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建芳

  • 高血压180要注意什么(视频)

    高血压180要注意什么
    如果高血压患者突然血压升高到180mmHg,首先要明确是否规范测量血压,如果规范则该血压存在参考价值。其次要排除一下引起高血压的诱因,比如是否为情绪激动、运动时量得的血压。 一般要在消除诱因并安静休息10-30分钟以后,再一次测量血压,如果高压还是180mmHg,根据血压分级危险分层评估,患者属于3级高血压,属于高危或极高危患者,即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比较大。 有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或脑出血、脑梗死等。特别是有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要防止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的严重后果。 如果血压是突然增高到180mmHg又伴有严重头疼,胸闷等症状,或患者本人也比较紧张,像这样的患者建议去医院降压治疗,必要时还要做心电图、头颅CT等相关检查,以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如果是因为收缩压平时偏高的高龄高血压患者,高压从160mmHg升高到180mmHg,患者又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可以通过口含降压药或口服平时降压药,不一定马上去医院,但是要注意血压监测、按时服药。 建议选用1-2种长效的降压药,同时要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正常体重,还需要控制好血脂,保持身心愉快。
    2023-07-31
  • 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视频)

    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高血压脑病是高血压急症的一种表现,是由于血压过高引起脑血管扩张,脑组织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患者表现如下: 1、剧烈的头疼:患者的头疼常常于高血压脑病早期就得以表现,多数表现为全方位头疼,头疼较为明显; 2、有些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一般在血压下降后头疼可以慢慢缓解。如果剧烈头疼或伴有喷射性呕吐或颈部僵硬,这时往往表示血压增高和脑组织的水肿,颅内压增高比较明显; 3、严重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兴奋或神经萎靡不振、嗜睡、昏迷; 4、也有患者在血压增高时表现出癫痫样发作,表现为全身或局部抽搐,或出现癫痫样连续状态。 剧烈的头疼、喷射样呕吐、意识障碍,这些症状一般是在血压显著升高以后12-18小时内发生,通过紧急降压治疗后,这些症状会慢慢好转。
    2023-07-31
  • 高血压验血检查什么(视频)

    高血压验血检查什么
    高血压患者化验血时,一般要做以下几方面检查: 1、血脂: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血压患者往往与高脂血症同时存在; 2、血糖:查血糖的时候要注意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因为糖化血红蛋白代表近1-2个月的血糖水平。高血压的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一倍,所以高血压患者查血糖非常重要; 3、肾功能:特别是查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因为评估肾脏功能最关键的是肾小球滤过率。因为长期高血压往往会以使肾功能受损,从而影响到肾脏功能,也有患者是因为肾脏疾病、肾功能不佳引起的高血压; 4、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现在有研究证实高血压的患者往往同型半胱氨酸较高、C反应蛋白同样较高,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甚至现在已经有一种高血压称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高血压; 5、其它:检查与内分泌异常有关的指标,比如化验时需要注意查一下血钾水平、肾素水平、醛固酮水平以及皮质醇,还有要查一下甲状腺功能,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会影响到血压,所以化验时要检查的内容比较多。
    2023-07-31
  • 感冒血压高是什么原因(视频)

    感冒血压高是什么原因
    感冒与高血压形成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感冒时有些人可能会血压升高或者出现血压波动。原因也可能是因为感冒的时候往往会有体内的激素变化,一些炎症因子分泌增加,此时会影响血压,化验时往往会有C反应蛋白较高。另外,感冒时如果炎症严重,患者会发烧。发烧的时候心跳比较快,心跳快以后心脏输出量会增加,同时还会引起交感的兴奋,所以使血压增高。 感冒时人体还会有一些不适的感觉,比如有头疼或咳嗽,这些因素也可以引起血压高。特别是咳嗽,因为有些人特别是到了晚上咳嗽,还是一阵一阵的咳嗽,这时严重的咳嗽可以导致血管壁压力增高,也会引起血压高。但是由感冒引起的血压高往往都是短暂、一过性的,等到感冒症状好转以后,血压也恢复正常。 特别是一些高血压的患者,在感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血压的监测,因为感冒的因素可以引起血压高,这个时候高血压的患者的血压会更高。所以对于高血压的患者一旦感冒以后,建议不要拖延,及时就诊,尽可能的控制好感冒症状。要注意休息,也有利于感冒恢复。
    2023-07-31
  • 高血压心脏不舒服怎么办(视频)

    高血压心脏不舒服怎么办
    高血压患者心脏不适,首先要测一下血压,如果血压明显增高需要及时降压,以降低心脏负担,但是降压速度不能太快。另外,进一步查心电图、心超、心肌酶或心肌损伤标志物,明确心肌有没有发生心梗的表现,必要时也可以检查一下冠脉CT或冠脉造影。患者除了到医院就诊治疗以外,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健康生活方式,需要控制好体重、血脂、血糖、血压,定期需要检查血脂、血糖等。还有要根据医院检查情况,按医生要求进行心血管病防治。 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往往会引起心室肥厚、心脏结构变化,因为血压高后心脏负担比较大,容易发生心脏结构变化,容易发生心肌供血不足,如心律失常,出现早搏的情况。另外,还会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果出现心脏不适,比如有胸闷、心悸、气急、胸痛,建议及时就诊。
    2023-07-31
  • 血压收缩压高的原因(视频)

