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棉荣

  • 甲状腺肿大的原因(音频)

    甲状腺肿大的原因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甲状腺肿是指甲状腺增大至正常大小2倍或以上者。单纯性甲状腺肿又称非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致甲状腺肿的物质、环境因素、遗传及先天性缺陷等引起的非炎性、非肿瘤性疾病,病程缓慢长久。开始时可能是开始时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称为弥漫性甲状腺肿。腺体在逐渐钙化和增生的过程中发生发展,产生1个或数个结节,这个时候称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根据发病的流行情况,又分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散发性甲状腺肿两种。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男性,年轻患者弥漫性甲状腺肿比较多见。随着年龄的增加,结节性甲状腺肿逐渐增多。地方性甲状腺肿一般是由于地理环境、缺碘,群体发病。散发性甲状腺肿,可因遗传缺陷、自身免疫或食物等因素引起,很多散发性甲状腺肿没有明确原因。引起甲状腺肿发病因素较多,首先首先是缺碘,这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还有致甲状腺肿的物质,如食物当中有卷心菜、木薯以及含氟过多的饮水,还有药物,如硫脲类、硫氢酸盐、黄氨类、锂盐、高氯酸盐等都可以导致甲状腺肿。还有碘的摄入也可以引起甲状腺肿,酶缺陷、遗传因素等也会导致甲状腺肿。
  • 弥漫性甲状腺肿大严重吗?(音频)

    弥漫性甲状腺肿大严重吗?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先要了解是怎么形成的,它是良性的甲状腺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弥漫性肿大。它的原因也可能是缺碘,也可能是甲状腺肿的物质引起的,比如像卷心菜、萝卜、白菜,经常吃这些东西都可以引起,还有先天性的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如果像一般的肿大,它都没有什么症状,所以也不严重。如果甲状腺肿出现结节,可有急性疼痛及肿胀。严重不严重要看肿大的程度,而且根据化验指标。
  • 肥胖症的减肥方法有哪些(音频)

    肥胖症的减肥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肥胖症,首先要治疗,因为肥胖可以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可以给人的健康造成重大的损害,本身它主要是可以引起多种疾病,造成突发的心脑血管事件,所以要积极治疗。治疗的方法,首先是饮食治疗,一般通过饮食治疗是可以减少肥胖的。但是,饮食治疗要注意每天摄入的热量要低于消耗的热量,而且进食的速度要慢,细嚼慢咽等等,而且少吃甜食,少吃油炸食物,不要吃方便食品或者速冻食品。第二个,减肥要通过运动治疗,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要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还有行为的矫正,比如导致肥胖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都要纠正过来,就可以治疗肥胖症。还可以进行的药物治疗,如果经过饮食运动和矫正的方法效果都不理想,可以先用一些药物,比如苯丁胺,但是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不能长期服用,像奥利司他,还有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二甲双胍,现在说明书上是没有明显减肥,但它确实可以抑制食欲,能减少肥胖的情况。如果肥胖比较严重,可以手术治疗,比如胃旁路手术、胃成形术,还有胃束带手术等等,还可以做吸脂术,这些都是可以对肥胖症的减肥是有效果的。
  • 低钾血症鉴别诊断(音频)

    低钾血症鉴别诊断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对于低血钾鉴别诊断比较重要。对于这样的病人,要详细了解病史,看病人有没有引起低血钾的相关疾病,如钾向细胞内转移,胰岛素的应用,还有儿茶酚胺,还有碱中毒以及低钾周期性麻痹,这都可以造成低血钾。首先要鉴别它是不是转移性的低钾血症,还有吃的过少,它有没有慢性消耗性疾病、饮食过少造成的,所以这也要作为一个鉴别。还有一个排除增加的,如最近是不是有呕吐、腹泻、胃肠引流,还有就是肾脏的病造成的丢钾,如使用了利尿剂,就是排钾的利尿剂,还有肾上腺的盐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还有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酸中毒、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多尿期,还有透析、烧伤及大量放腹腔积液,这都可能造成失钾。总之,要鉴别它的病因,血钾还要查,如高血压,血浆、肾素和醛固酮酸碱平衡状态和阴离子间隙的测定,对鉴别低钾的病因极为重要。总之,有低钾的一定要进行鉴别诊断,看什么原因造成的低血钾,才能做好有针对性的治疗。
  • 什么是低钾血症(音频)

