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

  • 肠梗阻好了后还会出现肚子疼怎么回事(音频)

    肠梗阻好了后还会出现肚子疼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包文中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肠梗阻好了以后还会出现肚子疼在临床上主要见于两种情况,一、肠梗阻再次复发;二、引起肠梗阻的原发病因并没有获得根本的治疗。因为绝大多数肠梗阻是由腹部手术以后引起粘连性肠梗阻,在临床治疗上通常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等保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症状的缓解。如果在饮食上或者保暖不注意,有可能再次复发而再次保守治疗。原发性病因没有获得根治,比如肠道肿瘤所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或者不完全性肠梗阻通过保守治疗短期内获得缓解,但是由于肠道肿瘤仍然没有切除,所以必然会导致再次发作,需要进一步行肠镜检查,明确诊断后需要采用手术治疗。
  •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要点(音频)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要点
    讲解医师:汤大纬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重点是观察患者腹部疼痛情况,恶心、呕吐以及肛门排气、排便等情况,同时需要静脉输液。肠梗阻一般表现为患者肠道不通,有可能是肠黏连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肠道肿瘤引起的,如果患者是肠黏连导致的肠梗阻,很多患者通过内科保守治疗,肠梗阻症状能够缓解。大约在治疗2-3天左右患者腹部疼痛缓解,肛门有排气、排便等现象。如果患者是肠道肿瘤引起的肠梗阻,通常内科保守治疗是无效的,在明确诊断之后,很多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才可以。当然也有部分肠黏连导致的肠梗阻,容易在腹腔内形成肠道成角现象,一般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也是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所以重点要观察患者腹部疼痛的情况,以及腹胀情况,肛门排气、排便等情况。
  • 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音频)

    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讲解医师:汤大纬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同时还要观察患者腹部疼痛的变化,肛门排气、排便的情况。因为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肠道完全不通,大部分有阵发性腹痛,同时有恶心、呕吐以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患者需要禁食、禁水,并且需要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了解心率、血压、脉搏等情况,同时要关注患者腹部疼痛的变化。如果患者腹部疼痛在治疗过程中是逐渐缓解的,肛门有排气、排便,说明患者肠梗阻的症状就缓解了,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腹部疼痛加重,腹胀更加明显,恶心、呕吐并且出现急性腹膜炎,考虑有可能有肠绞窄、肠坏死的可能性,必要时需要急诊,复查相关检查,同时考虑急诊做手术。
  • 肠梗阻针灸治疗(音频)

    肠梗阻针灸治疗
    讲解医师:李常月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七台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肠梗阻的针灸治疗在临床当中应用比较广泛,也是一种保守治疗方法。针灸治疗主要起到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作用,对于部分不完全性肠梗阻或者肠梗阻症状较轻,以及便秘引起的肠梗阻的恢复很有帮助。通过针灸治疗能够使此类肠梗阻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同时部分轻微病历能够完全通过针灸治疗达到彻底的治愈。选择针灸治疗肠梗阻一定要谨慎,因为很多肠梗阻如果一旦发展成完全性肠梗阻或者由于肿瘤,坏死肠管引起的肠梗阻,此类肠梗阻如果单纯依靠针灸治疗起不到明显的效果,而且还容易延误病情引起病情的加重,所以选择针灸治疗肠梗阻时一定选好适应症。
  • 判断肠梗阻是CT还是肠镜(音频)

    判断肠梗阻是CT还是肠镜
    讲解医师:陶振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普外科
    判断肠梗阻是CT,常规检查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及腹部体征。肠梗阻最常见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四点,如痛、吐、胀闭。痛即腹痛,因肠蠕动增强,患者通常会出现阵发性腹痛。吐即呕吐,梗阻发生以后因肠管蠕动发生呕吐。应根据部位不同,梗阻呕吐的频率和呕吐量也会有所不同。胀即腹胀,因肠管扩张引起腹胀,一般发生在中晚期。越是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腹胀极为明显。闭即停止排气、排便,因肠内容物排泄受阻,可出现停止肛门排气、排便。\n影像学检查主要是X光和CT,X光可以准确检查肠梗阻。肠梗阻X线可以表现为腹部出现明显的肠管扩张,也可见气液平面。气液平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阶梯状的气液平面,由上往下逐渐递增或者递减,这是典型肠梗阻的表现。CT也可以发现液气平面和可见扩张肠管,还可以鉴别肠道肿瘤,但不用于肠梗阻的诊断。
  • 肠梗阻放支架能用多久(音频)