    血压收缩压高的原因
    单纯收缩压高是高血压当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表现,收缩压高往往由于年龄大,以及动脉硬化比较严重所致,像老年人高血压常常表现为单纯的收缩期高血压。临床中高血压分为收缩压高或舒张压高,或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同时升高,收缩压就是指高压值,收缩压主要是指心脏收缩的时候,血液对血管壁产生侧压力,收缩压≥140mmHg时即为高血压。 老年人来量血压的时候,有时候收缩压会很高,可以到达160mmHg、170mmHg甚至180mmHg,但是舒张压不高甚至60mmHg不到,脉压差就会比较大,这种时候往往提示血管弹性差,动脉的硬化程度比较严重,此时对于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也比较严重,因此患者应该引起重视,对于收缩压高的疾病,在治疗上面也往往以选择可以扩张血管壁,降低血管壁张力的药物,比如钙离子拮抗剂等。
    2023-07-31
  • 血压升高头痛怎么办(视频)

    血压升高头痛怎么办
    血压增高时因为血管过度扩张或血管壁压力增高引起头疼。在突发高血压急诊的时候,比如高压大于180mmHg,低压大于120mmHg,患者会有明显头疼,还会出现呕吐、意识障碍,甚至有些患者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如单侧偏瘫。此时需要警惕高血压脑病或脑出血的可能,及时送医院,医生会根据血压的情况采取一定降压措施,同时还会进一步行头颅CT、磁共振等检查,以明确高血压是否造成急性脑血管疾病或者脑出血、脑梗死等。 如果血压增高仅仅伴有头疼,没有其它不舒服症状,对于这样的患者应该停止活动,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安静,避免过度紧张。如果测得的血压比较高,可以含服或口服平时降压药,一般没有特殊情况下可以通过平稳降压,缓解头疼的症状。当然有条件也最好可以到医院去做头颅CT、磁共振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颅内病变,也可以做24小时动态血压,以明确血压波动情况,并根据结果来调整相应降压药种类或质量。 在血压增高明显时,不应急于让医生在短时间内将血压降到正常。其实一般要求在6小时以内把血压逐渐降到160/100mmHg,并在随后的24-48小时内将血压逐渐降到正常。
    2023-07-31
  • 老人血压低怎么调理(视频)

    老人血压低怎么调理
    对于血压低的处理关键根据患者的症状,有些患者血压低,有头晕、乏力、冬天怕冷等表现,多见于比较虚弱型的或消瘦型的患者。有些血压长期偏低的老人无明显症状,说明老人对这样低水平血压可以耐受,不需要特殊处理。如需要调理,调理方式具体如下: 1、通过锻炼可以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平时要保持一定锻炼; 2、建议多喝盐水,与高血压患者处理相反; 3、同时加强营养; 4、注意保暖。 还要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低血压疾病,特别是内分泌方面疾病,比如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高血压的患者在服用降压药过程当中,因为没有及时根据血压情况来调整血压而出现过度降压,出现血压偏低。此时应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改变降压药治疗方案。
    2023-07-31
  • 老人血压低说明什么原因(视频)

    老人血压低说明什么原因
    老年人是高血压好发人群,但血压偏低的情况也较为多见,原因较多,具体情况如下: 1、虚弱、营养不佳:血管舒缩功能或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比较低,自身血管调节功能比较差,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特别见于长期卧床的老人; 2、药物:部分老年人没有根据血压波动的情况、血压测量情况来调整降压药物用量。因此,应注意监测血压,及时调整降压药剂量;老年人往往合并心脏病等,此类患者会服用多种扩血管药物或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血管的过度扩张或心跳过慢,从而引起低血压;老人因为睡眠不好往往会服用镇静药物,也会影响到血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使用过量时,也会出现低血糖的同时存在低血压的现象。老人用药要注意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及时调整药物方案; 3、严重的心脏病患者,比如心肌梗死或急性心衰时,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后也会引起低血压,即平时所说的循环衰竭,也是生命终末期表现; 4、内分泌方面疾病,需要注意是否存在低血糖或有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2023-07-31
  • 老人腿肿脚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老人腿肿脚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老年人下肢浮肿现象比较普遍,常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下肢静脉弹性减退或静脉血栓形成:引起下肢回流障碍,所以浮肿往往是在脚踝或者小腿,午后比较明显,一般在下肢抬高或卧床休息以后浮肿减轻,浮肿程度相对较轻; 2、心功能不全:心衰患者往往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起全身静脉回流障碍和下肢浮肿,这种患者往往会活动时出现气急; 3、药物因素:如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选药时往往以钙离子拮抗剂为主,有些患者在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后出现下肢浮肿,一般是在换药以后浮肿的情况就会减轻; 4、肾功能不全:因为体内会引起水钠潴留,也可以导致下肢浮肿; 5、久坐:老年人如果长时间的固定姿势坐久以后,也可以引起下肢浮肿; 6、低蛋白血症:如肝功能不全患者亦会引起下肢浮肿。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