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脑卒中如何治疗(音频)

    脑卒中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任崇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首先要明确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这两种情况的治疗原则不同。对于出血性脑卒中,要根据出血原因、出血量的大小和患者的临床症状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出血量较小,给予控制血压、止血、脱水、消肿等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让血肿慢慢自行吸收。如果血肿量较大,可能需要开颅清除血肿或者穿刺引流。如果血肿量大到引起患者昏迷、瞳孔散大等脑疝状态,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需要急症开颅清除血肿加去骨瓣减压治疗。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目前一般采取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等治疗措施。后期的药物治疗一般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改善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等药物治疗。待病情稳定以后,如果留有肢体活动不灵的后遗症状,需要给予康复治疗,以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音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讲解医师:刘建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这里主要指的是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如下:\n1、急性起病。\n2、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比如一侧面部或肢体的麻木、无力,语言障碍等等,少数会出现全面的神经功能缺损。\n3、影像学出现责任病灶,或症状体征持续24小时以上。\n4、排除肺血管性的病因。\n5、头部CT或磁共振排除脑出血。\n一般急性脑梗死首先要考虑是否在溶栓时间窗内,如果有溶栓指征应该立即给予静脉溶栓,或者选择血管内的支架取栓实现血管的再通,以迅速缓解神经功能缺损,防止遗留后遗症。
  • 脑卒中三级预防的方法(音频)

    脑卒中三级预防的方法
    讲解医师:任崇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三级预防的方法主要是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来说,一级预防,主要是改善饮食习惯,合理饮食,荤素搭配,少摄入食盐、少油,多食蔬菜水果,不吸烟,少饮酒,多运动,减轻体重等等各方面。二级预防,主要是积极的药物治疗基础疾病,例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情况下,积极的应用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的稳定。三级预防,如果出现脑血管疾病的病情发展,比如有血管狭窄,有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了明显的临床症状,可以给予手术或者介入治疗,减轻血管狭窄来达到预防卒中的目的。
  • 脑卒中用什么药?(音频)

    脑卒中用什么药?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有早期的用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溶栓治疗,该疗法可以使血栓溶解,疏通血管,恢复血液供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使患者得以康复,可以不遗留后遗症。但溶栓药物治疗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它只适合于中风发生后的3—6小时以内,如果超过三小时溶栓后可能导致脑内出血和脑水肿,反而加重病情。早期治疗脑水肿,我们要用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其实还有人血白蛋白。脑保护方面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如依达拉奉,还有特异性的钙离子阻断剂,一个代表药物是尼莫地平,为选择性的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的钙拮抗剂,对外周血管作用较小,也就是它对血压的影响很小,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尤其是对缺血性脑血管痉挛作用比较明显。再一个就是我们会用一些神经营养剂,有利于病情康复。再发脑卒中的预防是很重要的,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氢氯吡格雷等药物。由于该病是高血压、高血脂、高黏血症、高血糖等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所以治疗原发病、基础病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就是治疗中风要有耐心,必须在控制血压,降低血脂、血粘度,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具体用药要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脑卒中的后遗症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的后遗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后遗症主要有几大类型,运动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运动障碍,包括偏瘫、面瘫。面瘫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病人口歪眼斜、流涎。还有偏身感觉障碍,就是深、浅感觉都会减退或者消失。还有一个异常的感觉就是麻木,比较常见。还有偏盲、共济失调。言语障碍,表现为失语、构音障碍。构音障碍就是他的思维组词是正常的,但是发音不清楚。认知障碍就表现为记忆力的减退、人格的改变、情感的异常,暴躁、易怒或者是卒中后的抑郁。
  • 脑卒中的治疗方法(音频)

    脑卒中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相对比较保守的方式,暂时没有特殊处理,需要定期复查,只需要改善平常人的生活习惯,包括控制高血压、稳定血糖、稳定斑块、戒烟、戒酒等治疗方式。第二、应用药物方式进行治疗,其中药物分为很多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以及降脂稳定斑块类药物,还有改善脑循环、脑保护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出血性脑卒中,一定要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治疗,包括像应用止血类药物、脱水降颅压的药物、改善脑循环脑保护的药物。第三、手术治疗,如果内科以及保守治疗后,症状仍然反复发作甚至逐渐加重,需要外科干预。外科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来讲,可以开颅进行脑血肿清除手术;对于缺血性脑卒中而言,可以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者支架植入术等手术方式。
  •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音频)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
    讲解医师: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缺血性脑卒中坚持治疗,是终身的诊断,几乎也是终身的治疗。要综合的治疗,防止复发,做预防方面措施。吃药的目的,除了继续治疗,巩固疗效以外,还要预防病情的复发,还有很好地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病,要继续进行抗凝的治疗。要清淡饮食,不能吃过咸、过甜、营养过剩的食物。适当的锻炼身体,巩固疗效,戒烟、戒酒,改善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等,这一列的综合措施,都是在继续治疗缺血性的疾病和基础病,如三高或五高等基础上,进行的综合预防的措施。
  • 脑卒中良肢位摆放的方法(音频)

    脑卒中良肢位摆放的方法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良肢位摆放的方法,这个其实很简单,总的原则就是不要让患肢长时间的受压,基本上每隔2个小时翻1次身,最常见的就是仰卧位。仰卧位来讲,要将患侧肢体的肩下垫一个枕头,保持上肢是伸直外旋的状态,以及在肘部也可以垫一个小枕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手内握塑料球,可以有效的锻炼功能。而后在臀部需要垫枕头,这样保持髋前伸的状态,并且下肢膝关节也需要垫小枕头,保持膝关节的轻度屈曲。如果有条件,可以在脚底下穿钉子鞋,或者是有皮箱可以踩踏,这样给适当的力。然后再就是侧卧位,不论左侧还是右侧或者是偏瘫侧肢体,总的原则不要受压,可以适当的给一些压迫的力度,但是一定要注意翻身。
  • 预防脑卒中的方法(音频)

    预防脑卒中的方法
    讲解医师:郐国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
    预防脑卒中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进行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控制高血压。需要规律服用降压药,并定期监测血压的水平。在服用降压药过程中,需要定期去心内科随诊,以调整相关降压用药。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心情舒畅,同时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减轻体重。3、积极防治相关疾病,比如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防治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音频)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讲解医师:王康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脑血管病变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危害中老年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脑卒中是急症,患者发病后是否及时送到医院,并获得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能否达到最好救治效果的关键。脑中风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危险因素与脑中风的发病密切相关,将增加脑血管病发病的概率,比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高血压、吸烟、饮酒、糖尿病、心房颤动。对于有脑卒中发作倾向尚无卒中病史的人,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各种可控危险因素,使脑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生,主要有控制血压、戒烟、降血脂、控制血糖等,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