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一会儿脚后跟就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09-03 20:13 阅读:加载中...
<a href='/search.php?searchword=%E5%BC%A0%E9%81%93%E4%BF%AD'>张道俭</a>  
解读医师:张道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 副主任医师

  躺一会儿脚后跟就疼,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也可能与腱鞘炎、骨疣、足跟脂肪垫萎缩等病理因素有关,可给予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疾病详情及治疗方式如下:

  一、生理因素

  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后,可导致局部乳酸生成较多,躺下后血液循环不畅,导致乳酸不易排出,堆积在脚后跟处可对其造成刺激,进而引起疼痛。

  针对这种情况,一般随着时间延长,乳酸逐渐被机体代谢,疼痛可逐渐缓解。

  二、病理因素

  1、腱鞘炎

  脚后跟部位存在跟腱,当跟腱因为过度运动诱发腱鞘炎后,可导致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并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如果躺着休息,由于血流速度变慢,炎性因子可堆积在脚后跟部位,继而刺激末梢神经,引起疼痛。

  患者可适当按摩或放松脚后跟部位,并用温水泡脚,有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萘普生、对乙酰氨基酚或美洛昔康等消炎镇痛类药物治疗,以缓解疼痛。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还可选择腱鞘切开减压术治疗,以改善关节功能。

  2、骨疣

  如果脚后跟部位有骨疣,在躺着的时候由于体位原因可能对骨疣造成压迫,加之骨疣周围存在末梢神经,可能会对其造成刺激,继而引起疼痛。

  患者平时应注意关节保护,避免过度活动,并适当控制体重,以减轻负重,在睡觉时可选择合适的体位,避免压迫骨疣,有助于缓解疼痛。如果疼痛比较明显,可遵医嘱选择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塞来昔布、美洛昔康以及对乙酰氨基酚等。必要时,可考虑通过手术清除骨疣。

  3、足跟脂肪垫萎缩

  跟骨下方有一块含有脂肪的组织,随着年龄增长,机体老化,体内水分和胶原纤维减少,可造成脂肪垫萎缩。在平躺的时候,脂肪垫与周围的摩擦力加重,加之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代谢产物增多,继而就会引起疼痛。

  脂肪垫出现萎缩属于机体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如果疼痛不明显,可不用特殊治疗,日常需要注意减少对其压迫和摩擦。如果疼痛明显,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以及洛索洛芬等消炎镇痛类药物缓解不适。

  除以上原因外,此类症状还可能与坐骨神经损伤、骨质疏松、跟腱撕裂等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检查,明确具体原因,然后针对性治疗。经规范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不用过于担心。

最新专家文章