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疝中医辨证论治

发布时间:2023-09-03 16:13 阅读:加载中...
<a href='/search.php?searchword=%E5%AD%99%E8%BF%9E%E5%BA%86'>孙连庆</a>  
解读医师:孙连庆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 主任医师

  根据四诊将水疝分为四种辩证,如肾气亏虚证、寒湿凝聚证、湿热下注证、瘀血阻络证,中医辨证论治水疝,具体如下:

  1.肾气亏虚证

  患者为婴幼儿,若舌淡,舌苔浅白淡薄,脉象细弱,阴囊肿大,但没有出现红热、疼痛的现象。睡觉时,阴囊逐渐缩小,站立时,阴囊增大,有此表现,视为肾气亏虚所引发的水疝。

  患者可以在医师辩证下使用牛膝、山茱萸、山药、茯苓、制附子、牡丹皮等药物熬制汤药,滋补肾气,改善不适症状。

  2.寒湿凝聚证

  患者舌淡,苔白腻,脉象沉弦。阴囊出现严重肿胀、有发凉潮湿之感,还时常有下坠感,腰膝也酸软不适,且阴茎内缩,无法进行正常排尿和性交。上述病症随时间逐渐加重,可能是外感寒湿之邪所致水疝。

  患者可以在医师辩证下使用桂皮、川棟子、茯苓、白术、薏苡仁、半夏、陈皮等药物配制处方,改善寒气聚体引发水疝的不适。

  3.湿热下注证

  舌面发红,舌苔呈黄色,脉象为滑数或弦数。阴囊肿大,睾丸受影响出现肿痛,还伴随小便量少、颜色较深,全身发红且发热。上述症状可能是湿热蕴结引发的水疝。

  遵医嘱使用车前子、薄荷叶、木通、猪苓、生石膏、甘草、泽泻等药物,可以清热利湿。

  4.瘀血阻络证

  患者有睾丸病史,舌面呈暗紫色且有瘀点,脉象沉涩。阴囊肿大有下坠感且疼痛,睾丸胀痛,尿液颜色深、发红。有此症状则是血行不畅,凝滞于脉中所致水疝。

  治疗应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为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牡丹皮、枳壳、桃仁、红花、赤芍、生地黄、薏苡仁、牛膝等药物。

  水疝的患者要避免过度手淫、恣情纵欲,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喝水,有利于小便畅通。如果患者出现其它不适,及时就医检查。

最新专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