    肠梗阻放支架能用多久
    讲解医师:杨建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胃肠外科、微创外科
    肠梗阻放置支架一般作用的时间相对比较有限,大概在3-6个月以内。这是因为肠梗阻的原因比较多,放置支架绝大部分是年老体弱的病人,无法耐受手术治疗,或局部肠管病变无法切除的患者,其原因主要是肠癌或炎性肠病造成的狭窄。放置支架是无奈的选择,其作用相当于将倒塌的桥梁使用木棍支起来,进而使肠道有限通畅,但是病人的疾病并得不到真正的治疗,所以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变组织逐步会再次压迫支架引起狭窄,或填满支架空间引起梗阻,其需要时间是3-6个月左右。总之肠梗阻放置支架只是一个缓冲治疗,而不是真正治病的根本措施,手术切除才是最好的方法,但需要病人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 肠梗阻手术后再次粘连的几率大不大(音频)

    肠梗阻手术后再次粘连的几率大不大
    讲解医师:包文中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肠梗阻手术以后必然会再次出粘连,但绝大多数不会再次发作粘连性肠梗阻。目前临床上肠梗阻的类型包括粘连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最多见的是见于腹部手术以后,因为肠管粘连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从手术外科角度来说,腹部手术以后肠管出现粘连概率是必然的,绝大多数患者肠管即使出现粘连但并不会发生梗阻,所以不会表现为粘连性肠梗阻的症状。临床上对于粘连性肠梗阻主要采用保守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对于粘连肠梗阻一旦需要手术治疗,其目的是为了解除梗阻而不是解除粘连。所以粘连肠梗阻手术治疗是其最后的治疗方法,但目的是解除梗阻并非解除粘连。所以粘连性肠梗阻手术以后再次发生粘连的概率是必然的,但是绝大多数不会再次发作肠梗阻的症状。
  • 肠梗阻的临床治疗药物(音频)

    肠梗阻的临床治疗药物
    讲解医师:包文中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肠梗阻的临床治疗药物目前主要是制酸剂、抑酶剂,包括奥美拉唑、生长抑素以及各种抗生素。肠梗阻作为一种临床症状,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肠内容物无法顺畅排出,从而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以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的临床症状。根据疾病的病因包括粘连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以及绞窄性肠梗阻。其中绝大多数是因为有腹部手术史,导致肠管广泛粘连所引起的黏连性肠梗阻,对于粘连性肠梗阻绝大多数通过保守就可以获得症状的缓解乃至治愈。其治疗的主要原则就是禁食、胃肠减压、制酸、抑酶、抗感染、补液,主要药物就是制酸剂奥美拉唑,抑酶剂也就是生长抑素,抗生素包括各种头孢类或者喹诺酮类。
  • 老年人肠梗阻的症状及治疗(音频)

    老年人肠梗阻的症状及治疗
    讲解医师:陶振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普外科
    肠梗阻是老年人和腹部手术以后常见疾病,主要是由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肠梗阻少量排气、排便或者症状较轻的叫不完全肠梗阻,不排气、排便叫完全肠梗阻。典型的肠梗阻症状的是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但在早期的一些症状并不典型或者只出现部分症状,肠梗阻早期可以出现反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恶心、呕吐之后腹胀、腹痛会有所缓解。然后进入一段时间的进展期,然后再次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如果是完全性肠梗阻,排气、排便就会停止。肠梗阻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就会发展成休克、电解质紊乱,可表现为脉搏气促、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等。急性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和校正有梗阻引起的全身的病理、生理变化,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保守治疗主要是禁食水和胃肠减压,严格禁食,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液体,从而减轻腹胀、降低腹腔内的压力,减少残腔内细菌和毒素的吸收改,改善肠壁的血供血运情况,纠正水定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根据呕吐、脱水情况以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给予补液治疗。其次是预防感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肠道细菌感染。最后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或者是肿瘤性肿瘤引起的梗阻,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 肠梗阻灌肠后注意事项(音频)

    肠梗阻灌肠后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陶振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普外科
    肠梗阻的患者大便干硬形成硬块而造成肠道堵塞,可以采用灌肠等方法使粪便软化,残道润滑,使干结的大便更容易排出。灌肠时患者出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n1、患者要放松心情,不要紧张。摆好体位,一般呈左侧卧位,两脚屈曲至腹部,以充分暴露肝门;\n2、大夫要事先准备好灌肠所需的器材、药物或者肥皂水,将管子从肛门插入肛管内,让患者憋气10分钟左右,使灌肠液,例如肥皂水和生理盐水与大便充分融合、稀释,有助于加强水对肠壁的刺激作用,再排出体外即可。\n灌肠的过程中液体进入大肠内不可太快、猛,以免损伤肠管。管子插入肛门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肛管。对于有心脑血管的病人及老年人,灌肠压力要低,速度要慢并注意病情变化。如果在灌肠过程中发现患者有腹痛、冒冷汗并脸色发白,要立即停止灌肠并行相应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