行运动纤维和上行感觉纤维以及视辐射穿行在其中,因为病变如果累及内囊,典型的病例会有三偏体征,病灶对侧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累及优势半球时会出现失语,大量出血时临床症状特别严重,可以出现意识障碍,也可以引起脑疝甚至死亡。
  • 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原则(音频)

    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原则
    讲解医师: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原则分为保守治疗原则和手术治疗原则。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指的就是高血压脑出血。如果是大脑半球出血,特别是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超过30ml以上,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颅内压增高,造成患者脑疝形成,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应该积极的考虑做开颅血肿清除以及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根据手术当中的情况来考虑,骨瓣要不要保留。如果出血量小于30ml,患者神志一直清楚或者是轻度的模糊,可以考虑保守治疗,积极的脱水降颅压、控制颅内压力以及血压、营养神经、止血、对症保护治疗。
  • 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区别(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区别
    讲解医师:刘月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大庆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指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一般主要是指脑梗死或者是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首先脑出血一般主要是常见于高血压病的病人。高血压病人由于长时间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比较重,血管玻璃样变,当血压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血管破裂、出血,血溢到血管外对脑组织进行压迫,病人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查头部CT时可以看见是高密度影,而且一般水肿会比较明显。治疗一般可以为保守治疗,脱水、减轻颅内压、促进血液的吸收,如果出血量比较多,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其次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内壁有斑块,或者是斑块脱落,导致血管堵塞、血流中断,病人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一般头部C T或者是核磁检查表现为低密度灶。治疗上一般给予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
  • 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
    讲解医师:张化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血性脑卒中,在急性期它包括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对于外科治疗它有它的适应症,比如出血量比较大超过30ml,另外位置比较重要,就算是出血量不是太大超过15ml,比如说脑干部位的出血,有可能也是需要做手术的;如果出血量比较少,主要就是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内科保守治疗的总体原则就是降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再一个就是阻止血肿扩大,维持生命体征,改善神经功能,防止继发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在恢复期,一定要尽早的做康复训练,通过康复训练尽量的将残疾降到最低,能够最好地恢复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等这种情况。所以,对于出血性卒中的治疗主要就是包括内科治疗、外科治疗以及后期的康复治疗。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脑卒中的早期症状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孙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脑科医院高压氧科
    患者通常突发一些神经功能的缺损症状,突然肢体不能活动、或者感觉很沉重、或者觉得活动不灵活,比如说有的患者正在写字、或者拈菜的时候突然手中的笔和筷子脱落、或者突然觉得自己的一侧口角流涎、嘴巴歪斜、说话感觉不利落、不清晰。一些后循环缺血的患者会出现突发的头晕、天旋地转、黒朦或者看东西视物成双。严重者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一些脑卒中的患者是以癫痫的形式突然出现肢体抽搐。
  • 何为脑卒中(音频)

    何为脑卒中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病变而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往往危及人的生命。脑卒中主要是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或者急性脑血管闭塞导致脑梗塞。脑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两大类,二者发生的比例,脑出血约占所有脑卒中的20%,脑梗塞约占所有脑卒中的80%。目前对于防治脑卒中的发生,主要是相关高危因素的预防,比如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相应的进行处理,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有糖尿病的病人,应当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必要时可以口服一些降糖药物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高血脂的病人可以进行口服一些他汀类的降脂药物,比如立普妥、可定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一步加重,或者动脉粥样化斑块破裂、脱落引起脑梗塞。老年病人年龄大于6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病人,可以预防性的口服一些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波立维等药物,来防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 脑卒中筛查做哪些项目(音频)

    脑卒中筛查做哪些项目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的病变,比如血管的闭塞引起脑梗死,血管的破裂,引起脑出血,出现相应的脑损害。它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脑卒中的筛查,主要是监测以下的几个项目。对于相关危险因素的排查,比如监测病人的血压。第一、可以应用血压计来监测病人的血压情况,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第二、监测病人的血糖。对于有高血糖或者血糖异常、糖尿病的病人,可以通过测一日7次的血糖,就是三餐前后和睡前的血糖来评价病人的血糖情况,防止高血糖对血管壁的进一步损害。第三、对于高血脂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等血生化的异常检测,都可以通过静脉采血,来反映出病人的血液水平,完成对病人血管状态的评估。还可以做颈部的超声、颅内血管的超声检查,来明确病人的血管情况。甚至还可以做头部的CT、头部的磁共振、颅内血管、颈部血管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这些检查都是无创的,并且可以充分的评估病人发生脑出血或脑梗塞的相关危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