    什么是低钾血症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正常的血清钾在体内有一定的浓度范围,正常是3.5-5.5mmol/L,当血钾低于3.5mmol/L的时候,就是低血钾症了。但是它还伴有一些临床症状,如神经肌肉系统可以出现嗜睡、抑、精神混乱、肌疼、肌无力等。还可以伴有消化道的症状,如腹胀、恶心、便秘,严重的可出现麻痹性的肠梗阻。心血管系统主要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早、房早,最严重的可出现室颤,还有泌尿系统,低血钾症的时候可以有夜尿增多,内分泌系统可以有糖耐量异常,当血钾低于3.5mmol/L,再加上神经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的症状,就是低血钾症。
  • 高钙血症原因有哪些(音频)

    高钙血症原因有哪些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高钙血症的原因有很多,原发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以有散发性的甲亢,如腺瘤、增生腺癌,还有家族性的、多发性的内分泌腺瘤病,还有恶性肿瘤,还有局部溶骨性的高钙血症、恶性肿瘤、体液性的高钙血症,还有异位的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等,都可以造成高钙血症。还有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肢端肥大症、肉芽肿疾病、结节病、组织胞浆菌病,还有药物诱导造成的高钙血症,如维生素D中毒、维生素A中毒,还有噻嗪类的利尿剂,还有碳酸锂、雄激素和抗雌激素的制剂,还有生长激素,还有铝中毒。还有其他的,如制动,尤其是在生长期的儿童,还有急性和慢性的肾功能衰竭,都可能造成高钙血症。还有家族性的低尿钙的高钙血症、全胃肠外的营养、慢性活动性肝病等。这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高钙血症,高钙血症是内分泌的比较常见的代谢紊乱病,轻的时候可能没有症状,但是重的可危及生命。如果出现高钙血症,一定要到医院看病,查明高钙血症的原因。
  • 高钙血症的症状(音频)

    高钙血症的症状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症状也因人而异,变化比较多,最常见的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可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或者是嗜睡、抑郁、木僵,甚至是昏迷。还有心血管系统,可以出现高血压、心动过缓或者是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也可以造成心脏骤停。胃肠道可以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疼、便秘等。泌尿系统,高钙血症所致的症状,可出现多饮、多尿、脱水,还可以出现肾结石、肾钙化、肾小管酸中毒、尿路感染、肾的钙盐沉积,导致肾功能衰竭。其他的由于高钙血症可造成肌无力、萎缩、麻痹,还有异位钙化灶,可以致眼角膜病、红眼综合征。高钙血症病人的情况可以轻、可以重,是因人而异,还有跟血钙升高的速度、程度以及病人对高血钙的耐受能力有直接关系。当血钙低于3mmol/L的时候,大多数病人可能没有症状或症状比较轻,当血钙中等程度升高的时候,多数患者就有了症状,某些老年人可能出现高钙危象的临床表现。总之,对于高钙血症,要积极治疗,找出病因,治疗原发病。
  • 高钾血症的处理措施有哪些(音频)

    高钾血症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高钾血症一旦明确诊断,就立刻在心电监护情况下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20ml-30ml,因为钙盐仅作为一种短时的急救药物,降低血钾还有其他办法,如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可以直接静注,还有高钾血症的时候,可以用25%-50%的葡萄糖液加入胰岛素,这样也可以使细胞外的钾转移到细胞内,来达到降低血钾的目的。高血钾的治疗,如果病人是在清醒的情况下,可以选择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做雾化吸入。高血钾的治疗还可以用利尿剂,就是选用排钾的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还有阳离子交换树脂及山梨醇,这些都可以作为高血钾的治疗。还有透析,透析疗法适用于慢性肾衰竭伴有急重症高血钾者,血液透析是比较好的方法。总之,高血钾的治疗就是有静脉给药,也有阳离子交换树脂及山梨醇的应用,还有透析疗法,无论是使用什么办法,必须得把血钾降到正常范围,以防止对患者造成生命危险。
  • 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有哪些(音频)

    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引起高钾的原因就是摄入的过多,如进食过多高钾食物,还有一些含钾高的药物,如一些中药、西药的青霉素钾盐,还有输库存的血,都对升高血钾是有帮助的,都是造成高钾血症的原因。还有一个是肾排钾的减少,如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出现了无尿、少尿的情况,所以钾排不出去。还有就是应用了保钾利尿剂,钾在体内积聚,之后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可能造成血钾的升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细胞内的钾移到了细胞外,使血钾升高,就是当组织损伤的时候缺氧或者是使用某些药物时可导致胰岛细胞外液引起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因为可以引起生命危险,发现了以后要及时治疗,而且对病因要治疗。
  • 多大年龄才会得高血压(音频)

    多大年龄才会得高血压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虽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但3岁以上年龄的人都会患高血压,只是占比不同。调查显示中小学生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4.5%,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主。而年龄≥60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57.0%-60.6%,而年龄>70岁的老人高血压患病率可高达80%-90%。虽然高血压是多种因素所致,且随年龄而增高,但45岁以上的人更易患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