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脑卒中用什么药?(音频)

    脑卒中用什么药?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有早期的用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溶栓治疗,该疗法可以使血栓溶解,疏通血管,恢复血液供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使患者得以康复,可以不遗留后遗症。但溶栓药物治疗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它只适合于中风发生后的3—6小时以内,如果超过三小时溶栓后可能导致脑内出血和脑水肿,反而加重病情。早期治疗脑水肿,我们要用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其实还有人血白蛋白。脑保护方面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如依达拉奉,还有特异性的钙离子阻断剂,一个代表药物是尼莫地平,为选择性的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的钙拮抗剂,对外周血管作用较小,也就是它对血压的影响很小,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尤其是对缺血性脑血管痉挛作用比较明显。再一个就是我们会用一些神经营养剂,有利于病情康复。再发脑卒中的预防是很重要的,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氢氯吡格雷等药物。由于该病是高血压、高血脂、高黏血症、高血糖等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所以治疗原发病、基础病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就是治疗中风要有耐心,必须在控制血压,降低血脂、血粘度,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具体用药要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脑卒中的后遗症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的后遗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后遗症主要有几大类型,运动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运动障碍,包括偏瘫、面瘫。面瘫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病人口歪眼斜、流涎。还有偏身感觉障碍,就是深、浅感觉都会减退或者消失。还有一个异常的感觉就是麻木,比较常见。还有偏盲、共济失调。言语障碍,表现为失语、构音障碍。构音障碍就是他的思维组词是正常的,但是发音不清楚。认知障碍就表现为记忆力的减退、人格的改变、情感的异常,暴躁、易怒或者是卒中后的抑郁。
  • 脑卒中的治疗方法(音频)

    脑卒中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相对比较保守的方式,暂时没有特殊处理,需要定期复查,只需要改善平常人的生活习惯,包括控制高血压、稳定血糖、稳定斑块、戒烟、戒酒等治疗方式。第二、应用药物方式进行治疗,其中药物分为很多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以及降脂稳定斑块类药物,还有改善脑循环、脑保护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出血性脑卒中,一定要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治疗,包括像应用止血类药物、脱水降颅压的药物、改善脑循环脑保护的药物。第三、手术治疗,如果内科以及保守治疗后,症状仍然反复发作甚至逐渐加重,需要外科干预。外科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来讲,可以开颅进行脑血肿清除手术;对于缺血性脑卒中而言,可以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者支架植入术等手术方式。
  •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音频)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
    讲解医师: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缺血性脑卒中坚持治疗,是终身的诊断,几乎也是终身的治疗。要综合的治疗,防止复发,做预防方面措施。吃药的目的,除了继续治疗,巩固疗效以外,还要预防病情的复发,还有很好地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病,要继续进行抗凝的治疗。要清淡饮食,不能吃过咸、过甜、营养过剩的食物。适当的锻炼身体,巩固疗效,戒烟、戒酒,改善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等,这一列的综合措施,都是在继续治疗缺血性的疾病和基础病,如三高或五高等基础上,进行的综合预防的措施。
  • 脑卒中良肢位摆放的方法(音频)

    脑卒中良肢位摆放的方法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良肢位摆放的方法,这个其实很简单,总的原则就是不要让患肢长时间的受压,基本上每隔2个小时翻1次身,最常见的就是仰卧位。仰卧位来讲,要将患侧肢体的肩下垫一个枕头,保持上肢是伸直外旋的状态,以及在肘部也可以垫一个小枕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手内握塑料球,可以有效的锻炼功能。而后在臀部需要垫枕头,这样保持髋前伸的状态,并且下肢膝关节也需要垫小枕头,保持膝关节的轻度屈曲。如果有条件,可以在脚底下穿钉子鞋,或者是有皮箱可以踩踏,这样给适当的力。然后再就是侧卧位,不论左侧还是右侧或者是偏瘫侧肢体,总的原则不要受压,可以适当的给一些压迫的力度,但是一定要注意翻身。
  • 预防脑卒中的方法(音频)

    预防脑卒中的方法
    讲解医师:郐国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
    预防脑卒中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进行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控制高血压。需要规律服用降压药,并定期监测血压的水平。在服用降压药过程中,需要定期去心内科随诊,以调整相关降压用药。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心情舒畅,同时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减轻体重。3、积极防治相关疾病,比如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防治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音频)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讲解医师:王康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脑血管病变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危害中老年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脑卒中是急症,患者发病后是否及时送到医院,并获得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能否达到最好救治效果的关键。脑中风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危险因素与脑中风的发病密切相关,将增加脑血管病发病的概率,比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高血压、吸烟、饮酒、糖尿病、心房颤动。对于有脑卒中发作倾向尚无卒中病史的人,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各种可控危险因素,使脑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生,主要有控制血压、戒烟、降血脂、控制血糖等,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生概率。
  • 脑卒中mRS评分标准(音频)

    脑卒中mRS评分标准
    讲解医师:刘建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改良Rankin量表即mRS评分标准,具体如下:\n零级指完全没有症状;\n一级指尽管有症状但未见明显残障,能完成所有经常从事的活动;\n二级指轻度残障,不能完成所有以前能从事的活动,但能处理个人事务而不需要帮助;\n三级指中度残障,需要一些协助,但行走不需要协助;\n四级指重度残障,离开他人协助不能行走以及不能照顾自己身体的需要;\n五级指严重残障,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需持续的护理和照顾;\n六级指死亡。\n我们在脑卒中后常常用mRS量表进行病人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恢复程度的评估,以指导病人将来的预后、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和家人的照料。
  • 脑卒中分期(音频)

    脑卒中分期
    讲解医师:赵文礼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可以分为三期,分别是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脑卒中是很常见的中老年人疾病,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是指发病以后的两周以内,病情非常严重,随时有出现病情加重和变化的可能性,有一部分在急性期会因为脑的受损严重而危及生命,导致脑的功能受损严重。要积极的治疗,通过消肿脱水、营养神经等改善症状和促进恢复,而恢复期是指发病以后的两周至三个月,在这期间病人的症状是有可能经过治疗,逐渐改善和恢复的,可以通过针灸、高压氧促进病人的恢复。后遗症期是指发病三个月以后,在这期间所剩余的症状就称为后遗症,以后能够在改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平常要做的就是要预防症状加重,预防脑卒中的复发。
  • 脑卒中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窗是多久(音频)

    脑卒中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窗是多久
    讲解医师:李颖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窗可在4.5-24小时之内,但目前多数医院都控制在6小时之内。\n脑卒中即脑梗死是供养脑部的血管由于堵塞,造成了供养区域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的疾病。急性脑梗死,在4.5小时之内可以考虑静脉溶栓,通常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早期的再灌注治疗。如果血栓非常大,静脉溶栓没有通开,考虑是大血管堵塞,在6个小时之内可以考虑介入的支架取栓治疗。对于详细评估的患者,如症状出现了,但是坏死的核心非常小,在经过详细的缺血灌注评估之后,时间窗甚至可以延长到24小时。但是目前多数医院掌握的时间窗都在6小时之内,静脉溶栓是4.5小时之内,介入取栓、调节治疗是在6小时之内。\n需要注意的是脑卒中可以突然再发,发作次数越多,每次的后遗症加起来预后就更差,死亡率也大大增加。为了防止再发,应注意血压平稳,食入量适宜,心脏、肺部有无合并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