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

  • 房颤治疗新进展(音频)

    房颤治疗新进展
    讲解医师:张海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
    房颤治疗的新进展,实际上最近几年,对于房颤患者,除了在射频消融技术方面有改进,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于房颤左心耳的重视。无论是内科医生还是外科医生,对于房颤患者左心耳的干预,现在是国际上,包括国内也是研究的重点。因为房颤大家提到了很难去掉根本,有时会复发,但是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形成血栓,房颤血栓掉到脑子里面就造成脑栓塞、偏瘫,掉到四肢动脉里造成动脉缺血危害很大。房颤的血栓90%都是在左心耳,我们的左心耳可以干预,像内科的进行左心耳的封堵,像外科从外面左心耳的切除或者是左心耳的从外面加臂,干预左心耳的方法,能够降低将近80%-90%的血栓的风险。实际上就可以一劳永逸,就是用很简单的办法来降低房颤患者的脑栓塞,包括血栓栓塞的风险,是国内外最近几年来一个研究的热点和一个新的进展。
  • 房颤的症状及治疗方法(音频)

    房颤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张宁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房颤症状的轻中主要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如果心室率过快,超过150次/分或者超过200次/分,患者可以有心悸、胸闷、心绞痛的症状,甚至有的患者可以出现喘憋、不能平卧等心力衰竭的症状。心室率较慢的情况下,患者有可能没有症状,或者是仅有一些心慌的感觉。对于房颤的治疗,主要是用洋地黄类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还有ⅠA类、ⅠC类和Ⅲ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房颤除了控制心室率以外,最主要的是预防栓塞的并发症,目前有华法林以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治疗。目前最新的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术。
  • 老年人房颤的治疗方法(音频)

    老年人房颤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杨文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老年人容易发生房颤,大于80岁的老年人房颤的发生率会高达30%。房颤的患者首先需要预防血栓栓塞,一般要根据血栓栓塞评分来进行,男性大于2分或者女性大于3分都要及时的进行抗凝药物治疗,一般会选择华法林或者应用新型的口服抗凝药比如利伐沙班等药物。房颤的患者如果是首次发现房颤或者是阵发性的房颤,及时进行转复窦性心律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进展,可以选择电复律或者药物复律比如应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的药物,或者通过电复律转复。如果是长期永久的房颤或者患者无转复欲望,这种情况下需要严格的控制心室率,一般老年人的心室率控制比较宽松,目标的控制心室率是小于110次/分,可以选择倍他乐克或者地高辛等药物。如果是比较年轻的患者推荐将房颤彻底的治疗,也就是通过射频消融进行治疗。
  • 房颤病治疗是什么(音频)

    房颤病治疗是什么
    讲解医师:张艳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房颤病治疗是恢复心脏正常跳动速度,通常是通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并且需要监测心电图,了解心跳速度是否正常,房颤便能够及时发现,可以通过转复窦性心律,并通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比如司巴丁、心得安、美多心安、利多卡因等进行治疗,从而恢复正常的心跳。如果房颤病的时间已经很长,想要再恢复窦性心律的机会很低,只能够进行保守治疗。服用药物治疗以外,最关键的是患者自身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多观察身体的变化,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感,需要马上去医院进行治疗,否则可能会影响到生命安全。
  • 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音频)

    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
    讲解医师:苍天慧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普通内科
    心房颤动是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临床医生在给房颤病人进行心脏听诊时会发现特点,听诊时会发现心脏跳动的声音强弱不等,正常人在听诊时,心脏跳动的声音和力度差别不是很大,但房颤的病人就会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有重有轻。听诊时会发现心脏跳动的节律不规则不整齐,也就是心律绝对不齐、杂乱无章。还有个特征是脉搏短绌,比如在听诊时,听诊心率是90次/分钟,但触摸脉搏时可能会发现脉搏是70-80次/分钟,也就是脉搏比心率要慢。如果给病人心脏听诊发现这些特点,考虑心房颤动时,需要给患者进行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 房颤应该吃什么药(音频)

