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医疗剧。电视剧《问心》,笔者看了第一集。影视剧为了好看,肯定是要设置一些比较冲突的剧情桥段,所以如果只是把这部剧当做一部打发时间的电视剧来看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如果从专业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却也是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
林逸在买早点的时候遇见突发心绞痛的老王,判断老王病情严重,建议立即就医。当时处于早高峰时分,林逸没有选择打120,却选择打车。
这一点是不太建议的,越是有堵车的风险,越是应该选择120救护车,因为120救护车是特殊车辆,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是可以闯红灯的,而选择出租车,则真可能会耽误时间。最重要的是,一个心脏病患者,特别是高度考虑心肌梗死的患者,有发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可能,120救护车上可以有除颤仪等抢救设备,而出租车上是没有的。一旦病发,林逸技术再高超,也只能望洋兴叹。
二
面对一个需要安置临时起搏器的患者,周主任在操作时,竟然没有让家属回避?就不怕家属情绪激动影响自己操作?就不怕自己手抖?
三
老王最终在急诊抢救室里被找到了,已经心跳呼吸骤停了。
这里糟点最多。
剧情设计是,等周主任和林逸赶到时,老王已经经历了半个小时的抢救了,急诊医生已经要宣布临床死亡了。而这个时候,电视画面中:病人竟然还没有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竟然单手扣着面罩、竟然没看见静脉通路,肾上腺素都不用的吗?几个医生的按压频率明显是太快了,都是无效按压。心电监护仪上有一个室颤的画面,竟然没有除颤,患者床边也没有看见除颤仪。没有拉心电图,没有确认心音、瞳孔就直接宣布临床死亡?单论急诊抢救室里这一幕,就是妥妥的医疗事故!
四
老王死后,林逸质问周主任怎么当的医生,为什么要让老王走,为什么不留住老王,不拖住、扣住老王?反复强调周主任的不作为。
作为一名已经被聘任为副主任医生的林逸,竟然能够有这种反应。说实话,我看见的并不是一个成熟冷静的医生,而是一个冲动不实际的年轻人。也许编剧是为了贴合《问心》这两个字,但很明显编剧将林逸定位在了一个普通群众的角色上,而非一个已经工作多年的副主任医师这个身份上。如果换做是林逸自己,可能并不会做得更好,甚至会更糟糕。
五
林逸去手术室帮忙,下台的医生竟然直接转身离开,直接转身离开……电视剧开拍之前,导演和编剧都不请教一下专业医生吗?
六
电视剧中医务人员的工作服都太新、太干净了。他们是每天或每个月都能换一套新工作服吗?个人总觉得这和李幼斌版《亮剑》与小鲜肉版《亮剑》之对比一样。当然,这是拍电视,是为了突出主角们的光鲜。
最后,强调一下,这只是一部电视剧,当不得真,更不能指望电视剧中的情节来指导自己的健康问题。
来源:“最后一支多巴胺”微信公众号,作者:最后一支多巴胺
原标题:《如果真这么抢救,就是医疗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