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治疗护理(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治疗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取栓后护理有以下几点: 1、要严密监测患者神经功能,包括意识、瞳孔、肢体活动、语言等,同时要注意病人一些主观感觉症状,比如严重头痛、恶心、呕吐,如果发现此类病情变化,要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行急诊头颅CT检查,以便随时发现病人情况和病情变化,比如出血转换或者是高灌注综合征等一些情况发生; 2、支架取栓治疗后,心电监护也非常重要,故要密切观察病人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等情况。一般要求取栓后24小时,血压控制在180/105mmHg以下,对于血管再通成功患者,血压可以适当更低一些,比如控制到140/90mmHg以下,或者是较基础血压低20-30mmHg左右。血管再通情况不佳或血管再闭塞风险患者,不建议把血压控制得太低; 3、注意穿刺部位护理。如果术后穿刺部位遭压迫,或者是护理不及时,有可能会导致局部出血,从而出现严重后果,故要注意病人24小时制动,包括观察动脉穿刺部位有没有皮肤瘀斑和血肿,敷料是否清洁干燥,包扎松紧是否适宜,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正常。如果动脉导管鞘暂时没有拔出,则需要使用手术贴膜妥当固定,防止导管鞘弯曲移位、滑脱或者是折断,动脉导管鞘拔管后,创口应该继续加压包扎24小时。
    2023-08-02
  • 脑卒中神经功能康复适宜时间(视频)

    脑卒中神经功能康复适宜时间
    对于脑卒中神经康复适宜时间而言,早期康复一直是康复领域专家推崇的理念,康复目的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和独立。在患者耐受情况下,一般建议尽早康复,但关于康复治疗开始最佳时间,尚无统一认识。有关超早期康复,多中心系列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卒中发病后24小时,进行运动康复相对较安全、有效、可行,可以促进患者移动能力恢复。 对于同标准卒中单元治疗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正在实施中,其结果将对脑卒中早期康复疗效,提供进一步循证医学证据。“十一五”我国科技支撑课题《脑血管病康复规范化方案的研究》,关于早期康复开始时间的多中心对照研究表明,脑血管病稳定后,分别于2、5、8天开始康复治疗,在1个月后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开始的康复治疗,应包括床上关节活动度练习、床上良肢位保持、床上座位训练,以及体位转移训练、站立训练和行走训练等。随后活动水平进一步增加,早期康复还应该包括鼓励患者重新开始与外界交流等。
    2023-08-02
  • 急性脑血管病中风病的病因是什么(视频)

    急性脑血管病中风病的病因是什么
    对于急性脑血管病中风病的病因,具体有以下几个: 1、高血压是导致脑血管病中风的第一危险因素,故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医生会经常建议关注自身血压值,积极控制血压; 2、高血糖、高血脂以及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均为导致脑中风主要危险因素; 3、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也是导致脑卒中发病高风险因素之一,故大家应该动员全社会参与戒烟,比如在社区人群中,采用综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包括心理辅导、尼古丁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等。 综上所述,为预防急性脑血管病中风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对于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应该定期检测血糖,包括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耐量试验,及早识别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状态。在早发动脉硬化患者一级亲属中,进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筛查,确诊后,应该积极给予降脂治疗; 2、对于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建议定期,比如3-6个月检查血脂; 3、对于有心脏病、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病人,应该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其中心房颤动患者,应该积极地寻找专科医生进行治疗; 4、对于年龄>65岁患者,建议在初级医疗保健机构,通过脉搏评估,联合常规心电图,进行心房颤动筛查,高危患者应该做长时程心电监测检查,当然应该结合患者经济状况考虑个体监测时长; 5、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可服用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 还可筛查其它可治疗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合理治疗,并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比如戒烟、健康饮食、适当锻炼。
    2023-08-02
  • 预防中风的措施(视频)

    预防中风的措施
    中风预防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合理膳食:一般建议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包括全谷类食物、深海鱼类,低脂肪或者不含脂肪乳制品,以及适当红酒等,均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生; 2、适量运动:每天要运动1个小时,运动方式以长时间运动为主,运动量以中小活动量为主,比如慢走、骑自行车、游泳等。当然,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较感兴趣或者适合的锻炼方式; 3、改变生活方式:建议患者应该戒烟、限酒,一般男性饮酒不要超过每天50g,女性不超过20g; 4、保持健康心态和良好情绪:防止情绪大幅波动也可以减少卒中发生; 5、定期进行专项体检:平时体检不一定能够发现问题,因此建议患者进行专项体检,主要是针对中风危险因素进行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及早预防,从而有效防止中风病发生。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方法(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方法
    临床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可分为高血压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类,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具体如下: 1、若病情不是非常严重,出血量不大,一般可采取内科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治疗。尤其在发病早期,即脑水肿高峰期,可用一些脱水药起到降颅药效果,因为颅高压往往是导致脑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脑出血内科治疗,还会采取止血、护胃、护脑治疗。平时护理方面需注意保持患者适当头位抬高、呼吸道通畅,治疗方面要注意保持病人内环境稳定,防治病人肺部感染; 2、如果患者血肿量很大,尤其是有脑疝形成征象,或者出现颅压非常高的情况,可能需要神经外科进行开颅、去骨瓣、清血肿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常见还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除内科治疗方法外,重要治疗手段是对动脉瘤进行治疗。其中最主要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开颅、动脉瘤夹闭等,只有对动脉瘤进行有效治疗,才有可能防止病情进一步进展,尤其是防止再出血发生; 3、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大,同时脑实质出血也非常大,则一方面要进行开颅夹闭,另一方面还要进行血肿清除,故通常会建议选择开颅治疗。若病情不重,颅内血肿量不大,不需要开颅清除血肿。对于后颅窝动脉瘤患者,往往会建议其进行介入动脉瘤栓塞治疗。尤其是在近年介入栓塞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介入材料不断改进、更新情况下,更多病人或者是医生会选择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2023-08-02
  • 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方法(视频)

