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

  • 子宫内膜异位并发症(视频)

    子宫内膜异位并发症
    子宫内膜异位的并发症主要与子宫内膜异位器官以及病灶分布情况有关,最常见的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就是卵巢巧克力囊肿。如果子宫病灶侵蚀子宫肌层,患者可能会出现子宫腺肌症。 对于比较常见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存在一些症状,但是影像学检查可能无法发现。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比较散在,常见分布部位在盆底较低的部位,直肠阴道反折以及前面宫颈和膀胱反折低凹部位比较容易附着。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灶散在,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小结节,这类患者需要在手术中或者腹腔镜下进行准确的判断。
    2023-08-02
  • 维生素B的作用有哪些(音频)

    维生素B的作用有哪些
    讲解医师:杨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
    维生素B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叶酸等等。B族维生素的主要作用是推动体内的代谢,把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是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缺少B族维生素,细胞功能马上会下降,会引起代谢障碍,人体会表现为疲劳、倦怠、食欲不振。此外饮酒过多会导致肝脏的损害,在许多场合下是和维生素B缺乏并行的。同时,补充B族维生素也可以舒缓情绪。\nB族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和代谢,不可或缺的水溶性的维生素,人体是无法自身合成,必须额外补充,而紧张的生活、工作压力中,不恰当的饮食方式、饮食习惯,或者服用某些特定的药物的情况下,加上B族维生素,本身溶于水的属性,导致体内B族维生素快速的被消耗。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维持心脏神经功能,维持消化系统和皮肤的健康参与能量代谢,增强体质、滋身健体。\nB族维生素广泛的存在于酵母、米糠、粗粮、动物内脏,特别是肝脏当中,但是由于使用方法不对,有时候几乎摄取不到。因为B族维生素主要是水溶性维生素,比较怕光、怕水、怕热,而且怕氧化,在80℃的情况下就会被破坏。如果是想要补充B族维生素的情况下,不论价格高低,虽然可以一次补全,但是药物吸收过量,容易增加肝脏和肾脏的代谢负担。
  • 肺动脉瓣狭窄最佳治疗时间(音频)

    肺动脉瓣狭窄最佳治疗时间
    讲解医师:杨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
    儿童轻度的肺动脉瓣狭窄一般不需要治疗,轻度肺动脉瓣狭窄的儿童可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日常生活没有问题,肺动脉瓣狭窄一岁以后很少进展,但是一岁以内可以逐渐加重,所以需要密切的随访。\n中到重度的肺动脉瓣需要治疗,也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治疗的方式根据瓣膜的异常情况,具体类型有不同的区分。最常见的肺动脉瓣狭窄情况是瓣膜大小正常,因不同程度的瓣叶交界融合致狭窄,这种典型的病变非常适合做球囊的扩张,球囊扩张在心脏导管检查的同时就可以进行,属于一种介入治疗方式,不需要做开胸手术,新生儿进行球囊扩张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孩子的病情都很重,循环不稳定,更普遍的情况是年龄较大的儿童在门诊接受球囊扩张手术。\n对于复杂的瓣膜病变,简单的球囊扩张不适用,必须进行开放式的心脏外科手术的治疗,在这样的患儿当中,瓣叶本身可能发育比较差,组织偏厚,一部分患者瓣环直径偏小。对于这种情况,手术可能采取瓣叶交界切开,瓣叶的部分切除或者跨肺动脉瓣环形的环补片等方式来进行。球囊扩张术的效果是很好的,对于典型的肺动脉狭窄的儿童或青少年,球囊扩张术可能是唯一适合的治疗方式。成功的球囊扩张以后,再狭窄的几率也非常低,严重的肺动脉狭窄的新生儿和小婴儿,只要没有瓣膜的发育不良,接受球囊扩张的效果都非常好。心脏直视手术的远期效果也不错,对于大部分病人,可能仅仅需要球囊扩张,而手术只适用于比较复杂的。
  • 风湿性心瓣膜病治疗(音频)