    房颤应该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房颤治疗主要分成以下两个方面:\n第一、针对房颤患者,维持房颤节律的情况下,治疗分为控制房颤的心室率以及抗凝的治疗。控制房颤心室率的治疗有洋地黄类的药物和非二氢吡啶类的钙拮抗剂,比如合心爽、异搏定等药物,还有其他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比如胺碘酮等。\n第二、在控制心室率的基础上,房颤的患者最主要的危害是血栓形成,所以还需要进行抗凝的治疗。在抗凝药物选择上,如果房颤在二尖瓣狭窄的基础上出现,多选用华法林,具有有效抗凝作用。但在华法林应用过程当中,经常需要进行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的检测,了解抗凝药物是否得当。目前还有新型口服抗凝药,比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药物,通过标准的剂量,不需要平时过多的监测。\n所以,对于非瓣膜性的房颤可以选用新型的口服抗凝药。在房颤的治疗当中,还有一类转复房颤,主要通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转复房颤的节律,比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药物,以及电复律治疗,可以起到转复房颤的作用,纠正房颤的节律,使其转为匀齐的窦性心律。
  • 心房颤动是怎么回事(音频)

    心房颤动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王喜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心房颤动简称为房颤,是在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病因有很多,比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等。房颤时心房的有序的电活动丧失导致心房出现无序的颤动,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因此房颤时不仅心率杂乱无章,心房也丧失20%的射血功能,患者会出现心悸不适、心功能恶化甚至血栓形成的可能。其在临床当中患者最主要的表现为突发性心悸、心慌,尤其是心率就突然间出现了>100次/分以上,出现150-160次/分的这种情况,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心悸、心慌的表现,甚至会诱发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突然晕厥。再者就是反复心动过速使原有的患者心功能恶化,有的患者会发生急性左心衰的发作,因此很多情况下进行准确发作之后往往会出现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这种情况。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和舒张以后使血流速度缓慢诱发血栓形成,所以很多的脑血栓病人原发病可能就是房颤,栓子脱落以后诱发脑血栓形成,但还会出现外周动脉的栓塞,比如下肢动脉栓塞、肾动脉栓塞等等。
  • 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率(音频)

    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率
    讲解医师:魏晓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根据不同的房颤类型,相应的成功率也是有所差异的,比如是阵发性房颤进行射频消融术,成功率大概在80%-90%左右;如果是永久性、慢性或者是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率大概在60%-80%左右。对于做完射频消融术之后的患者也存在一定的复发率,阵发性房颤最有效的消融方法是肺静脉电隔离术,术后一年维持窦律的维持率可以达60%-80%。术后5年窦律的维持率大概在50%左右。但是,如果是非阵发性的房颤,再进行肺静脉术消融后,它的成功率相对较低,术后一年的窦律维持率仅为36%-60%。术后长期窦律维持率仅为20%-42%。
  • 房颤病人能喝酒吗(音频)

    房颤病人能喝酒吗
    讲解医师:王喜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房颤是临床当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之一,在房颤发作的时候心房的有序的电活动丧失会导致心房无序的颤动,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因此在房颤时不仅心率杂乱无章,而且心房丧失20%的射血功能,因此患者会因为心率过快而出现心悸、心慌这些临床表现,而心动过速易诱发心功能恶化,甚至会出现急性左心衰发作,也有患者因为心动过速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TIA发作或者晕厥的表现。因为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和舒张,这时候很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严重会引起脑血栓。很多脑血栓的病人原发病不一定是脑的动脉,而有可能就是房颤引起。而栓子脱落会出现下肢动脉栓塞引起下肢坏疽,因此房颤的这种疾病危害比较大,经过药物或者手术治疗以后,患者心室率趋于稳定或者自发性房颤的病人尽量去减少急性发作期的诱发因素。而适度的喝酒可以,但如果是酒精过量的时候如果已经出现快速房颤的这种风险的时候尽量去避免饮酒。
  • 持续性房颤怎么治疗(音频)

    持续性房颤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赵宏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心血管内科
    对于持续性房颤的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是抗凝,需要对相应的患者进行血栓风险的评估和出血风险的评估,如血栓风险较高,则加用口服抗凝药物。抗凝药物的目的是减少心房内血栓的发生,减少因此导致的脑卒中和周围血管的栓塞。对于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如伴有心功能不全,则积极纠正心功能不全。短期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建议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使患者恢复窦性心率,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减少卒中的发生。\n对于持续性房颤的患者,要行动态心电图明确心率情况后进行抗凝。如果患者心率偏快,则应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室率,减少因快心室率导致的心功能下降,也就是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