    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方法
    目前脑卒中发病率比较高,包括脑出血及脑梗死,而脑出血及脑梗死后引起偏瘫可能性比较大。偏瘫康复治疗中包括传统康复治疗和现代康复治疗方法,传统康复治疗主要有针灸、推拿、中药汤剂等,其中针灸包括体针、头针、电针及耳针等,推拿主要包括肢体推拿、颌面部推拿、腹部推拿等,可改善不同的功能障碍。中药汤剂多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主,同时兼顾并发症治疗。 现代康复治疗手段包括改善运动功能为主的运动疗法,可针对上肢功能、协调性手精细功能,进行改善循环肌肉功能的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等物理治疗。改善患者言语功能障碍的言语训练主要采用低频电球囊扩张术,还可改善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症状可采用心理疗法,阻止肢体变形,可采用辅助活动能力的矫形支具,改善肢体痉挛可采用波巴斯技术,改善功能障碍可通过手术矫形等,均为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手段。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
    脑卒中的症状分两大类,即一般的脑出血症状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脑出血好发于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常在冬季发病。脑出血一般突发于情绪激动或者是活动以后,病情进展速度较快,几个小时可以达到高峰,通常伴有高血压症状。脑出血以后颅内压升高,可以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还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除一般临床表现以外,不同的部位出血有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比如最常见基底核壳核出血,其最常见症状是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如果是左侧脑出血还可以引起失语症。另外,丘脑出血除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以外,还会出现感觉障碍,尤其深感觉障碍特别明显。丘脑出血比较多见,大概占到10%-15%。另外脑桥出血可以迅速地引起昏迷、呼吸障碍,进展速度更快。蛛网膜下腔轻度出血没有症状,重度出血可以引起剧烈的头痛,也可以引起昏迷或者死亡。通常多见于年轻患者,多由动脉瘤破裂所致,其10-14天之内的复发率可以达到20%,应引起重视。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
    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分类是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大类,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引起的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脑出血占70%左右。其它的原因还包括动静脉血管的畸形、淀粉样血管病变;还有血液病,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另外,房颤病人抗凝或者溶栓以后,也可引起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大概占到50%-80%,先天性粟粒样动脉瘤占到75%。另外血管畸形占比为10%,其中动静脉畸形占血管畸形的80%,大部分见于年轻患者。其它颅内肿瘤、血液系统疾病、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和抗凝治疗以后,也可以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2023-08-02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怎么办(视频)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怎么办
    脑卒中以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大概是30%-50%,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管理和治疗: 1、营养管理:首先由营养师进行营养筛查评估,再做出治疗方案,无法进食者可用鼻胃管、鼻肠管进食; 2、吞咽功能训练:由专业的治疗师操作,包括口腔感觉刺激、口腔有关吞咽肌群训练等。通过电刺激、生物反馈、针灸、咳嗽训练、呼吸控制训练等进行治疗; 3、代偿方法:包括食物调整。有的患者喝稀的东西会误吸,可以在水或者食物里面加增稠剂,改善食物的性质; 4、护理:加强口腔护理、体位管理,还有分泌物的处理; 5、其它健康指导:有些病人还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软骨成形、声带内移手术、环咽肌切断术和肉毒素注射等。
    2023-08-02
  • 脑卒中运动障碍能治愈吗(视频)

    脑卒中运动障碍能治愈吗
    脑卒中运动障碍通过康复治疗,部分患者能够治愈和好转。运动功能的恢复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的内容,运动功能恢复后患者才能够进行日常的生活活动,才能够回归社会、回归家庭。脑卒中的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一般要经过三期,即软瘫期、痉挛期、恢复期,其中软瘫期也叫弛缓期。 大量数据表明,经过早期正规康复训练和治疗以后,大概70%-80%的脑卒中患者六个月之内能够行走,30%的患者能够恢复并进行部分工作,24%的患者上下肢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如不能治愈,可以进行代偿训练或者代替训练,比如右侧肢体偏瘫,左侧肢体进行功能训练以后代替右侧肢体。还可以通过替代的方法改善生活,比如做特殊的调羹替代正常的调羹,同样可以正常进食。另外,脑卒中以后患者除肢体功能活动障碍,还有吞咽功能障碍、构音障碍,经过专业的训练吞咽、言语功能以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