    风湿性心瓣膜病治疗
    讲解医师:杨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疾病,通常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水肿、咳粉红色泡沫样痰。风心病会累及心血管、呼吸系统,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不论是瓣膜狭窄、关闭不全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病变的瓣膜进行修复或者置换,治疗如下:\n第一、药物治疗,要注意预防风湿热与感染性心内膜炎,如果合并心衰的时候,使用洋地黄类制剂、利尿剂以及血管扩张剂。\n第二、手术治疗,对于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患者有症状且符合手术适应征的患者,可以选择二尖瓣闭式扩张术或者是人工瓣膜置换术。手术的适应征,对于无明显临床症状、心功能1级患者,不需要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或修复手术。对于心功能2-3级的患者,应立即行手术治疗。心功能4级的患者应先予以强心、利尿等改善心功能的治疗,等待心功能改善以后,符合手术的条件,再进行手术治疗。对于伴有心房纤颤、肺动脉高压、体循环栓塞,以及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也应该进行手术,但是手术的风险比较大。对于有风湿活动或者是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应该在风湿活动以及心内膜炎完全控制以后六个月再进行手术治疗。
  • 子宫腺肌症术后如何保养(视频)

    子宫腺肌症术后如何保养
    子宫腺肌症术后保养主要针对接受保留子宫治疗的患者,这类患者需要注意月经改变,即术后的月经症状是否存在影响,比如痛经症状缓解程度、子宫体积大小变化等情况。 对于接受保留子宫的手术患者,术后随访非常重要,要求病人在术后前三个月,每个月应到医院随访观察手术效果。手术2-3个月后子宫恢复到比较稳定状态,术后保养主要是避免复发,在手术加药物联合治疗后,如果病人恢复三次月经,再复查子宫大小形态基本保持在理想稳定状态,则说明手术治疗成功。此后3-6个月进行随访监测,如果出现月经明显改变,必要时可以进行宫腔镜检查,明确宫腔内是否存在需要处理的情况,可能有粘连、宫腔形态改变等。
    2023-08-02
  • 痛风是什么病(音频)

    痛风是什么病
    讲解医师:杨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
    痛风是长期高尿酸血症所引起的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的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它属于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痛风可以并发肾脏病变,严重的可以出现骨质破坏、肾功能损害,通常会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n近年来痛风发作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痛风发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男女比例是15:1,超过50%的痛风患者都有肥胖、超重。首次痛风发作时血尿酸水平,男性可以高达527μmol/L,女性达到了516μmol/L。痛风患者最主要就诊的原因是因为关节痛,男性的比例接近40%,女性接近30%。另外,表现的是乏力和发热。\n痛风的诱因不同性别,差别很大。男性常见的主要诱因包括饮酒、高嘌呤饮食、剧烈运动,女性的诱因主要表现为高嘌呤饮食、突然受冷和剧烈运动。对于痛风的治疗,首要的还是降尿酸治疗,尿酸水平控制到正常合理的范围,对于痛风的急性发作,包括痛风的进展都有很好的益处。\n除了控制血尿酸水平外,对于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在急性期不主张降尿酸治疗,而是给予对症止疼,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药,包括口服、静脉使用激素,甚至对于大关节,可以予以局部关节注射短效类的激素等。等患者急性期疼痛的症状缓解后,再予以规律的生活方式加降尿酸药物治疗,尽可能将尿酸水平控制在正常的范围,患者痛风发作的次数、频率、程度会明显的减轻,能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预后。
  • 尿酸偏低的原因及危害(音频)

    尿酸偏低的原因及危害
    讲解医师:杨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
    尿酸水平偏低,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原因:\n第一、长时间的素食可以导致尿酸水平偏低,因为尿酸主要是由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代谢所产生的。因此,如果是长时间的素食的话,就会导致尿酸水平的偏低。\n第二、某些微量元素或者是矿物质缺乏,比如锌、镁、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缺乏的情况下,也可以造成尿酸水平的偏低。\n第三、患上了肝脏的疾病,肝脏疾病会累及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功能出现异常,嘌呤的合成就会减少,或者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就会受到抑制,不能把嘌呤氧化成尿酸。所以,尿当中或者血液当中的尿酸水平就会下降。\n第四、如果肾小管的功能出现了损伤,或者损害,比如近端小管的重吸收减少,或者分泌的功能增加,就会降低与血液尿酸的浓度,从而导致尿酸性的肾性的低尿酸血症。\n因为尿酸作为一种代谢产物,实际上低尿酸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危害,所以,如果临床当中出现了尿酸水平偏低的情况,应该从以上几种情况的去鉴别,考虑到底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血尿酸水平的偏低,如果是饮食的因素,可以进食一些高蛋白的肉类,比如动物的内脏或者一些海鲜。这样的情况下,血尿酸水平就会升高到正常的范围。当然也涉及到一个度,过度的摄入又会导致高尿酸血症。因此,对于尿酸水平偏低,实际上也不必过于的担心,正确分析它的原因,一般低尿酸不会对身体造成比较明显的危害。
  • 酮症酸中毒是什么(音频)

