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

  • 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音频)

    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
    讲解医师:施永仿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肾内科
    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以及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青年患者,主要是由于肾脏的反复的无菌性炎症导致肾实质破坏,而逐渐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5年以上就会出现肾脏的损伤,同时可能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眼底病变,最后发展成为慢性肾衰。高血压肾病和糖尿病肾病相似,一般也是5年以上的高血压,血压控制欠佳,逐渐累及到肾脏,出现高血压肾病,最后发展成为慢性肾衰。这种疾病可能伴有高血压眼底病变、颈动脉斑块形成以及左心室肥厚,对诊断高血压肾病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 慢性肾衰竭治疗方案(音频)

    慢性肾衰竭治疗方案
    讲解医师:陈樱花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东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病科
    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主要是采取各种措施,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防止进展至尿毒症。先要坚持病因的治疗,如控制高血压,24小时持续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对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慢性肾衰竭病人血压控制目标是在130/80mmHg以下,但也要注意降压治疗的个体化,避免过度降压。对于血糖高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7%,有利于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对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要控制蛋白尿,尽可能的将蛋白尿控制在0.5g/24小时以下,均可以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还要积极控制其他慢性肾衰竭的并发症,包括积极的纠正贫血,应用他汀类药物降脂等。
  • 慢性肾衰竭可以治愈吗(音频)

    慢性肾衰竭可以治愈吗
    讲解医师:郭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病科
    慢性肾衰竭首先从定义上来看,就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进展到了一定程度,肾功能,肾单位不可逆的缺失。所以目前的治疗,还是以延缓肾衰竭进展为主要目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能慢性肾衰竭肌酐程度能够维持多年不变,已经进展到中后期的慢性肾衰竭,病人不可避免的都要进入透析治疗的过程之中。
  • 慢性肾衰竭如何护理有哪些(音频)

    慢性肾衰竭如何护理有哪些
    讲解医师:赵坤霄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河北友爱医院肾内科
    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来说,无论从生活上还是饮食上,应该做好以下的护理。第一个,慢性肾衰竭患者应该摄入低蛋白的饮食,以此来减轻代谢产物的产生,从而减轻肾脏的负担,这样才会减缓肾功能的恶化速度。第二个,是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脂肪可以供给人体足够多的摄入热量,还可以防止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进行分解,从而有效地减少蛋白质的消耗。为了身体足够得到热量,可以口服一些人造的黄油、食物油或者是糖,还可以吃一些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叶酸的食物。第三个,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常伴有高磷、低钙这些疾病,这些系统的疾病容易让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甚至出现骨折、骨痛的情况。所以避免用热水给患者洗脚、洗澡。第四个,患者应该避免出现咽部、肺部以及泌尿系统的感染,因为感染是加重慢性肾衰的主要诱因。如果出现一次感染,病情可能会加重一次。所以应该避免受凉,避免过度劳累,还有腹泻、创伤等。第五个,一旦出现其它系统的病变,需要用药时一定要和接诊大夫说明患者是有慢性肾衰竭的既往病史。所以在用药上要慎用肾毒性的药物。
  • 慢性肾衰竭症状(音频)

    慢性肾衰竭症状
    讲解医师:施永仿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肾内科
    慢性肾衰主要的症状是水肿、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贫血以及皮肤瘙痒。慢性肾脏疾病是逐渐发展的,一旦进入肾衰竭期,肾小球滤过率就会降低,也就是排水能力下降,患者就会出现水肿症状。可以是眼睑的水肿,也可以是双下肢的水肿。同时对于毒素的清除能力也是下降的,毒素蓄积在消化道就会引起恶心症状,患者对于什么都没有食欲,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呕吐。慢性肾衰的患者很多合并有血压升高,一方面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肾素系统激活有关。而血压升高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也是慢性肾衰比较常见的死亡原因。慢性肾衰容易影响到肾间质细胞而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这种激素是影响造血的激素生成减少,自然会引起贫血。患者会表现为面色、口唇或者指甲苍白,活动之后会表现为气喘吁吁。慢性肾衰的病人很多合并有低钙、高磷。血磷升高,一方面可以引起血管硬化加强,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到周围神经,而表现为皮肤瘙痒的症状。慢性肾衰可以累及到全身多系统,而表现的临床症状比较多。
  • 高血压肾损害肌酐130严重吗(视频)

    高血压肾损害肌酐130严重吗
    血肌酐130μmol/L属于肾功能衰竭的失代偿期,也称氮质血症期,属于慢性肾衰竭的第二阶段。肾单位减少到50%-70%,肾脏的浓缩功能障碍,患者出现夜尿增多、贫血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全身轻度的不适等。氮质血症是肾功能衰竭的前奏期,此时的治疗非常关键,合理的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甚至发生逆转,从而避免病情快速的进入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期。
    2023-08-01
  • 慢性肾衰竭的饮食禁忌有哪些?(音频)

    慢性肾衰竭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讲解医师:杨彦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
    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因为他的并发症有许多,所以饮食上就有一定的限制。到了肾衰竭阶段,首先要减轻肾脏的负担,饮食上不能摄入过多的高蛋白的食物。一般来说,到了慢性肾衰竭阶段,蛋白质的总摄入量要求控制在0.6g/kg.d以下,为了预防营养不良,常常给予像复方α-酮酸营养制剂;另外,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患者,一定要去监测血钾、血钙、血磷等,容易引起高钾、高磷的食物,我们要进行控制,以免引起高钾血症,出现心律失常。
  • 慢性肾衰竭早期症状是什么(音频)

    慢性肾衰竭早期症状是什么
    讲解医师:张大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缓慢进行性而且是不可逆转的肾功能减退,甚至衰竭的疾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能会出现多尿或者夜尿增多,出现低钠血症、乏力、精神不振、头痛或者是失眠、四肢发麻、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平时可能会情绪比较低落、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身体比较容易感染,再有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症状。如果出现以上的症状,包括身体上的各个方面感觉到非常不适,一定要及时、尽早到医院做检查。如果是肾病,要定期的监测肾功能,同时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保护肾脏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