    酮症酸中毒是什么
    讲解医师:杨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
    酮症酸中毒是指与酮体蓄积相关的代谢性酸中毒,当患者血中酮体积蓄过多超过机体代偿能力时就会出现酮症酸中毒。正常情况下,机体分解糖作为能量来源,当身体无法利用糖或者可用葡萄糖非常有限时,比如患者患有糖尿病,或者患者过度节食情况下,身体会消耗脂肪作为能量来源,在燃烧脂肪的同时会造成身体产生过多酮体,当酮体蓄积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时就可能会引发酮症酸中毒。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内分解的中间产物,主要包括三种成分,即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其中乙酰乙酸、β羟丁酸属于酸性代谢物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仅含有少量酮体,在饥饿或患有糖尿病时,由于机体内脂肪过度分解,酮体生成增加,血液中酮体浓度增加就称之为酮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通常多见于Ⅰ型糖尿病患者,酒精中毒患者中大约有10%表现为酒精性酮症酸中毒,多见于肝病和酗酒患者。
  • 低血糖症是怎么回事(音频)

    低血糖症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杨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
    低血糖症是因为血糖过低,所导致的交感神经激活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常见的有大汗、手抖、胸闷、心慌、心悸等。如果对于老年人,或者意识障碍的人群,临床表现不是很明显,如果血糖低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可能会引起心脑血管的意外、意识障碍等,甚至威胁生命。\n对于老年人低血糖症,是比较容易导致意外的高危因素,产生的原因具体如下:一方面可能与进食不足有关系;另外一方面可能跟患者的治疗方案,里面的降糖药物的使用种类和剂量不合适有关系,比如胰岛素打的次数或者剂量偏多、服用了过多的脱霉剂,或者患者本人,因为肝肾功能的问题,体内蓄积了降糖的药物不能及时代谢,导致血糖降低。应该早期发现,早期给予高浓度葡萄糖口服或者静脉注射,及早脱离低血糖的危险区,避免了进一步的意外发生。
  • 心绞痛的主要临床表现(音频)

    心绞痛的主要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杨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
    心绞痛是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它的典型临床症状为心前区闷痛,伴有压榨样的疼痛或者仅仅表现为胸闷,主要的危害就是有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室颤,产生猝死。所以,对于有心绞痛的患者,早期识别心绞痛的症状,及时就诊是非常重要的。\n心绞痛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突然发作的位于胸骨体上段、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者窒息样的疼痛,可能会波及大部分的心前区,甚至向左肩、左上肢、前内侧、无名指、小指进行放射,疼痛的时间多为1-5分钟,很少会超过15分钟,休息或者服用硝酸甘油,疼痛在1-2分钟之内,很少超过5分钟就会缓解。它的诱因包括劳累、情绪激动、发怒、焦虑、过度兴奋、受凉、饱餐以后、吸烟的时候、贫血、心动过速。其它的症状,部分患者的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心前区或者上腹部,向颈部、下颌、左肩胛或者右前胸放射,疼痛很快消失,或仅表现在左前胸的不适、发闷感,通常这些不典型症状见于老年患者或者糖尿病的患者。\n所以,对于有上述症状的患者,特别是有心血管病家族史或者高危人群的患者,应该尽早到医院的心脏科或者急诊进行就诊,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甚至冠状动脉CTA的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着冠心病或者严重的冠脉病变,给予一个规律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行介入治疗,改善病发血管的狭窄程度,从而保证心肌的供血,缓解心绞痛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